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23448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调查报告专项突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突破-调查报告阅读【真题透析】典例、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2004年高考上海卷)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 发行量却增长了 8.5%,从1997年至I 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 3%。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 3份报纸进入前 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 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 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 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 7080万份。按照日

2、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 63份,比1999年增 长了 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 日报的数量为198份。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 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 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 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 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 583 份。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 E&PS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 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人口远多于美

3、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美国的报 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 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 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 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 求。因此,中国报业距离成熟尚需时日,还要允许有大量新产品进入市场。1992-2002年,全

4、国报纸广告11年来以平均约3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见下表)。报 纸广告的快速增长、占广告总市场超过 20%的份额以及不断增长的占GDP勺比重,说明报纸 作为主流媒体的位置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报纸广告业必将随着总体广告市场的扩张而 同步扩张。近年来,以都市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包括晚报、早报、时报、都市报)的广 告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慧聪国际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01年都市类报纸的广告刊登额达至IJ 205. 92亿元,占全部报纸广告刊登额的 66. 18%,比2000年增长了 15. 72%,在各类 报纸中增长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将近 6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综合都

5、市报广告 规模达到233. 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 08%, 占据了 68. 20%的报 纸广告市场份额(见下图)。这些数据表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成为广告投放者最重要的广告媒体,都市报的广告规 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报业的广告规模。1 .第一自然段中的“低迷”指 0 (2分)答案:世界各地报业普遍不景气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语境意义,能力层级为B级。文中指世界报纸业的滞涩、不景气状态。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 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B .这几年国内报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城市人

6、口拥有报纸的数量相对饱和,但质量有待提高。C.据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报纸年度广告总收入又创新高,比10年前增加了约170亿元人民币。D.目前,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还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 报的数量。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中“国际影响深远”的陈述属无中生有。B项可以从第五段找到根据。C项可通过“ 19922002年我国报纸业年度广告总收入及增 长率”图表得出。D项从第三段的“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 63份”,而“早在1996 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达96份”推知。3 .有人说,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1近年来以都市

7、居民为主要读者的综合都市报快速发展。2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占据主要广告份额。3我国报纸发行量增速较快,但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4目前我国报纸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你认为要点和顺序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4321B. 423C. 3412D. 34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 C级。全文是介绍我国报纸业的现状。为说明 得更具体,文章15段把中国报纸业与世界报纸业做了对比,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报纸发行 量增速较快,但个人拥有量仍然偏低的特点;第 5段结束几句,主要交代我国报纸种类和发行 数量还大有增长空间;第6、7、8段主要说明报纸广告增长迅速。综合都市报

8、占据主要广告份 额。12内容交叉,2更全面。4 .从上表中可见1992年到2002年报纸广告收入不断增长。根据文意,其原因是。(2分)答案:(1)报纸成为广告的主流媒体(2)广告投放量上升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 c级。解答此题应锁定在6、7两个自然段, 第6自然段说明报纸成为广告的主流媒体,第7自然段说明广告刊登额数量大。且有增长趋势。 把这两段的大意整合在一起,即是报纸广告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5 .上面这幅图在文中的作用是 ;这幅图的标题可以拟为 o (3分)答案:形象、直观地展示报纸广告的市场份额;2002年110月中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示意图。解析:此题考查对图表的

9、理解,能力层级为 B级。图表的作用是形象、直观地展示事物,在说 明方法中,就有“列图表” 一种。此图的标题可以从第七段的“2002年110月,综合都市报广告规模达到233.54亿元人民币,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40.08%,占据了 68.20 %的报 纸广告市场份额”中提出关键词语:2002年1 10月、报纸广告市场份额。6 .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作简要介绍。(4分)答案:略解析:此题考查同学们分析评价与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同学们可 结合自己的实际抓住所了解的报纸的特点去介绍。题目要求从两个方面作简要介绍,同学们可从最熟悉的内容、

10、风格、语言、版面等方面考虑。【考点对接】A、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调查报告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诸多事情的背后究 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因此,这 里面就有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和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B、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 力与实践体验的考查。“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 级”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 实践

11、体验去“思考”、“判断”、提出“见解”。C、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靠“文本” 下篙,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 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调查报告有可能除正文之外, 会附加诸如“背景资料”、“补充介绍”等链接材料,阅读与解题时要善于将其与正文联系到 一起进行信息的萃取、问题的提炼、价值的分析与意蕴的探究。D、在文本的未定点或空白点上做文章。任何一个文本(包括实用类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有的可能不是作 者陈述的主要方面,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

12、事情主体间的意见分歧,还有的可能就是作者 提出的疑点或难点,等等。这些方面常常成为命题人用以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 高低的命题点。【知识整合】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 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 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 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 报告的开

13、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 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 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 条理清楚。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 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 层次多的报告内

14、容。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 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 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 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以是归纳主题, 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方法点拨】1 .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

15、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 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 样。2 .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 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 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 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 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 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 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 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