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21541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二模拟试题及答案【A1型题】1. 下述各类药物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A.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 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C. 引经药D. 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E. 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2. 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A.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B. 剂型更换的变化C. 药量增减的变化D. 药味加减的变化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3. 解表剂不适用于下列何证A. 外感风寒表证B. 外感风热表证C. 疮疡初起D. 麻疹已透E. 水肿初起4. 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 宿食B. 结痰C. 积水D. 蓄血E. 痞块5.

2、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方剂组成要求的是A. 辨证审因,随证立法,依法制方B. 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C. 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D. 君药的数量不宜过多,药量相应较大E. 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6. 小青龙汤中配伍酸敛的芍药和五味子的 主要意义是A. 佐助B. 佐制C. 引经D. 调和E. 以上都不是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 不易变质B. 服用方便C. 吸收缓慢D. 药力持久E. 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8. 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A. 前者偏于解毒 , 后者偏于化痰B. 前者偏于透表,后者偏于宣肺C. 前者偏于化痰,后者偏于解毒D. 前者偏于止咳,后

3、者偏于解表E. 前者偏于宣肺,后者偏于清热9. 有关银翘散煎法,哪项是正确的A. 先煮银花、连翘,再下余药B. 全方十味久煮C. 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可服,勿过煎D. 先煮荆芥、豆豉,再下余药E. 以上都不是10. 败毒散与九味羌活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A. 柴胡 防风 桂枝B. 羌活 川芎 甘草C. 黄芪 茯苓 人参D. 附子 细辛 煨姜E. 枳壳 桔梗 前胡11. 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 扶正祛邪B. 补气生津C. 益气升阳D. 益气安神E. 益气同表12. 下列对大承气汤主治证候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大便不通B. 频转矢气C. 腹痛喜按D. 脘腹痞满E. 日晡潮热13

4、. 大承气汤中用量最大的药是A. 大黄B. 枳实C. 厚朴D. 芒硝E. 片草14. 调胃承气汤的服用方法是A. 分温三服B. 分温二服C. 顿服D. 米汤水下E. 酒下l 5.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白术B. 附予C. 人参D. 芒硝E. 当归16. 麻子仁丸用药,哪项作用与方义不符A. 麻子仁润肠通便B. 大黄通便泄热C. 芍药养阴和里D. 杏仁降气润肠E. 枳实、厚朴行气宽中17. 十枣汤的服用最佳时间是A. 清晨空腹B. 饭前服C. 饭后服D. 睡前服E. 不拘时服18. 小柴胡汤的加减运用,不正确的是A. 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 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理气宽胸B. 渴

5、者,是热伤津液,去人参,加天 花粉以生津止渴C. 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苓,加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D. 胁下痞鞭,是气滞痰郁,去大枣, 加牡十蛎以软坚散结E. 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 宜去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19. 下列哪个方剂中使用了碧玉散A. 清暑益气汤B. 桂苓甘露饮C. 蒿苓清胆汤D. 甘露消毒丹E. 鸡苏散20. 四逆散所治四肢厥逆的病机是A. 血虚寒客经脉B. 肾阳衰微 . 阴寒内盛C. 传经寒邪,深陷于里D. 过汗亡阳E. 以上都不是21. 逍遥散中含有A. 生姜B. 烧生姜C. 十姜D. 炮干姜E. 生姜皮22.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脉虚弦者,

6、治宜选用A. 一贯煎B. 越鞠丸C. 逍遥散D. 四逆散E. 四君子汤23. 痛泻要方中防风的作用,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解表疏风B. 升发脾中清阳C. 配白芍以疏肝D. 合白术以理脾E. 补脾胃非防风为引不能行24. 干姜与生姜同用的方剂是A. 半夏泻心汤B. 生姜泻心汤C. 甘草泻心汤D. 生化汤E. 逍遥散25. 热结旁流,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 燥,脉滑实者,治宜选用A. 济川煎B. 小承气汤C. 大承气汤D. 大黄牡丹汤E. 调胃承气汤26. 清营汤证中舌象应是A. 舌绛起刺B. 舌绛苔干C. 舌绛苔白D. 舌绛苔滑E. 舌绛苔腻27. 凉膈散是在以下哪项基础上加味而成

7、的A. 大承气汤B. 小承气汤C. 调胃承气汤D. 增液承气汤E. 增液汤28. 竹叶石膏汤的药物组成是A. 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竹叶、玄参、麦冬B. 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竹叶、玄参、生地C. 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竹叶、五味、麦冬D. 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竹叶、半夏、玄参E. 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竹叶、半夏、麦冬29. 重用黄连清心火以平肝木,指的是A. 黄连解毒汤B. 左金丸C. 导赤散D. 当归六黄汤E. 龙胆泻肝汤30. 生地、当归在龙胆泻肝汤中的作用主要是A. 清热凉血B. 养阴生津C. 养血活血D. 滋阴养血E. 养血清热31. 玉女煎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A. 阴虚胃热B.

8、脾胃伏火C. 血燥气郁D. 胃有积热E. 肝胃不和32. 玉女煎中牛膝的作用是A. 补肝胃B. 引血热下行C. 利水D. 活血调经E. 引经药33. 用药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方剂是A. 败毒散B. 白头翁汤C. 葛根黄芩黄连汤D. 四神丸E. 芍药汤34. 芍药汤中肉桂属于A. 臣药B. 佐助药C. 佐制药D. 反佐药E. 使药35. 大黄在大黄牡丹汤中的配伍意义是A. 清热泻火,导热下行B. 清泻瘀热,分利二便C. 荡涤肠胃,泄热泻结D. 泻热除湿,通肠逐瘀E. 通肠泄热,以下代清36. 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 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A. 秦艽鳖甲散B. 青

9、蒿鳖甲汤C. 当归六黄汤D. 清营汤E. 清骨散37. 肺热咳嗽,甚则气急欲喘 . 皮肤蒸热, 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象细数者,治 宜选用A. 麻杏甘石汤B. 止嗽散C. 定喘汤D. 泻白散E. 清气化痰丸38. 组方中含生地、熟地的方剂是A. 玉女煎B. 复脉汤C. 左归饮D. 当归六黄汤E. 独活寄生汤39. 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内外,宜选用A. 凉膈散B. 泻白散C. 清胃散D. 大承气汤E. 黄连解毒汤40. 吴茱萸汤的主治症候中不会出现A. 畏寒喜热B. 呕吐涎沫C. 头痛D. 吞酸嘈杂E. 胁肋胀痛41. 吴茱萸汤所治呕吐的病机是A. 中焦虚寒,浊阴上逆B. 胃虚有热,胃气不和C

10、. 肝气犯胃,胃气不降D. 中虚停饮 . 胃气上逆当归的方剂是E.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42. 组成药物中含有栀子、泽泻、黄芩、生地、A. 凉膈散B. 泻白散C. 龙胆泻肝汤D. 芍药汤E. 清胃散43 具有疏风散邪作用的方剂是A. 导赤散B. 玉女煎C. 清胃散D. 黄连解毒汤E. 普济消毒饮44.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A. 芍药B. 桂枝C. 饴糖D. 炙甘草E. 生姜45.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A. 发散风寒B. 温阳散寒C. 温阳化气D. 温通血脉E. 温肺化饮46. 下列哪项不是四逆汤中配伍炙甘草的用意A. 解生附子之毒B. 缓生附子之峻C. 缓干姜之峻D. 调和诸药E. 益气守中47.

11、 症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 欲绝。宜选用A. 大秦艽汤B. 四逆汤C. 阳和汤D. 独活寄生汤E. 当归四逆汤48. 组成中含有肉桂的方剂是A. 四逆汤B. 阳和汤C. 温脾汤D. 理中丸E. 小建中汤49. 大柴胡汤重用生姜,是由于症见A. 往来寒热B. 胸胁苦满C. 郁郁微烦D. 心下痞鞭E. 呕不止50. 大柴胡汤中A. 重用柴胡轻用半夏B. 重用大黄轻用生姜C. 重用黄苓轻用芍药D. 重用半夏轻用柴胡E. 重用生姜轻用大黄51. 防风通圣散的功用是A. 疏风清热,泄热散结B. 辛凉宣肺,宣肺止咳C. 疏风解毒,清热通便D.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E

12、. 和解少阳,内泻结热52.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葛根的煎煮法是A. 先煎B. 后下C. 包煎D. 另煎兑服E. 冲服53. 补中益气汤和参苓白术散两方中均含有的药味是A. 当归、陈皮B. 白术、人参C. 山药、升麻D .茯苓、桔梗E. 黄芪、甘草54. “培土生金”法体现在下列哪方中A. 补中益气汤B. 百合固金汤C. 参苓白术散D. 四君子汤E. 人参蛤蚧散55. 主治气阴不足之证,用药虽仅三味,但 一补养、一清润、一收敛。指的是哪个 方剂的配伍特点A. 玉屏风散B. 生脉散C. 牡蛎散D. 玉液汤E. 增液汤56. 关于四物汤的组成。哪种说法正确A. 四物汤为胶艾汤去阿胶、艾叶而成B. 四

13、物汤为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甘 草而成C. 四物汤为胶艾汤去阿胶、艾叶、生姜而成D. 四物汤为胶艾汤去阿胶、艾叶、大枣而成E. 四物汤为胶艾汤去阿胶、艾叶、人参而成57. 关于四物汤的用量,哪种说法正确A. 白芍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 黄为当归的二倍B. 白芍量宜小,大约为川芎之半,地黄为川芎的二倍C. 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 黄为当归的二倍D. 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 黄与当归等量E. 当归量宜小,大约为白芍之半,地 黄为白芍的二倍58. 归脾汤中运用宁心安神的药物有A. 茯神、郁李仁、远志、龙眼肉B. 茯神、酸枣仁、远志、山萸肉C. 白茯苓、天门冬、远志、龙眼肉D. 白茯

14、苓、酸枣仁、合欢皮、山萸肉E. 茯神、酸枣仁、远志、龙眼肉59. 当归补血汤的主治症候中没有A. 肌热面红B. 四肢厥冷C. 烦渴欲饮D. 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E.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60.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A. 炙甘草B. 生地黄C. 熟地黄D. 人参E. 麦冬61. 炙甘草汤中桂枝的作用是A. 温经散寒B. 温壮下元C. 温阳化气D. 通阳复脉E. 温肺化饮62. 六味地黄丸的主治证,下列哪项不适宜A. 腰膝酸软,盗汗遗精B. 耳鸣耳聋,头目眩晕C. 脑中热痛,头面如醉D. 骨蒸潮热,手足心热E. 虚火牙痛,口燥咽干63. 患者证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小便短 少,腰重脚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 沉迟而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