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229102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安徽大二轮专题导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含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学案16综合实验探究最新考纲展示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3.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装置图。1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为_。(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为_。(3)实验室用氯化铵与熟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推断: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收

2、集装置为_。用C装置可以快速制取氨气,所用试剂是_。(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制氯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可用_。(5)用C装置也可以制取Cl2,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_。答案(1)AE(2)CD(3)AF浓氨水和NaOH固体(或生石灰,碱石灰)(4)BD或E(5)KMnO42 写出下列在生产、生活应用中气体的产生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潜水艇和消毒呼吸面具中产生O2:_。(2)泡沫灭火器用于灭火时产生CO2:_。(3)制备消毒气Cl2,用KMnO4代替MnO2_。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2)Al2(SO4)36NaHCO3=3Na2SO42A

3、l(OH)36CO2(3)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3 设计实验证明酸性:CH3COOHH2CO3H2SiO3。_答案利用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即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醋酸,有大量气泡(CO2)产生,证明醋酸酸性强于碳酸;将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题型1有机合成中的综合实验问题真题回顾1 (2013新课标全国卷,26)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

4、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 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 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H2SO4,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

5、加 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圆底烧瓶 B温度计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41% B50% C61% D70%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止暴沸B(3) (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7)C解析从有机化学反应原理、装置,物质制备、分离、提纯角度出发,

6、分析解决问题。(1)由题图可知装置b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否则会使蒸馏烧瓶中的液体进入冷凝管,经接收器流入锥形瓶,导致装置炸裂,出现危险;如果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冷却后补加。(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是由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的。(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水。产物中环己烯难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离时在上层,无机水溶液在下层,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产物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后,含少量水和挥发出的环己醇,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环己烯(或除水除醇)。(6)蒸馏过程需用圆底烧瓶、温度计、接收器和酒精灯,不

7、可能用到吸滤瓶和球形冷凝管。(7)据反应可知,20 g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16.4 g。实际得纯净10 g,所以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100%61%。得分技巧涉及有机物制取的综合实验,重点考察物质分离中的蒸馏、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等问题。熟悉有机物制取中的典型装置图。(1)反应装置(2)蒸馏装置对点集训1 (2012海南,17)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CH2=CH2Br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 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

8、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1309116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层(填“上”或“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

9、好用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答案(1)d(2)c(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 ),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题型2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问题真题回顾2 (2013重庆理综,9)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MgCO3的分解产物为_。(2)装置C的作用是_,处

10、理尾气的方法为_。(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有气泡2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蓝色沉淀蓝色沉淀3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血红无现象4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血红,后褪色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血红的原因为_;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答案(1)MgO、CO2

11、(2)除CO2点燃(3)FeFe3O48H=2Fe3Fe24H2OFe2被氧化为Fe3,Fe3遇SCN显血红色假设SCN被Cl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在装置B、C之间添加装置E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MgCO3MgOCO2(2)CO2ZnZnOCO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CO2气体,以防止对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造成影响;由于最后出来的气体中含有CO,所以用点燃法除去CO。(3)由于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乙组中,步骤1溶解有气泡,说明得到的是铁粉;甲组中根据“蓝色沉淀”,证明溶解后含Fe2;根据“变血红”,证明溶解后还含有Fe3,所以得到的是Fe3O4。甲组中根据加入氯水血红色褪去,说明氯水能氧化SCN,而乙组中,由于Fe2的还原性大于SCN,所以Fe2首先被氧化成Fe3,溶液变血红,当氯水过量时,又把SCN氧化,血红色褪去。因为Fe3并没有发生变化,可用再加入KSCN溶液的方法观察是否恢复红色来验证。(4)由于CO2气体易和NaOH发生反应,为了防止倒吸,应在B、C之间添加防倒吸装置。得分技巧有关气体制备及连续装置的综合考查问题的解决方案:(1)明确实验目的。(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净化装置(一般:先除杂,后除水,加热装置放末尾。)(3)性质实验,主要通过明显的现象论证某气体的酸碱性、氧化性、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