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24060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调研报告 计 划 编 号: 20110634M24 项 目 名 称: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调研 计 划 类 别: 科技情报调研专项 委 托 单 位(甲方):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 担 单 位(乙方):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项 目 执 行 期:2011年8 月 至 2012年4月23日2012.4.23课题组成员和分工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在本项目中分工叶峥讲师产业经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郑健壮教授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龙艳讲师汽车营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市场分析周鸿波工程师汽车技术研究中国青年汽车集团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分

2、析严峻讲师市场营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企业调研目 录1 引 言11.1 项目背景与意义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1.3 项目组织与实施22 调研内容3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32.1.1 新能源汽车概念与类型32.1.2 新能源汽车技术62.1.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42.2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障碍调研182.2.1 汽车厂商和产业链相关者182.2.2 消费市场202.2.3 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252.2.4 产业发展障碍292.3 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研究312.3.1 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312.3.2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323 结束语37参考文献37附录38 1

3、引 言1.1 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壮大,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4 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 1.38 亿吨和 2.56 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传统汽车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原油消耗。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当前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随着汽车产业领域各大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法规积极鼓励和推动其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4、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生产供给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导致单位成本较高以及产品售价较高;二是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费需求难以真正形成,阻碍了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大间的反馈机制仍未形成。因此,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提出适合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并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瓶颈提出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和解决途

5、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欧盟在其2005年推广战略和进展报告中提出一种新的商业化模式,该模式将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分为技术驱动、成本驱动和市场驱动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车辆、基础设施、新能源供应和财政支持的策略不同。周家高(2003)从新能源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角度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并对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胡冬雪、胡志根(2009)采用市场德尔菲法,在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社会专家和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专家发放的问卷进行回收、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清单,并对关键技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6、发展的重要度、预期实现时间、我国目前的研发水平、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能否形成产业化、技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技术课题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陈黎、陈翌、许思传(2009)在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促进政策和激励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得出,在其商品化过程中,政府的支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鼓励政策主要分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共性技术的支持、开展示范运行项目和进行消费补贴等方面。徐鹏(2009)从政策、体系和市场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在标准制定企业间协作和整体系统规划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对于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占主体地位的中国新

7、能源汽车潜在消费人群,市场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价格的降低和补贴政策的完善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因此政策是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李佳霖等(2010)、马钧等(2009)、沈玲(2009)等人从市场分析层面入手,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预测方法、营销模式、市场导入策略等进行了研究。(2)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路径、影响因素Krugman(1979)在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的汽车、电子、家电等产业的崛起与特定时期的科技革命的联系后,提出主导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衰而演变,科技革命决定了新兴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发展和演变。Mark(2005) 结合19、20世

8、纪德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发展模式。Park等(2008)、Blonigen (2000)结合产业案例从R&D密度和技术吸收能力、跨产业技术能力溢出等维度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Ansari等(2009)结合移动通信产业从2G到3G技术平台发展的案例,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多种社会因素和技术互动的影响机制。陈刚 (2004)认为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这种逻辑和规律就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它集中表现在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因、路径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娄勤俭(2008)、路风(2006)、柳卸林(2008)等结合TD-SCD

9、MA等大量产业和企业案例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李拓晨(2009)从历史演进、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水平和进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对策。黄南(2008)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历程概括分析后得出,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基础之上。高峰、唐家龙(2011)认为需求和市场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方向,从新兴产业技术进化的途径看,不同的市场需求会导致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侧重点不同,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陈洪涛 (2008)等通过总结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路径、发展现状和战略方向,全面分析发展新兴产业中政府作

10、用的必要性、原则和领域,探索政府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加速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行为导向和措施,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万钢(2010)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化、自主创新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推广应用和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条件。上述研究表明,在新兴产业的一般发展规律中,技术、市场和政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在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不同阶段,由于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技术、市场和政策三方面的保证。1.3 项目组织与实施(1)研究的技术路线浙江新能源汽

11、车产业的发展模式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障碍调研新能源汽车厂商与产业链相关者调研(技术、产业链)国内外典型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技术、市场、政策)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模式(政府、企业、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技术结构、产业链形态)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调研(发展基础、前景)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调研(战略、规划)图1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2)调查组织与实施本课题组以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市场和政策现状为调查目标,主要调查以下内容:1. 新能源汽车厂商与产业链现状;2. 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现状;3. 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战略与规划)。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调查效率,本次调查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

12、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表1所示)。调查从2011年7月至2011年12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共发放问卷500份,主要包括浙江省的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和湖州六个地级市的500名消费者。同时组织了4名教师和研究生走访了5个省内典型的汽车生产厂商,3个产业链典型企业。同时,以座谈会、咨询会等形式向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调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表1 课题组的调查安排时间研究内容调查对象地点2011年6月-7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技术结构、产业链形态)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北京、上海、杭州2011年8月对汽车厂商进行访谈,了解产业情况。众泰控股集团、康迪汽车、青年汽车、永源汽车

13、、吉利汽车金华、台州2011年8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者进行调研万向集团、浙江省电力公司、天能集团杭州、湖州2011年10采用问卷对汽车消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消费市场差异(消费需求、使用成本与相关配套),收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现状与问题500名消费者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和湖州2011年10月- 12月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新能源汽车政策(战略与规划)现状浙江省2 调研内容2.1 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2.1.1 新能源汽车概念与类型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

14、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产品 资料来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前三类新能源汽车。(1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是指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较快。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在使用中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其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在繁华市区关停内燃机而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其缺点是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2)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