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24247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精)复习进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同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俄银行合作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田 瑞 璋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十分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工商银行以及我个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俄罗斯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2001 年的初春,我们在美丽的莫斯科成功召开了 “中俄金融合作论坛” 第一次会议, 2003 年的初冬,我们又齐聚充满活力的北京,通过“中俄金融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这个平台,共商中俄经贸、金融合作的发展大计。两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有了较快发展。 2002 年两国贸易额达到 119.27 亿美元,今年 1-9 月,已超过 112.2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6.6% 。目

2、前俄罗斯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 中国则是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今年 5 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与普京总统签署了联合声明,双方均表示要加强经贸、金融合作以及边境地区合作, 使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得突破。 9 月份,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先生访华, 与温家宝总理签署了 中俄总理第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 ,就能源、重工业、银行以及投资等十三个方面的领域合作与中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可以预见,中俄经贸合作将驶入一个快车道。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双方银行业的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迄今已签署了多个双边协定, 涵盖的合作领域包括高层互访、外汇监管、金融机

3、构业务监管、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以及反洗钱等诸多方面。继 2002 年 8 月签订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 后,两国央行又于 2002 年 12 月签订了关于实施 2002 年 8 月 22 日签署的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的纪要 ,在推动边贸银行本币结算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国商业银行间的合作亦有了较快进展。截至 2003 年 4 月底,中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均与俄方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有 27 家,中国农业银行 38 家,中国银行 36 家,中国建设银行 25 家。在出口信贷方面,自中国工商银行与俄罗斯

4、外贸银行于2002 年两国总理第七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了2 亿美元出口信贷协议后,中国银行在普京总统2002年12 月访华时与俄罗斯外贸银行签署了2 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协议;今年 5 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 中国建设银行又与俄罗斯外贸银行签署了 2 亿美元的出口买方信贷总协议。此外,中国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和俄罗斯外贸银行哈巴罗夫斯克分行签约建立了账户行和代理行关系,建设银行满洲里市分行与俄联邦储蓄银行赤塔分行在互开账户并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方面达成了协议。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的一员, 我可以十分自豪地告诉大家, 中国工商银行一直走在中俄银行合作的前列。 为了以规范化、 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来促进中俄边贸

5、的可持续发展, 2001 年 5 月,中国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签署了边贸结算协议 ,规定双方银行的边境地区分行互设结算业务授信额度, 周到、迅速地提供相关的边贸金融服务,工商银行的黑龙江、 内蒙古、大连分行以及俄罗斯外贸银行的哈巴罗夫斯克、赤塔、布拉格维申斯克分行作为具体措施的实施行。此后不久,工商银行于 2001 年 8 月在内蒙古满洲里召开了 “中国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边贸结算对口商洽会”,对两行的合作进行了总结, 并对边贸结算业务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两行的总行负责人一起听取了各分行对开展边贸结算业务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签署的会谈纪要中确立了定期会商的机制。2001 年

6、10 月,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在上海APEC 会议期间又签定了内容更为广泛的全面合作协议,内容涉及信息经验交流、互开账户、短期贸易融资、项目投资、边贸结算等各方面的合作措施。 2002 年 5 月,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再度携手,在北京召开了“中俄银企座谈会” ,全面了解在俄中资企业及在华俄资企业的金融需求,寻求业务发展机会,营销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两行对中俄优秀跨国企业的全球授信工作。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外交部、 国家计委、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俄罗斯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两国能源、电信、航运、贸易、轻工业、高新科技等多个行业的知名大型企业的代表,气氛十分热烈。会后

7、,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又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补充协议。立足于全面合作协议 ,中国工商银行和俄罗斯外贸银行共同努力,积极探讨贸易融资、 项目融资、中长期信贷、银团贷款、结算、外汇资金交易、 联合代理发债等更多领域的合作,并商议相互设定信用评级和授信额度, 相互推荐与共享客户资源, 加深对彼此机构的组织分布和各自产品优势的了解,为两国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成为中俄企业沟通往来的桥梁。经过认真谈判和磋商,2002 年 8 月,中国工商银行与俄罗斯外贸银行签署了出口买方信贷总协议,额度为 2 亿美元,用于支持中国企业向俄罗斯的出口。今年 9 月,中国工商银行又在莫斯科与俄罗斯储蓄银行签署了业务合作

8、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两行将加强在清算、跟单业务及贸易融资、项目信贷、为中俄两国技术合作提供金融服务、边贸结算、信息交流与咨询等方面的业务合作,并约定互设贸易融资类授信额度。随着中俄经贸、 金融合作的加深, 中国工商银行领导层又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在俄罗斯设立代表处的决策。2002 年 4 月,我行派出了工作小组访问俄罗斯, 与俄罗斯中央银行进行了工作接触,并实地考察了莫斯科的经营环境。2003 年 9 月 29 日,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代表处正式开业。 工商银行莫斯科代表处除承担日常的信息调研、关系协调、营销宣传以及接待来访的职能以外,将着重加强和发展与俄罗斯银行界、 企业界的合作关系, 为工商银行适

9、时在俄罗斯设立营业性机构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具体的工作建议以及必要的物质、 技术准备。我们相信,随着俄罗斯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中俄两国经贸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工商银行在俄罗斯拥有无限商机。我们认为,未来中俄银行合作的主要领域:一是在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银行结算、 出口信用保险等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客户信息系统,提供客户融资便利;二是加强信用证业务合作,支持中俄进出口贸易。近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对俄罗斯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客户对出口买方信贷的需求急剧上升,中俄两国商业银行从中可以探讨和寻求新的合作途径和机会;三是在做好代客外汇掉期保值业务的同时,推进本国货币结算工作;四是适

10、应双边投资的需要,适时开展本、外币贷款等业务。中资银行可考虑对中国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行业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采取跟随战略,为它们到俄罗斯投资提供信贷服务。对于来华投资的俄罗斯企业,尤其是化工、建材等大型企业,可在其提供可接受的银行、企业担保或以有价证券为抵押的情况下, 发放贷款;五是利用中资银行在俄罗斯的分支机构,积极为俄方企业到中国投资以及中方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开展咨询业务;六是围绕中俄双方大型项目建设,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参与国际银团贷款。同时我们也看到, 当前中俄银行合作尚处于发展初期, 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贸易结算问题。 目前中俄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有三:一是边境贸易中的现

11、钞结算;二是通过第三国转汇结算,存在资金周转慢、在途时间长、结算费用较高等问题;三是中俄双方银行互设或单设美元账户现汇结算,包括汇兑结算、票汇结算、信用证、保函等方式。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俄方一般只出具俄文单据,不提供英文单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俄贸易信用证结算业务的发展。我们认为,现汇贸易毕竟是现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方式, 为此,为规范和促进中俄贸易往来, 中俄双方应共同努力, 全面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账户行结算方式,淡化通过第三国的转汇结算。另外,为适应中俄边境贸易的特点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解决边境贸易的结算问题, 中俄两国已开始在边境贸易中试行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中国人民银行最近还专门为此制定颁布了关于边境地区贸易银行本币结算的实施细则,对银行代理账户的开立、使用、管理、汇率确定、人民币与卢布的兑换以及本币调运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实施细则的颁布给中俄双方的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货币支付工具,给双方银行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 中俄双方银行应努力创造条件,切实遵守双方签定的有关协定,以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我们相信,只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作出富有成效的努力,目前中俄银行合作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中俄两国银行业务合作的“双赢”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最后,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祝俄罗斯代表团的各位代表在北京生活愉快、顺意!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