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22717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六国论》教学案例得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六国论(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得失“有效课堂”,“有效教学”,这些提法在今天的中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频率可谓很高。老师们也都积极的想法设法去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该怎样定位呢?是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按理说,这两个角度应该是统一的,但实际教学中有时却很不一致。曾今的一些观摩课,看起来一节课很完美,但事后去回想,这一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感觉很寥寥。教与学,学生是主体,那么,我们的教学“有效性”应该是定位在学生的“学”上。学生在这节课上究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感悟到什么,收获多少,这些才是我们评价一节课最应该看重的,我以为。六国论是一篇文言文,对文言文教

2、学的重点到底是放在字词句的理解和翻译上,还是放在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感悟、写法等等方面?历来争议也比较大。我个人认为,这些方面应该也可以是兼顾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只教学字词句,学语文岂不是味同嚼蜡?只关注思想内容、技巧情感,学生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恐怕也只能是如坠雾里。案例中的两位老师,虽然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侧重点不一样,但她们都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定位在学生的“学”上。课上得朴素,实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完整。重要的是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主要是引导、启发、拓展、提高。两位老师首先都把文言字词句的理解翻译落到实处,以课

3、堂检查的形式了解学生预习、掌握的情况,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为下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好基础。两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各有特色。第一个案例中,李红梅老师的课型是“诵读课”。这一点体现得非常突出。以读促进理解,读读、议议、品评,读出文意,读出文脉,读出情感,读出写法。也就是他们的“四步教学法”:一,识字,扫清文字障碍;二,会意,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文段;三,明理,把握中心、情感、观点方式;四,知法,鉴赏写作方式。最欣赏李红梅老师始终用诵读法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明白了写法,更重要的是感受、体会到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感情,认识到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例如,在学

4、习本文最后两段时,李红梅老师以自读、领读、再自读,最后齐读的形式,中间穿插老师的启发、点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去,走进作者内心世界里,感受到作者写到这里时的遗憾、无奈和深深的叹息之情,领悟到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文章主旨不言自明。我觉得李红梅老师的这节课真正触及到文本的核心内容,升华了文本的情感意义和时代意义,真正落实了课标要求的语文课的三维目标。语文课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生命的。李红梅老师的课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老师的范读,尤其在学生反复的试读还是不够理想的时候,老师没有用自己的范读来帮助学生去感受体会。这不能不说是有点遗憾。第二个案例中,老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这也是当今新课

5、标提倡的。老师用投影展示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代表发言,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给予点拨、评论、补充、明确。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课堂效果也很好。这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最后的文脉的梳理,提纲的归纳上都能反映出来。本节课老师的教学侧重点是教学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法,老师为突出这一点,还设计了一道思考题:本文学习,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什么启示?的确,这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范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议论文写作一定有更好的理解。对第二个案例中老师的课我有一点想法,这节课应该不是结束课吧。她或许还有一节课的安排。如果没有,仅此而已,那我觉得这位老师对文本情感的挖掘和把握上,对作品的思想深度的挖掘和把握上就明显不及李红梅老师了。那我们恐怕也就没有真正走进文本。那样,语文课的魅力恐怕要减弱许多。总而言之,两位老师的课都特色鲜明,都体现了“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以上是我对案例中的两位老师的课的一点个人的看法。也许有许多不妥的地方,敬请指导老师给予指正。本人不胜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