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21257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对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不同解读及启示 “两个决不会”论断是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一段话的简要概括,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3页)如何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在不同的学者间存在理解的差异,甚至观点的对立。一、当前国内关于“两个决不会”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存在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1)把“两个决不会”看作是和“两个必然”高度统一的理论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

2、主流看法。认为“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两个决不会”是服从于这个根本结论的一个论断。如果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不能成立,整个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没有意义。因此,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者是统一的。必须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联系起来思考,才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两个决不会”论断的理论实质。(2)生产关系的消灭和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为基础的。这是单纯从生产力或经济角度理解“两

3、个决不会”的理论观点。有学者认为“两个决不会”的论断说明,一种生产关系的消灭和另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都是以生产力的发达程度为基础的。一种生产关系,当它还能容纳一定生产力从而还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时,它是决不会灭亡的,即使人为地把它“消灭”了,它也还会以各种形式顽强地“复活”;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没有具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前,是建立不起来的,即使在某种情况下人为地把它强行建立起来,也是不巩固的,难以持久存在的。如果政治上强制地维护这种生产关系,必然会造成生产力的停滞、倒退和破坏,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但也有学者认为假若单从经济

4、增长与否或生产力提高来理解“两个决不会”,就陷入了“经济决定论”的误区。经济决定论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起着唯一的决定性作用,而其它因素都是消极的、被动的,从而否定了其它因素的作用。”这种理解,与马克思恩格斯看待社会形态更替的方式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经济仍旧不断上升发展的状况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将永存;社会主义形态是扬弃了资本主义形态后更高的社会形态。(3)认为“两个决不会”论断是对“两个必然”的取代和修正。这种观点是把对“两个决不会”的理解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的,认为“两个决不会”论断是对“两个必然”的取代和修正。这种观点认为,一种社会形态,只要经济还能够发展,就不会灭亡,也

5、不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他们认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搞早了,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为地搞出来的,因而注定早晚要垮台的,甚至把这一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种种困难的“原罪”。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苏联的演变就是一个证明,要求“补资本主义的课”。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落后国家可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并不违背“两个决不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新路。在迂回过渡的背后起作用的正是“两个决不会”。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落后国家,必须按照“两个决不会”的要求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有学者进一步分析指出“两个决不会”的实质是指生

6、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是不是增长来解读;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场社会革命,具有社会革命性质的生产力只是革命的基本物质条件,此外还需要有革命的形势和成熟的革命政党;苏东剧变是执政的共产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曲折,而不能证明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还不成熟。(4)认为“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始指南。有学者认为把马克思“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与我国的所有制改革相联系,认为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始指南,是我们走出传统社会主义误区、深化所有制改革、反对“制度崇拜论”的理性向导。

7、这种观点认为把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比重的高低看作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事情,甚至看作是决定共产党政权合法地位的事情,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认识,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其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不应当把公有制、国有制比重的高低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相反的是,也有学者提出“两个决不会”讲的是“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不是经济成分的安排问题;引用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来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离开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规定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泛化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其实也就丧失了共产

8、党的执政的合法根据、改变了政权的性质。离开了公有制为主体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差别。二、对“两个决不会”论断的不同解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理论启示第一、对于“两个决不会”论断的理解上存在的上述理论冲突,关键就在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是采取科学、全面、辩证、历史的态度去解读;还是仅仅截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只言片语,并把它上升到教条的地步,片面、孤立、割断历史联系的来分析和评价一百多年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这是在解读经典著作方面马克思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二、正确全面的理解“两个决不会”论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必然性,使得我们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当代化;能够用全面创新的改革精神克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挫折以及改革困惑,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