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225906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版)201307武汉市小学体育高级讲义汇总(共计71页142面)(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武汉市“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讲义新、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实施导向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学研究室 吕卫东本次体育课程改革(20012011)在四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层面:学生。通过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增长的一种共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活动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在活动过程当中,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体育的技能交流体育学习的感受,提高体育学习的水平,应该说通过体育活动我们看到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单是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养,更重要是激发了他内在的生命的活力。第二层面: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参

2、与体育教研活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往常的一次教研活动很多学校可能派了一两个代表参加,现在的教研活动许多学校常常是所有的体育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学习、去研究、去交流教学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水平。体育教师主动构建课程能力在明显增强,体育教师的创造能力也不断地在激发,所以尽管课程给体育教师带来压力,但更多是带来动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学能力在不断的提高。第三层面:学校。学校把加强体育资源的配置、加强对体育设备的投入,许多学校在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应该说先考虑钱到位、满足了基本的需求,学校整合现有的资源,为体育课程改革来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上的、道义上

3、的支持,许多学校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更好地来反思学校从管理层面来进行更多的变革,来使得这样的管理与新的课程改革能相吻合、相匹配。所以我们许多学校在学校的自建的过程当中、从体育课程改革当中获取许多营养,来提升学校领导的课程改革的能力。第四层面: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不单单把它看成是一个学科教学改革,希望通过体育课程的改革能够更好地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的那种领导方式,使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更好地来整合资源、来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服务,由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走向合作、走向共赢。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思考就是在这里,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改变我们行

4、政的领导方式来共同促进课程的深入推进,使课程改革取得更好的成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政策方案对于政策目标的贡献率只占10%,其余90%则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是领导制定好相关的政策,体育课程专家设计出一个完美无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施工图”后,体育老师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过程。事实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目标的真正实现,只有通过体育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体育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别无他法。烈日炎炎下的建筑工地上,所有人都在汗流夹背地搬运砖头。有人问一个人:“你在干什么?”那个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啊,我在服苦役!”他又去问第二个人,那

5、个人的态度要平和得多,先把手上的砖块摆放整齐,然后说: “我在砌墙啊。”他又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放下砖块,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说:“我在建一座教堂。”若干年后,第一个人还在继续做苦役,第二个人成了一名合格的建筑工人,第三个人却成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做同样的事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呢?那是因为他们心态不同。第一个人是悲观主义的态度,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是生活强加给他的苦役;第二个人是职业主义的态度,他能把事情做合格却没有更高的追求;第三个人是理想主义的态度,他拥有一个梦想,知道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价值的。他坚信自己的付出最终会有回报,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一庄神圣的殿堂。一、2001版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第一、二章节的变化分析武昌区体卫艺工作中心 王 军编 审 吕卫东前述:事物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的认识和实践也随之在变化。实验稿到现在新课标的出台,正是这一进步之所见。通过对课标进行学习和比较,以下所思,并非对前实验之否定,而是发现新课标进步之所在。一、比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新课标)第一部分的区别与变化1实验稿与新课标在前言中的区别与变化实验稿: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

7、、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对比:实验稿提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新课标中强调实践性特征,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并要求引导学生掌握体

8、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2.实验稿与新课标“课程性质”一章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的区别与变化实验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对比:修订稿在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中,增加了“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

9、方法为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这两个要点。3.实验稿与新课标“课程性质”一章中将课程价值修改为课程特性实验稿:课程价值,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修订稿: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对比: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一章中,从四个方面体现课程价值,而新课标则将课程具有的特性从四个方面表述出来,更具体,更为明解。4.实验稿与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区别与变化4.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验稿: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

10、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新课标: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对比:新课标在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结构中,加入了“过程与方法”、“价值观”,并强调了要突出体育学科的特点。4.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实验稿:小标题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内容中强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新课标:小标题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内容中强调“注重与学生

11、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对比:新课标在这一条中,增加了“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内容中强调“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也就是实践性的体现。要求“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比实验稿中提出的要求更具体。4.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实验稿:小标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内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

12、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修订稿:小标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内容中不同与实验稿“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对比:修订稿在这一条标题中,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修改为“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在内容中,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帮助”一词更加强调了,学生是在教师的帮助力下,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4.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

13、学生受益(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实验稿:小标题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内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标:小标题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内容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

14、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比:新课标在这一条中,增加了“地区差异”,考虑到了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要求“因地制宜”。新课标还强调“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而实验稿中提出“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从中看出,新课标更为关注各地区的均衡性,给予了各地区各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另,“努力使每一位”和“保证绝大多数”也能感受到,今后的体育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而不是绝大多数。5.实验稿与新课标“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中的区别与变化5.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

15、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实验稿:小标题为“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内容中表述“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新课标:小标题为“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内容中表述“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对比:新课标将实验稿中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修订为“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将实验稿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领域合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一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人离不开社会,人离不开“人”群,而体育运动是缓解各方压力的很好途径。一

16、个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他调节各方面压力的能力一定是很强劲的,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会得到很好的加强,因此,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领域合为一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是有道理的。5.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实验稿: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