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最后一课收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22205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最后一课收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资料,仅供参考,下载后可编辑小说最后一课收获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他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的整体形象寥寥几笔就使得人物跃然纸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说最后一课收获,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最后一课。 国是一个大家庭,家里温暖的港湾,是冬天里的一杯热茶,是夏天的一口西瓜。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很爱她。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假如家被侵占,或者发生矛盾,都会使我们很心痛。 都德是一名一般的法兰西教师,由于他的国家被侵占,他再也不能给他的学生教法语,上完这最后一

2、堂课,他就要永久离开这里,这是多么悲伤啊。可是,他并没有被伤痛打垮,他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跟自己国家的语言分手,跟自己的祖国分手,这是何等难以忍受的悲哀。看到这一切,我不由的想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一个国家被侵占就象一个孩子失去家庭,无依无靠,失去温温暖安全感。我觉得这篇文章舒发作者对自己祖国的眷恋与热爱,深切的表达爱国之情。一个人不能说自己国家的语言,就象婴儿不能喝奶一样,那是何等痛苦啊。失去国家,失去语言,才知道国家的重要,才知道语言的可贵,可这一切都晚啊。 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联想起都德的最

3、后一课,我知道国家的重要,爱国的紧迫性。我们大家只有团结起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2 细细品味过最后一课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却也无力抵抗的无奈之情。 韩麦尔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读着读着眼泪也在打转。我惊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哭?!我想起了我读过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圆明园,蓦然觉察,中国也遭遇过这样的窘境。 回想起八国联军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种种劣迹,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国联军的心思。我中国软弱必将会被凌辱,“落后就要挨打”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懦弱并不伤大雅,但一个国家,后果将是多么可怕!我们正值年少,假如像弗朗士一样的荒废学业、只顾

4、玩闹,那也必将会有如弗朗士一般的后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之责任全在我少年。阿尔萨斯的悲剧不会再在中国上演,我也盼望我中国少年发奋图强,真正的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我们中国科技不算太兴旺,至今也没有实现我们中国人的登月梦想。而美国呢?科技日益兴旺,处处想占我们中国人的廉价。我们要勇于实验,勤动手,动脑。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出力,让科技日益兴旺。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3 韩麦尔先生还靠着墙壁,目光无神而空洞。小弗朗士恋恋不舍地看着教室,依旧坐在位置上。韩麦尔先生走了过去,叹了口气,轻轻的对他说,“小弗郎士,我可爱的

5、孩子,以后再也见不着你了,但愿你不要忘了我,以及在这里学到的一切。”他的目光有些许期待,拍了拍了小弗郎士的肩,回头走掉,眼中是马上决堤的泪水。小弗郎士慢慢地收拾着书包,一步一步的离开,再见,法语;再见,韩麦尔先生;再见,教室。那些曾经令小弗郎士感到枯燥的法语课本,如今却盼望他们永久陪在身边,一想到以后没有时机上法语课了,他的心就蔓延着痛 小弗郎士抽泣着走出了教室。草地上的普鲁士兵正在练习,现在看来却十分可笑与滑稽,杜鹃的叫声也出奇地变得令人烦躁。不知何时,天阴沉了下来,市民们一个个叹气着从小弗郎士身边走过。小弗郎士有一种不安,他似乎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惋惜与同情。“唉又是一个不能上法语课的孩子。”

6、“是呀,我的孩子以前那么讨厌学习,现在却争着要看法语书。”“唉”原来大人也为这件事感到痛心,小弗郎士有点触景生情,忽然很想哭。他一边踢着石子,一边痛骂普鲁士人。他走的极慢,在不远出看见韩麦尔先生和他的妹妹正在普鲁士兵的督促下坐上离开的车子。“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奔过去,“韩麦尔先生,你要走了吗?真的再也回不来了吗?” “不!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的!”他的眼中透着坚决,那是对国家的信心!“快点,罗嗦什么?”普鲁士兵有开始催了,韩麦尔先生无奈的跟着汽车离去,探出车窗向小弗郎士挥手告辞。小弗郎士心中有悲戚,他越来越厌恶普鲁士,他要报仇,他要保卫祖国!他跑到征兵出,毅然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孩子,你这么

7、小为什么要当兵?”长官有点不可思议。“因为我是法兰西人!”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4 当我认真读完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一课看起来是那么不起眼的几个字,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假如是放假前的最后一堂课,我根本无法听下去,恨不得马上跑出教室,在宽阔的蓝天下大声的喊几声:“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然而,在这篇文章里,最后一课这个字眼,似乎显得如此的沉重,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隐隐的一种悲凉,国语,曾经让我们觉得土气,在我说话中时不时的刻意夹杂几个英语单词,来证明我们更加时尚,可是当我读完了最后一课文章时,想到,假如我们有一天也像小弗郎士一样,丧失了使用国语权利的时候,才陡然间感觉到,原来

8、母语如此的神圣,而且,瞬间变得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试想一下,当我们乐此不疲地去学外语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玩什么更好玩的时,当我们在语文老师的课堂呼呼大睡时,我们能否想到,敌人的铁骑踏遍我们身边每一寸土地,街上的牌匾改成了外国字,旗帜换成了外国旗,号码 的文字也换成了难以拼出的外文,每天必须用外语讲话,一旦听到用国语讲话就会遭致雨点般皮鞭的殴打,关禁闭甚至酷刑,来强迫我们忘记自己的母语。 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已经难以遏制喷涌而出的泪水,小弗朗士直到失去使用母语的权利时才感觉到母语的宝贵,我们生活在一个用很多烈士鲜血换来的繁华盛世,可以用母语随意编织绚丽的辞藻,用国语尽情去创造刚毅和婉约。 我

9、们要懂得去珍惜,不要在经历了最后一课的惨烈现实后,才知道,说国语曾经也是一种奢望! 小说最后一课收获5 最后的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闻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的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的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8月份普鲁士军队深入法国境内,在色当大败法军,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投降并当了俘虏。战后法国和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将法国东北部的亚尔萨斯和格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最后的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要反映了在普鲁土侵略者的残酷统治

10、下,亚尔萨斯省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敌汽同仇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小说中表现这一重大主题时,既没有正面描写普鲁士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也没有写抽丁拉夫,敲骨吸髓的残酷剥削,而是写了陷落区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已经被普鲁士侵略者统治两年的亚尔萨斯省人民接到了柏林的命令,不准在学校里教授法文,一律改教德文。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自述,描写了一个乡村小学接到这项命令后,全体师生和当地群众的强烈反映,深刻地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 小弗朗茨是一个贪玩的顽皮孩子。他法文学习成绩差,怕考问,怕挨老师的训斥,经常逃学。在这天的法文课上,哈墨尔先生心情沉重地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今天,是你们最后一

11、堂法文课。”老师的话给小弗朗茨极大的震动,使他意识到,他们将要同祖国的语言告辞了,现在他们将要丧失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了。于是,他开始变得懂事起来,刚刚还使他头疼、讨厌的法文课,一下子就像老朋友一样舍不得离开。他悔恨自己没有学好法文,并在悔恨中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情。“要是我能从头到尾把这些分词的规则大声地、清清晰楚地、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任何代价我都是肯付的啊!”这是多么巨大的思想飞跃,多么深沉的感情变化呀!是啊,连一个爱逃学的顽童都如此地留恋祖国的语言,都如此地憎恶普鲁士侵略者,那么,热爱祖国、不愿做奴隶的成年人的感情则是不言而喻的了。作者采取这样精巧的艺术构思,比直陈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慨和责备,更具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