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225026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以这样的标准去审视培训视频中的某节阅读课,你认为,这节快是好课吗?说出你的理由。(答案如下:)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杜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扣新课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文本与学生紧密得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杜老师充分抓住小姑娘的语言作为关键点,采用“自由念读,示范朗读,配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以读代讲,巧妙地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首先杜老师对小姑娘不愿长大的原因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读出文中小姑娘的话“别人的妈妈都能带孩子去动物园,您为什么不能带我去呢?然后,用这样的句式

2、说一说,引导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查找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为阅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突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主体性,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带着启发性的问题“小姑娘开始怎样,后来怎样”再次默读课文,并提出要求用笔画出小姑娘所说的话。特别是在教学“1、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2、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3、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些段落时,通过一次次的反复比较阅读,让孩子结合切身体会,在对比朗读中读出三次的语气变化,对小姑娘想长大的愿望做出不同方面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小姑娘想长大的心愿。并启发孩子用语气和情感来进行表达,表演,充分使学生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与艰

3、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童年时光,健康快乐成长。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本,突出了课文的主旨。 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课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素养。新课标指出,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杜老师的课中,一次次不同方式的读,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我感受到了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感悟、品读着文本,并在一遍遍的交流中掀起了情感的波澜,学起课文入情入境。较好地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外,在生字教学时,杜老师她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重点的字和词。在教学“粥”和“擦”等复杂笔画的字时,采用课件

4、展示笔顺,学生跟着书空的方法,来进行识记。在教学“璃”和“拾”等字时,先采用分开朗读,读二声,再带入到课文中的句子中去实践朗读,读轻声,很好地运用文字理解课文,体现了言语实践课的观念。特别是在教学“果然”一词时,让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理解“果然”在字典中的意思,再理解“果然”在句子中(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就长高了一些,胳膊就长长了一些)的意思就是小姑娘所说,所想与结果相符。紧接着杜老师让孩子们用“果然”一词说一句话,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杜老师的视屏教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中,充分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综上所述,以“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这样的标准来审视杜老师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这节课,我认为,这是一节极好的阅读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