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241777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体育教学研究促进老师专业开展记者:通过组织活动来引导、促进老师专业成长,这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感受,听说这也是江苏的常规做法,请问孟老师,这次能手比赛与以往几届相比,有哪些特点呢?孟文砚:一、背景特殊,意义深远这次能手比赛是在全国教育界掀起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热潮的大背景下举行的。应邀参加开幕式的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说,“教育规划纲要以中国教育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为新起点,描绘了中国将来十年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大国向人力资强国迈进的蓝图,鼓舞着我们开场了又一轮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开展的新征途。”为此,我们要认清我们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

2、必要性,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明晰学校体育改革和开展的价值取向,要瞄准战略目的,明确培养人才的责任,勇挑培育人才的重担。二、教育大计,老师为本作为培育人才的老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省教研室正是抓住这一关键,通过一系列体育教学、教科研活动来提升全省体育老师的素质,从而建立一支朝气蓬勃的、有战斗力的体育老师队伍。老师的工作是崇高而又神圣的,事业上的追求更是无止境的,教育规划纲要一方面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专业素养、理论才能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理论、不断反思和探究,不断研究和创新,努力去攀登新的顶峰。三、专家引领,研培结合组织教学能手比赛评定

3、名次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这种形式,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加快体育老师专业化的培养,推动我省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为此,所有来自全省的参赛老师、观摩老师都必须参加培训活动,认真填写培训反应表,才能获得省教研室颁发的“培训证书”。本届能手比赛期间,既有来自一线的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又有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和对课堂教学的精彩点评,体育老师们场内认真听讲、笔记、观摩,场外互相交流、商讨,这种培训形式使观摩老师亲眼目睹了优秀老师的风采,看到了全省较高程度的体育理论课教学,还聆听了著名专家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诠释,承受到了高层次的体育专业培训,对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四、网络

4、同行,放大效益与此同时,“江苏学校体育网”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天都有来自评选活动现场的大量报道、图片和视频,使广阔未能亲临现场的一线老师也能感受到赛场浓浓的学习气氛、看到优秀体育课的展示、听到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使此次评比活动的社会效益到达最大化。一些您纷纷发帖,赞扬江苏学校体育网为他们继续学习和专业化成长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亮点记者:纵观本届教学能手比赛活动,在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亮点和特色值得我们回味?孟文砚:一、向课堂要效益,着眼增强老师课程执行才能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在本届教学能手评比中,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而鲜明的变化,从课堂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

5、与学的方法、手段运用,都能紧紧围绕进步课堂教学效益这个核心展开,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详细表达在:1.坚持“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安康“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更应突出“安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安康第一”不止是生理层面意义的身体安康,也包含着心理安康、社会适应,包含着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的愉悦感受和逐步形成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施行层面上,绝大多数老师都能通过体育手段,把认知目的、技能目的、身体目的、心理目的、情感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开展。徐州市少华街小学高雷老师上的一节篮球课,重视激发学生的行为投入和情感投

6、入,给人留下深入印象。课堂上练习形式多样,有效练习时间充分,老师的教学语言丰富,“激”情、“煽”情恰到好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学练积极性较高,不仅较好地掌握了运球的动作技能,同时运动兴趣也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一节体育课假如没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假如课堂上学习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兴趣和练习的劲头,那一定也不会是一节成功的课。2.以运动技能为重要载体,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得到彰显体育课程性质决定了体育与安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达成体育教学众多目的的重要载体。在体育教学目的多元的情况下,其核心目的就是运动技能目的,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实现

7、其它目的。镇江市三位选手选择了少儿兴趣田径作为教学内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传统田径内容的成人化、形式的竞技化、器材的专业化阻碍了田径运动在学校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田径类教材渐行渐远。镇江市三位选手分别以跨栏跑、掷标枪、撑杆跳远等现代竞技体育工程为素材,经过加工、改造,不仅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与技术含量,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因素,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享受田径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进步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树立拼搏进取的决心和信心,受到学生普遍的欢送,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遵循教学规律,学练方法与手段明晰、合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

8、方法手段的运用,而方法手段的运用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规律根底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决定了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有效而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进步和运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教学步骤的安排。科学合理的教法手段可以引导学惹事半功倍地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方海静老师上的年级“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体育课受到了一致好评。方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复习跳单双圈开场,引导学生逐步跳过平放的两个圈、三个圈,继而把几个圈摞起来,引导学生跳过具有一定高度的圈。从有一定远度,到有一定高度;从原地跳圈,再到助跑几步跳圈,练习步骤明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经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水到渠成”,掌握了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技能。充分表达了体育教学的层次性、递进性,教学方法丰富、有效,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体育教学的优良传统,注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兴趣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的脸蛋红了,欢笑多了,小气喘了,初寒料峭的冬日里额头上还冒出了微汗,学习效果十清楚显。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让不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