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23502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动力学2的分章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1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假设不包括()D(A)反应物分子在碰撞时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B)反应物分子与活化络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化学平衡(C)活化络合物的分解是快速步骤(D)反应物分子的相对碰撞动能达到或超过某个值时才发生反应2按照绝对反应速度理论,实际的反应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问题很多,与其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的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的(B)势能垒就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反应分子组到达马鞍点之后也可能返回始态(D)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3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的相同之处在于()A(A)反应

2、都需要活化能(B)温度系数小(C)反应都向AG(恒温恒压,W=0时)减小的方向进行(D)平衡常数可用通常的热力学函数计算4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是()B(A)反应物通过简单碰撞就变成产物。(B)反应物首先要形成活化络合物,反应速度取决于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分解速度。(C)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引入方位因子的概念,并认为它与嫡变化有关5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D(A)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B)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催化剂具有选择性(D)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6按照光化当量定律()C(A)在整个光化过程中,1个光子只能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B)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1个光子活

3、化1mol原子或分子(C)在光化反应初级过程,1个光子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D)在光化反应初级过程,1个爱因斯坦的能量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7温度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D(A)与热反应大致相同(B)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下降(C)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不变(D)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的变化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8两个H与M粒子同时相碰撞,发生下列反应:H+H+M=H2(g)+M,此反应的活化能Ea是()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9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认为()A.反应速率决定于活化络合物的生成速率B.反应速率决定于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分解速率C用

4、热力学方法可以记算出速率常数D.活化络合物和产物间可建立平衡10 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是()A.全体分子可看作是刚球,一经碰撞便起反应B.在一定方向上发生了碰撞,才能引起反应C分子迎面碰撞,便能引起反应D.一对反应分子具有足够能量的碰撞,才能引起反应11 在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分数4为()=exp(-Ea/RT)=exp(-Ec/RT)=exp(-c/RT)=Pexp(-Ea/RT)12 按碰撞理论,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碰撞频率增大B.活化分子数增加C碰撞数增加D.活化能降低13如有一反应活化能是100kJ-mol-1,当反应温度由313K升至353K

5、,此反应速率常数约是原来的()14根据过渡态理论,液相双分子反应之实验活化能与活化始之间的关系为()B(A)二,(B)lll(C):丁(旷15设单原子气体A和B发生化合反应,即A(g)+B(g)=C(g)设一维平动配分函数ft=108,一维转动配分函数fr=10,按过渡态理论,在温度T时,反应的概率因子为()A上Tfh(A)10-222;kTih(B)10-21-:-上Tth(C)1。23了(D)10-1316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当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10倍,其平衡转化率将()C(A)大于25%(B)小于25%(C)不变(D)不确定17设某种基元反应在500K

6、时的实验活化能为mol-1,则此反应的阈能。为()D(A) -mol-1(B) -mol-1(C) -mol-1(D) -mol-118有-稀溶液反应为COO%+8TF,根据原盐效应,当溶液总的离子强度增加时,反应速率常数值k将()C(A)变大(B)变小9段变(D)无确定关系19已知HI是光分解反应机理是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消耗的量子效率为()B(A)1(B)2(C)4(D)10620在简单硬球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C)(A)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c(B)互撞分子的相对动能超过反(C)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Ec(D)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c21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阈能

7、Ec=-mol-1,则在300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D(A)X1014(B)X10-15(C)x1011(D)X10-1522.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BA.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B.空间的位阻效应C.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D.分子间的作用力23 .对于气相基元反应,下列条件:(1)温度降低;(2)活化嫡越负;(3)活化烙越负;(4)分子有效碰撞直径越大。能使反应速率变大的条柞是:()BA.(2)(4);B.(3)(4)C.(2)(4)D.(1)(2)(4)24 .设某基元反应在500K时实验活化能为kJ/mol,则此反应的临界能为:()AA. kJ/molB. kJ/

8、molC. kJ/molD. kJ/mol25.简单碰撞理论中临界能Ec有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CA.反应物分子应具有的最低能量B.碰撞分子对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C.反应物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联心线方向上分量的最低阈值D.Ec就是反应的活化能.二、填空题1 在光的作用下,O2可转变为O3,当1molO3生成时,吸收了X1023个光子,则该反应之总量子产率为(2)2 298K时两个级数相同的反应I、n,它们的活化能EI=EH,若速率常数kl=10kn,则两反应之活化嫡相差19J/(Kmol)3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c)4按碰撞理论,

9、气相双分子反应的温度升高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活化分子数增加)5根据产物分子的角度分布,将反应分为直线模式和复合模式,直线模式的特点是:产物分子的角分布为,过渡态的寿命为;复合模式的产物分子的角度分布是,过渡态的寿命是,至少应过渡态的一个转动周期。(各向异性(或非对称性的),短,各向同性(对称分布),长,大于)6 .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7 .气相有效分子碰撞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分子间的碰撞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8 .根据活化络合物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的活化能Ea和活化始4rHm之间的关系是。(Ea=ArH

10、m+RT)9 .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据有两个,即,(在连心线方向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临界能;碰撞的方向必须一致)三、判断题1碰撞理论可以证明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对2碰撞理论可以解决分子碰撞频率的计算()对3碰撞理论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与活化能()错4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与绝对温度成正比()错5和阿累尼乌斯理论相比,碰撞理论可以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对6根据光化当量定律,在整个光化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错7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活化能()对8酶催化反应易于受酶杂质影响()对9温度的变化对于光化反应的速率影响较小

11、()对四、计算题1.对于加成反应A+BP,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下列关系:P/A=krAm1BnAt,其中kr为此反应的实验速率常数。进一步实3表明:P/A与A无关;P/B与B有关。当用=100h时:B(p)105P/B(1)此反应对于每个反应物来说,级数各为若干(2)有人认为上述反应机理可能是:K12BB2,K1(平衡常数),快k2B+A络合物,阿平衡常数),快k3B2+络合物P+B,k3(速率常数),慢导出其速率方程,并说明此机理有无道理。解:(1)P/A在&内与A无关,由P/A=krAm怕困可知:m-1=0,m=1由P/A=krAm1Bn&则P=krABn用P/B=krABn1困将两组实验

12、数据代入,=krA101困=krA51代解得n=3故此反应对A为一级,对B为三级(2)速控步为第三步:dP/dt=k3B2络合物因为B2=KiB2,络合物=&AB所以dP/dt=k3K1B2K2AB=k3K2KiB3A对A为一级,对B为三级,符合实验,机理正确2.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下面气相反应历程的速率方程:k1公_k3_Ak2B,B+CD并证明该反应在高压下呈一级反应,在低压下呈二级反应。证明:达加I态时,dB/dt=k1Ak2Bk3BC=0,B=kA/(k2+k3C)高压时,k3Ck2低压日k2k3C,k1aTk23.对于平行反应所以dD/dt=k3BC=k1k3AC/(k2+k3C)所以dD/dt=k1A,呈一级反应所以dD/dt=k1k3AC/k2故呈二级反应BC,设Ea、E1、E2分别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两个平行KEik2E2Ea反应的活化能,证明存在以下关系式:证明:总速率:dA/dt=k1A+k2A=(k1+k2)A=kAdlnkE一IF2其中k=k1+k2=Aexp(E/RT),dTRTdlnkdln(k1k2)1d(k1k2)又dTdTk1k2dT1k1k2dk1dk2dT-dT1k1k2k1dk1kdTk2dk2kdTk1k2dInk1k1dTdInk2dTk1k2kE1RT2k2E2RT21RT2k1E1k2E2k1k2Ea所以kiEik2E2kik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