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24112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新民二小 边翻晓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把素质教育引向纵深,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功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按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认为必须涵盖如下三方面的内容:(1)语文本体。(2)学生主体。(3)教师主导。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一、语文本体。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

2、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注重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

3、评价。二是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三是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三是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

4、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二、学生主体。具体说主要评价如下内容:一是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三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

5、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四是评价自学能力。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效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三、教师主导。要保证学生学好语文,评价必须把“教师主导”作为重要内容。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看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教材处理能力。任何

6、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二是评价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方法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电教手段、教具、学具的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教师创设的情景是否有吸引力等。二看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

7、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看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是否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 三是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的素质包括读、写、算、画。主要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亲切,有感染力;写画是否美观、实用,能否起启示、点精、梳理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看课堂调控能力,是否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恰当的引导自学,正确的处理突发情况等。四是评价差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的潜

8、能,发展个性。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看教师能否把握学生的差异,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是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从某一侧面进行。以往的评价重点是评价教师的“教”,而不是评价学生的“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转到以评价学生的“学”为重点上来。上述评价内容,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宽泛的相容性。语文本体的确立离不开学生主体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习的语文本体的内容,教师主导的作用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对语文本体的理解上。如果人为地把评价内容完全独立割裂,这也不是明智的做法。 魏智明.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1) 王世芳. 2009, (0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