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225615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届中考语文模拟卷(二)第卷(选择题33分)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拼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凫水(f)可汗(hn)毛骨悚然(sng)老少边穷(sho)B、钟磬(qng)绮丽(y)雾松沆砀(hng)下载歌曲(zi)C、荸荠(p)广袤(mo)衔觞赋诗(shng)金融风暴(yng)D、亵渎(zh)枭鸟(xio)鳞次栉比(je)情系汶川(wn)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嫡传zh悲天悯人mn洋溢yB、魁梧ku入不敷出f秀颀qnC、销魂xio尽态极妍xin轩敞xunD、衣钵b功名利禄l商酌zhu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诚信是做人的

2、基本原则,对已经作出的允诺决不能。(2)国内各大报纸争相了各地喜迎端午的盛况。(3)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发生了的变化。A、失言报到脱胎换骨B、食言报道脱胎换骨C、失言报道改头换面D、食言报到改头换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汉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江滩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C、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没有责任。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路上山

3、路崎岖蜿蜒,;同时这一路上美景不断;蜿蜒不绝的小路是盘缠在半山腰上的,从路上到海边有一定高度的落差,。一面是崂山峭壁,山腰小村子错落有致,一面是大海和丘陵,大气磅礡。一面是大海和丘陵,大气磅礡,一面是崂山峭壁,山腰小村子错落有致。盛开的杏花红艳艳一片片,浮云一般在樱花轻盈地漂浮着。浮云一般的樱花轻盈地漂浮着,盛开的杏花红艳艳一片片。因为这里污染少,这里看到的海水是碧绿清澈的,感觉特别清新怡人。这里看到的海水是碧绿清澈的,感觉特别清新怡人,因为这里污染少。A、B、C、D、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还来就菊花王清铭 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有

4、诗为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百花凋零后菊花怒放,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白居易有诗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最受欢迎的是黄菊,试想,金黄色的太阳照射在菊花上,菊花的色泽像霜,孤傲的品性被秋风展开,这是怎样的一幅图画。黄,与尊贵、雅洁、高尚等连在一起,再加上菊的不畏严寒的傲骨,难怪中国人会如此喜欢它了。“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

5、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寒菊孤芳自赏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宋代史铸咏翻集句中写道:“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 菊花的品种繁多。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莆阳同乡刘克庄的词句就写了最常见的两种黄菊和白菊。菊的花色丰富,不一而足。 菊花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如古书上所写的“茎疏叶且微”,怎么看都会觉得恰如其分,毫无夸张之嫌。就花的

6、造型看,变化特别丰富,仿佛各种舞蹈的造型: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难以形容。 菊花色、形、香具备和品种繁多、品性高雅,赢得很多人的青睐。重阳赏菊是我们中国人代代相续的传统习俗,这一天也成了菊花的节日。孟浩然就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6、对于文章主要介绍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A、菊花的颜色 B、菊花的品种C、菊花的变化 D、菊花的品性高雅7、根据选文内容选出下面品质特点中不属于菊花的一项()A、不畏严寒蝉B、孤傲尊贵C、卓尔不群D、能屈能伸8、下列诗句不是对菊花的品行进行赞美的一项是()A、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B、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C、荷尽已

7、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D、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二十四)胜人者先自胜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摘自吕氏春秋先已)【注释】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浅:狭、窄小。教: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通“饰”。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

8、而不胜 战:作战,打仗B、吾民不寡 寡:少C、期年而有扈氏服 服:佩服D、食不贰味 食:吃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六卿请复之不敢出一言以复B、于是乎处不重席君子不重伤C、欲知人者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1、对本文内容理解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甘泽大战,夏后伯启失败,有扈氏大胜。B、夏后伯启不同意再战是因为自己“德薄而教不善”。C、夏后伯启吸取教训,励精图治,严于律已,最终使有扈氏顺从。 D、本文先议后叙,表达了要善于反省,勇于自律,不断完善自己的主题。第卷(非选择87题分)四、(14分)12、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共6分,每小题3分)(1)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译文:(2)亲亲长长,尊贤使能。译文:13、填空。(共8分,每小题2分)(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2)醇香浓烈,文坛酒味千年不淡。浪漫潇洒的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报国心切的辛弃疾曾醉梦军营,“,梦回吹角连营”(破连子);遭贬却仍旷达的苏轼曾释却离怀,阐释了人生的哲理“,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10、有)。五、(1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417题。答应过眼睛周海亮 (1)从那两个人穿过斑马线时,我就注意上他们了。他们穿着同样款式、同样颜色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咧嘴笑时,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年轻的父亲走在前面,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又回头,好像开了一句玩笑,小男孩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男人看男孩时,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父亲特有的慈爱和关切的目光。 (2)奇怪的是男人总是和男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两三步吧,不远,也不近。斑马线前的绿灯时间很短,他们急匆匆地从马路的一边穿越到另一边。男人似乎在催促男孩再快一些,小男孩就小跑起来,脚步却笨拙踉跄。 (3)马路对

11、面,是一个小型的游乐场。男人和男孩走进游乐场,小男孩满脸兴奋。游乐场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男人说话的声音就渐渐高起来。他说:“白雪公主来到森林里” (4)“森林里有狼吗?”小男孩的声音跟着高起来。 (5)“没有狼,”男人回头说,“森林里只住了七个善良的小矮人” (6)他们之间,仍然是两三步的距离。有时小男孩或者男人会被游客们撞到,每撞一次,男人就会停下他的童话和脚步,说:“第七次拥抱。”过一会儿,男孩又被游人撞到,就在后面开心地喊:“现在第八次了。“又一起笑。这样一对行动怪异的父子,真是令人心生好奇。 (7)男人将小男孩抱上蹦床,就走开了,到不远处的椅子上坐下,点一根烟。这时的小男孩,已经兴高采

12、烈地玩了起来。 (8)小男孩试图蹦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可是他没有成功。其实蹦床上的他更显笨拙,晃来晃去,东倒西歪,有时,甚至显出紧张和沮丧的表情。这时男人会冲他喊:“我在这边呢。”男孩就转身冲着男人的方向,再一次咧开嘴笑。 (9)我问男人:“您为什么不过去呢?那样你们说话,不是更方便一些吗?” (10)他对我说:“我不过去,是想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和他不停地说话,是想给他信心,让他知道我并没有走开,让他感觉到我就在不远处注视着他。他需要知道我的位置他是一个盲重。” (11)努力掩饰住自己诧异的表情,我说:“那么,你更应该牵着他的手啊。” (12)“不”男人摇摇头说,“我得让他学会坚强,学会独

13、立。我想要他明白,他其实和每一个孩子都一样,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 (13)男人说,“今天早晨他突然对我说,他好想过一天不是盲童的生活,因为在梦里,他答应过自己的眼睛。”我鼓励他说:“当然,你当然能够做到。”现在,我想,在蹦床上,他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孩子。”(选自北京晚报)14、文章开头描写父子两穿马路时,留下了一个悬念:“奇怪的是男人总是和男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两三步吧,不远,也不近。”这是为下文的哪些情节作铺垫?15、说说文章标题的具体含义。(3分)16、文章极力描写父子间配合默契的行动过程,其用意是什么?(4分)17、“文中父亲关爱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4分)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820题。为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学校为此组织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出现了以下难题,请按要求帮助解决。18请你围绕“阳光体育运动”这个活动主题设计一个选题。(2)19.下面是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