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232014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案例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小学生考试焦急的案例报告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中学 杜新华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完整的小学生考试焦急心理征询的个案。在征询过程中,采用了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及放松训练等疗法,通过多次会谈,对求助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因素与发展过程进行理解释与分析,获得了良好效果。文章报告了征询目的及方案的制定过程及重要两次会谈的重要内容和进展状况,并从求助者个人感受和征询师评估两方面再现了征询治疗效果。一、一般资料吴琦,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生女。身高为1.38米,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琦琦一年级就生活在离异家庭中,并随妈妈生活。妈妈是和蔼可亲的,但因妈妈工作较忙陪伴她的时间较少,可是

2、对女儿的学习和前程非常看重,同步对女儿规定非常严格,常常以考试名次分数论前程。琦琦是位听话、勤奋、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她自从上一年级,就始终是班级的班长,也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她始终也但愿成为妈妈心目中的好女儿,成为妈妈的骄傲。由其是爸爸在她二年级下学期因车祸过世,她对自己规定更好严格。但是在三年级分科后,她始终名列前茅的数学却处在了劣势。由其在一次月考中,她的数学成绩在班级排名第十四,在年组排在了五十名之后。教师找她的妈妈和她长谈了一次。于是她非常紧张由于这一科影响她的前程,影响她在教师、家长及同窗心目中的形象。于是她更加拼命地学,常运用课下时间及晚上时间做多种类型的数学题,常常头疼。可是就是

3、这样,在又一次的月考中,她仍然没有进入到班级前五名,这对她的打击就更大了。从此,每到考试,她都心慌,头疼,手心出汗,并且心里非常恐惊。她也让自己镇定,可是成绩仍然每况俞下,不见好转。眼看着就要到期末考试,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常常与妈妈及同窗没理由的发火。并且学习成绩越来越低,并且一听到考试就头疼得要裂开。于是,妈妈特带她来征询。心理测试成果:韦氏小朋友智力测验测验成果:IQ分值:15分。二、主诉求助者的妈妈 在征询登记表的求助问题一栏中填写的是“考试前焦急”。琦琦说:“妈妈说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应当学会放松,否则就会影响我的前程。我不想让同窗们瞧不起我,我听妈妈说,心理教师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4、。我不久乐。我每到考试前,都会紧张,手心会出汗,心怦怦跳得很厉害,做起题来什么也想不起来。看到同窗们都在认真答题,听着那做题的声音,我就更着急了。我很想让心理教师来协助我。三、观测和她人反映妈妈主诉:这几种月来,孩子每天都学得很晚,平均睡觉也就在五六个小时。此前她在同窗们中的威信较好,由于她乐于助人,常协助某些学困生。可是这段时间她老发脾气,与同窗们相处也是斤斤计较,易怒。并且她不乐意与我交流了,也不乐意让我辅导她功课。学习成绩每况俞下。征询师与求助者初次会谈后,征询师对求助者的印象:外貌文静美丽,内心敏感脆弱,思维清晰。她对每次考试成绩都十分关注,由其是考得不好的成绩更是记忆犹新。在与心理教

5、师谈话时,声音略低,放松不下来,由其是谈到“成绩”和“考试”这样的字眼时,更是紧张。征询师感到琦琦的心理压力很大。四、评估与诊断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琦琦智力水平正常;敏感,不肯与人沟通交流,情绪不稳定。十分在乎考试,十分在乎成绩,对考试有紧张焦急的情绪体验,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心理和行为异常体现的性质和严重限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成果和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体现排除了小朋友精神障碍、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行为障碍,确立诊断为小朋友学习能力障碍考试综合症。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体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问题重要体

6、现为如下两个方面:1.考试适应性不良。2人际关系紧张(亲子关系、同窗关系和师生关系)。五、征询目的的制定根据以上的的评估与诊断,征询师与家长和求助者协商,拟定如下征询目的:具体目的与近期目的:变化求助者的不对的认知,改善其目前的人际关系,减轻学习压力,提高考试成绩,增强考试适应能力,减少考试焦急。最后目的与长期目的:改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考试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六、征询方案的制定1.重要征询措施与合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重要表目前其适应不良的考试认知上,由于家庭和学校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好坏的唯一原则。并且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盼望值过高

7、,使学生考试紧张焦急。并且这个孩子从小就将考试与自己的终身前程相连,这些不良认知,都让她的焦急不断反复和强化,并使她个性偏离。如果不及时采用可操作性、目的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疗法加以治疗,就会严重影响求助者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样,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及她自身的积极态度,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征询措施。2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向征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积极地与征询师一起摸索解决问题的措施;()完毕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理解征询师的受训背景;(2)有权利理解征询的具体措施、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征询师;

8、(4)有权利提出中断征询;(5)对征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征询师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征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征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状况提前告知征询师。征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权利:()有权利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中断征询。义务:(1)向求助者简介自己的受训背景;(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征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特殊状况提前

9、告知求助者。征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七、征询过程征询阶段大体分为:1、诊断评估与征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征询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征询过程:(选择其中三次)第次 5月18日目的:()理解基本状况;建立良好的征询关系;(2)初步拟定评估诊断;(3)向求助者做简朴的问题解释;()探谋求助者的变化意愿和认知能力,拟定与否合适进行心理征询与治疗。措施: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过程:(1)填写征询登记表,询问基本状况;简介征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求助者做小朋友智力测验,同步向家长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拟定征询目的;(4)与孩子探寻其心理矛盾及变化意愿;()将测验成果告诉家长

10、及孩子,并作问题分析,让家长与孩子明白“为什么”。同步征询师告诉求助都她所征询的问题只要通过我们共同配合,症状会有较好的控制甚至消失。这样可以使求助者消除忧虑,表达乐意与征询师配合。()布置征询作业:家长与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减轻对孩子的压力,并采用鼓励的成功教育。给孩子讲述某些成绩一般却伟人的成功例子。第次月2日目的:(1) 学会合理评价;(2) 学会自我调节;(3) 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措施:会谈、认知矫正法、呼吸放松法、想像系统脱敏过程:()求助反馈征询作业。妈妈每天都会给她一句表扬,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妈妈较和谐相处。会时不常向教师及同窗问某些不太明白的作业,并且还会简朴协助同

11、窗;周考中只是稍微紧张出汗,进行呼吸后可以慢慢恢复安静。()进一步分析认知与行为、情绪与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集体活动,同窗互助的益处。(3)制定呼吸放松训练:消除考试紧张状态;(4)想像系统脱敏:按考试环节想像具体刺激,并在征询室里演习。(5)征询作业:每天都做两次放松想像训练。对不会的作业或是生活中的困难,都试着去找家长、教师及同窗协助。第5次 月16日目的:(1)巩固征询效果;(2)结束征询。措施:会谈过程:(1)反馈作业:求助者说通过征询,自己对考试的认知上有了明确的态度,行为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睡眠也好了。在这两次周考中,她没有此前那么焦急了

12、,做题时脑子中不再是一片空白,感觉上也放松了,并且成绩也不错。并且她还常对自己说不是自己不行,是由于自己胆怯自己,这样紧张感也消退了不少。()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内化自我调节与训练;(3)基本结束征询:对整个征询过程进行总结。八、征询效果评估求助者通过征询焦急症状基本消除,逼迫的思维得以克服,不合理的观念得以变化,人际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与妈妈又快快乐乐地生活着。1、求助者及家长的评价:求助者:“我不再胆怯考试了,由于我懂得我学得较好”;“我觉得我有时没有考第一,同窗们也没有讥笑我,并且她们还鼓励我”;“妈妈也告诉我,其实我是个聪颖的孩子,就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并且她也说她

13、此前对我的教育有点不当,她后来会抽时间辅导我”。家长:“孩子们又和此前同样开朗了”;“她的成绩好多了,并且自信心也增强了”;“我觉得教育孩子的措施真得合适某些,多鼓励她才好”。2、征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征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她不仅改善了不良认知,增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考试适应性水平,并且不在焦急,也变得开朗活泼了。参照文献: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征询师(二级)(三级),民族出版社8月第1版669(二级)P74-75(三级)、佚名 黑龙江心理网 学员专区案例分析专栏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征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

14、:一例小学生考试焦急的案例报告 姓名:杜新华 身份证号:232 所在省市:黑龙江省鹤岗市 所在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中学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征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个人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我的成长之路 姓名:杜新华 身份证号:230212 所在省市:黑龙江省鹤岗市 所在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中学我的成长之路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中学 杜新华摘要我出生在一种一般的家庭,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但是父母却是非常喜欢给我买书,只要我喜欢的,她们就会想方设法给我买回来,只要看我在津津有味地读书,她们就满心欢喜。也许就是由于这些吧,我的思维从小就变得很开阔,想像力也很丰富。并且

15、童年的我在我生活的地方是年龄比较小的,家里又住的是平房,因此有诸多小朋友找我玩。父母也很支持我和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因此儿时我是快乐的。虽然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们坚强正直,为人忠厚,因此她们教给我许多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为我成年的性格打下了坚实的基本。一、自我成长分析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成长是什么?成长是正向的变化,是一种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毕的,就像一料种子的破壳,要通过痛同样,人的成长也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仔细想想我的成长之路,真是痛并着快乐的。1、成长结识我一九七九年出生,父母朴实无华的品格造就我以诚待人的性格,从记事起我就是父母和教师骄傲的孩子。不仅学习好,并且特别懂事。小学三年级时,我每天放学后就帮着父母做家务了,然后每天看书也会看到很晚。当父母生病时,我都会抢着把好吃的给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