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21809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状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一、交通安全形势严峻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0万人口死亡率一直攀升。2001年,我国公安交通部门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54.6万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峰,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社会安定团结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1. 机动化水平不高,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表明,发达国家的交通事

2、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2.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事故量大交通事故发生最多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江苏五个地区,交通事故占事故全部的45.2%,但从死亡人数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位列前五位,占总数的36.5%。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客货运量增大,是这些地区交通事故量大的主要原因。此外,北京、上海为我国特大型城市,发生交通事故量在全国处于前列,因城市交通拥挤,交通冲突点多,因此事故量大,但由于城市交通运行速度相对较低,这两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管理设施的改善,使死亡人数较低。但事故量大,反应了交

3、通冲突量大,违章现象多,潜在事故可能性大。私家车、出租车投放过快过猛导致交通环境恶化是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的增长率远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二、驾驶人违章操作、行为规范差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肇事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2005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4177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92.7%和92.2%.因非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及行人过错导致事故20220起,造成4207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4.5%和4.3%。因超速行驶导致16015人死亡;疲劳驾驶导致2566人死亡;违法超车、会车导致6871人死亡;违法占道行驶导致4488

4、人死亡;超员客车交通事故导致3039人死亡。1.大货车、小客车和摩托车肇事突出2005年大货车肇事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总数的21.8%;小型客车肇事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总数的20.6%。2.低驾龄驾驶人肇事减少,但所占比例较高措施1、建立点线面的道路网络交通安全立体保障体系事故具有密集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同时鉴于道路危险路段的非移动性特点,因此应该开展事故多发点的确认工作,以实现道路路段上的安全点控,提高道路本身的安全性;鉴于道路事故发生的移动性特点,因此应该开展道路路段安全控制,实现线控,以提高道路路段的交通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率;鉴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与交通流量、车辆的混合率有关,因此应该对路网的交通

5、特性实现面控,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使交通真正的实现高效、安全、快捷。2、健全和完善交通法规、章程和条例交通法规是交通参与者和交通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处理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据。为适应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应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各种交通法规、章程和条例。3、加强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标志、标线要认真管理,按规定设置,并固定人员经常维修、保洁、养护,保持标志、符号、文字、图案的清晰,并能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设置诱导性标志,加强道路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使道路去向明显,以便驾驶人能预知前方路况,采取正确而适当的措施;加强日常交通管理4、加强对车辆主被动安全性能的研究在我国,强制佩戴安全带

6、法令虽已经颁布,但执行效果差强人意,还没有变成驾驶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对汽车安全装置的研究,加强安全立法执法力度,从而达到降低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减少事故的发生量,是一条符合我国目前现阶段具体状况的发展道路。对车辆进行被动安全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车身结构抗撞性的研究;碰撞生物力学的研究;乘员约束系统及安全驾驶室内修饰组件的开发研究。5、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性能评价建议对以建、拟建和在建的道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进行交通安全性鉴定,根据道路使用情况、道路设施、交通流量、环境条件等特点,对道路交通安全性能进行鉴定,以发现并解决设计和建设、运营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开展道路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尽快地消灭事故黑点,降低事故黑点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