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234357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职业倦怠到职业眷恋浅谈如何提升职业价值观,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 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变得不喜欢去学校。办公室里的笑声减少 了。学生们总是不停地惹是生非! 总之,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 操不完的心,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我觉得很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教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忙、我很忙; 我累、我很累;我苦、我很苦。实际上,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据 调查,超过 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 倦怠,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倦怠的教师看 起来筋疲力尽、不知所措。随着倦怠过程螺旋式向后

2、推移,学生渐渐 成为低劣教学的受害者。有些教师寻找途径,最终离开了教育职业。 其他教师觉得除了以越来越低的效率继续教学以外,别无选择。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也更加规 范,教师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但是有的教师不同程度存在抑郁、 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的教师存在身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也就是 说,虽然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职业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的 提升。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下一代健康成长。 因此,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应 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

3、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 因,采取有效策略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倦怠”一词是美国神经科医生弗登伯格于1974 年提出的,用 于描述职业主体不能应对工作挫折和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时所处的一 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 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 列心理、生理综合症。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为:1.情绪衰竭。指 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或 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 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教师职业倦怠主

4、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 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 应。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 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 离和冷漠。二、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1. 在认识方面,表现为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缺乏工作的热情和创 新力,开始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 的繁琐事务;2. 在意向方面,表现为疏于工作,无心投入,感觉工作付出不少, 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了信心,觉得教学生没有成就感,在工 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3. 在情绪上,由于

5、对工作感到厌倦,所以情绪就会波动很大,常 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就会产生压抑、 忧郁、猜疑、自责,甚至以一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等等。4. 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 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 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 重个人待遇和福利。(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1. 社会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 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急剧变化 的当今社会,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包括价值观在 内的各种冲突,承受很大的心

6、理压力。教师所从事的是助人的职业, 有研究表明,助人职业者的倦怠程度远高于其他职业者。教师承担着 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的要 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心理负担、精神负 担。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 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 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 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学校管理的滞后。教师的职业疲惫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 关。学校的管理能否提供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 到教师的情感状态。首先,学校有的管理思想

7、不够明确,做形式的事 情太多,增加了教师的许多压力。其次,有的规定没能考虑到人本思 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细 节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 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随意性强或对教师实行终结性 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使绝大部分教师很难取得彼此认同,缺乏职 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 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教师的负荷量,也促使人际关系复杂,并 诱发急功近利倾向,让不少的教师在同事之间、教师与领导、教师与 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身心疲惫。3. 学生问题的困

8、挠。如今的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个性较强;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 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 题、思想问题,给教师带来了难以排解的长期压力。其次,班级人数 较多,程度参差不齐,要进行正常化教学确实有困难,如果再坚信“没 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教条,教师就真的无能为力 了。这给倦怠的发生,提供了长期的条件刺激。4. 家长过分的苛求。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是不能正确认识到孩子成 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过多地苛求学校、教师。通常在独生子女的学 生群体中有着这样两类家长: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也不愿 配合学校和教师的

9、措施,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增加教师的工作难度。 另一类家长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和教师做无谓的干扰、评 价,甚至用媒体舆论来谴责教师的行为,无限上纲,造成了教师长期 不被理解,致使工作行为退化,工作士气降低。5. 教师职业特征的影响。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以社会性为主,即 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教师不仅要在八小时内承担 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在课堂外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据调 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 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 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 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 均少 1小时,娱乐时间少05 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 间为 4

10、20 小时。没有明确的休息时间,客观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使其疲劳状态不易得到完全消除,日积月累,在身心两方面都容易形 成倦怠和疲劳。6. 教师自我发展的困惑。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 识的传授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又要担任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 长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 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 沟通能力。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 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师重要的压力源。另外,教师是一个高成就 动机群体,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 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职业

11、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 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 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降必然影响 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 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 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 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 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三、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教师职业价值观也

12、必然出现变化,以往 坚定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强 烈冲击,并导致一系列的职业倦怠倾向。1. 教师职业价值的功利性和个体化 与以往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贡献等社会性因素在职 业 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教师的个体 价值目标已出现了多 样化 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师在职业评价标准 上较为重视个人的经济收入、实际权力、人际交往、 受人尊重和稳 定性等因素,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较少。可 以说教 师在对职业价值评价时 ,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 实现等因素 ,正因为这样,教师 很容易陷入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相 一致的情境中 ,对自身工作意义的审视也就

13、出现了不可 避免的心理 困惑。2. 教师职业价值的规范性和务实性作为社会个体,教师要受到社会对其职业的期望和要求的约束。 教师虽能认同社会有关教师 职业的基本价值规范 ,但又无法抗拒市 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的价值目标 再也不是脱离 物质利益空谈个人价值的实现了 ,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 足。“这样 在职 业价值认同上就出现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职业 当成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神圣的社会 职业,而仅把教师职业当 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因为热爱教师事业而选择教师职业的仅占 1 8.4%,并且有 48%的教师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这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使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态

14、度消极与被 动的现象。3. 教师职业角色期待趋于理想化研究人员向祖强认为,职业倦怠的产生是教师在全社会范围内进 行社会比较产生心理上的不 协调的 表现,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在倦 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过高期待也 容易引 起消极的情感体验。在我国,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教师“身为人师”的 角 色,赋予 教师职业太多的道德伦理色彩 ,教师真实的自我、多样化 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无法显现与张 扬,这样一种不真实的生活自然 会引发教师的心理冲突与厌倦感。从个体而言 ,教师主观上 希 望其 职业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但事实上教师在社会和经济 方面的处境并不理 想。“教师和科研人员一

15、样 ,在社会地位的排位上 有所降低。教师职业与经贸、金融和企业 管理等有较好经济收入和 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相比 ,越来越失去其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 使教师的尊严感和荣誉感大大降低 ,进而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发 展”。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弱化其职业的成 就动机。4. 教师职业研究和创造意识的钝化教师职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但就其劳动形式和内容而言,带有 很大的重复性。在这样一 个循 环的过程中,教师的激情和期望在一 点点减退甚至消磨殆尽。研究者王秋绒认为, 教师角色不明确、角色 过度负荷及角色冲突是促使教师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为 提高教学 效率,很多教师与学生纠缠于升

16、学、考试、作业之间无法解脱;随着学 校班级学生 人数的不断膨胀 ,过多的授课量和考试增添了教师工作 的负荷 ;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单一重复 使得教师工作缺乏新意并逐渐 钝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 ,从而引发职业倦怠;教师 本人的 学历提高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前的各种达标要求等也使教 师身心疲惫,并 逐 渐表现出对职业的无奈和厌倦。信息社会背景下, 教师随时可能面对没有学生知道得多 的尴尬 ,许多教师幸福感的获 得进程逐渐被阻断,从而导致心理的高度紧张与焦虑。三、提升职业价值观,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1. 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 由于教育对象的独特性、主体性及教育背景的不断变化性 ,对教 师很难实行严格的程式化、 制度化、技术化和数量化的管理。教师 只有认识到自身职业对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作 用,才能对工 作持有果敢与刚毅的态度,才能从琐碎的工作中获得幸福的感觉。作 为教师应 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 与预期目标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