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21019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36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行政法必背要点 36 条时间: 2018-07-19 18:50行政法必背要点 36 条,内容是 360 导学师出的,性价比很高,文末有电子版下载哦1、【合法行政】 属于形式法治(不越权)的要求。属于依法行政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是合法行政原则的延伸。是行政活动区别 于民事活动的主要标志。其主要内容有:法律优先(行政活动不得违背现有法律);法律保留(行政活动应当依照法律的授权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权益的决定)。口诀:有法必依法、无法不损益2、【程序正当】行政公开(保障知情权,分为不予公开: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

2、听取公众意见、陈述申辩、其他参与);公务回避(任职回避与执法回避):适用程序合法(依法听证、依法催告、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等) 。程序违法既违反合法行政原则,也违反程序正当原则。口诀:开与避合3、【权责统一、高效便民】权责统一:行政效能(赋予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行政责任(行使行政权须依法接受监督,行政违法或不当应承担法律责任,即纠错问责) 。口诀:金箍棒、紧箍咒高效便民:行政效率(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便利当事人(简化行政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口诀:积极高效率,简化优服务4、【合理行政】( 1)公平公正(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相同的行为给予相同的处理);( 2)符合法律目的(考虑相关因

3、素);( 3)符合比例(行政手段裁量适当、必要、均衡)。适当:手段须有助于目的达成;必要:在有多种手段可供选择时,应选择侵害相对人权益最小的手段; 均衡: 即划算, 行政手段对相对人权益的侵害不得超过行政目的之价值。 口诀:合理比相公,公平公正待,考虑要相关,手段势必均5 、 【诚实信用】行政信息真实(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行政信息);保护信赖利益(行政行为不得随意更改 禁止反复无常, 基于公共利益依法定程序更改 变更、废止、撤回 需要对相对人的损失进行补偿;主要适用于受益性行为,行政许 可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口诀:不撒谎、不变卦6、【具有规章制定权的中央行政机关】( 1)组成部门,承担基本

4、职能。( 2)直属机构,主管专项业务,具有独立管理职能(3)直属事业单位:气象局、证券监管会、银行保险监管会(被授权制定规章) 。7、【垂直领导的国家机关、派出机关】 中央垂直:人民银行、海关、外汇。省以下垂直:税务。派出机关:(1)地区行政公署:设立机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机关国务院,相当于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2)区公所:设立机关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设 立( 3)街道办事处:设立机关市辖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机关上一级人民政府,相当于乡镇人民政府8、【公务员公职的取得】(1)考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报考

5、条件:中国国籍、年满18岁和其他条件;犯罪判处刑罚或开除公职不予录用;试用期1年(法定),期满不合格取消录用;中央、省级公务 员主管部门组织招考, 必要时省级部门可授权市级部门组织招考; 体检标准由中央公务员部门会同卫生部门规定, 特殊职位经省级公务员部门批准可简化程序或采取其他测评办法;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 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须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2)选任:宪法、组织法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领导职务(3)委任:一般的公务员职务(4) 聘任:经省级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辅助性职位(保密岗位排除); 15 年聘任合同, 16 月试用期。可以

6、直接选聘或按公务员考试程序公开招聘;签订合同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可协议工资,按照 公务员法和聘用合同管理。(5)机关外兼职:工作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不得领取兼职报酬、不得在盈利性组织中兼职。9、【处分的种类及后果】一、种类:(1)警告(6月);记过(12月);记大过(18月);降级(24月);撤职(24月);开除(判刑必须开除) 。 ( 2)除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决定外,一般规范性文件禁止设立或补充规定处分事项。二、后果( 1)处分期不得晋升职务级别,不得涨工资(除警告、开除外);(2)撤职应降低级别,退休只减待遇;( 3)书面决定、书面送达,处分自决定之日起生效,申诉、复核期间

7、不停止执行。10 、 【公务员的交流】 轮换岗位、调动工作,不含兼职、聘用、培训。 (属于公务员的权利,非义务)(1)调任: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2)转任:机关内部的不同职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务平级变动。(3)挂职锻炼: 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 (上下)、其他地区机关 (近远) 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职务 (里外), 不改变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11 、 【公务员的权利救济】(1) 一般公务员的复核申诉:先复核再申诉。知道处理30日内向原机关申请复核,接到复核决定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诉。 直接申诉。 知道处

8、理后 30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申诉。 对监察机关的处分不服,向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对复审决定不服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先原级复审后上级复核)决定期限。原机关接到复核申请书3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受理申诉的60日内决定,延长不超过30天;申诉复核期间不停止处分的执行。再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申诉决定可向其上级再申诉。处分错误的申诉 机关处理或责令原机关处理(变更、重做) 。(2) 聘任制公务员: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60日内可申请人事仲裁(前置)7 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12、【授权行政法规的制定】( 1)范围:税收(税种、税率、征管) 、征收私产等法律保留事项可以授权国务

9、院先制定行政法规,但司法制度、 犯罪刑罚、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和强制除外(不得授权)。( 2)立法义务: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权力;权力不得转授;立法须报授权规定机关备案(常委会)。( 3)终止:授权不得超过 5 年,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授权期满 6 个月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 施情况, 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 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 由全国人大会及其常委会决定。( 4)名称:一般称“某某暂行条例” ,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出现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13、【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1行政确认:行政机关7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法律事实7确定

10、、认可、证明。分为:具体行政行为(确 认法律关系:不动产权属登记、婚姻登记、车辆登记、专利商标权确认、工伤鉴定)和行政事实行为(确认事实: 交通事故认定书、预售合同备案)两类。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具体行政 行为。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1)申请目的:在行政确认,申请人的目的是确定法律地位,以获得法定效果;而在行政许可,申请人的目的是 从事特定活动。(2)法律后果:相对人不申请行政确认的,不直接适用制裁;未被行政许可而从事的行为将发生违法后果,当事 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14、【政府信息公开范围】(1)依申请公开:公民、法人或

11、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 方各级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部门申请获取其制作或保存相关政府信息。 申请人无需与申请公开的信息有利害关 系,但行政机关有权要求申请人说明用途。收集信息由保存机关公开,制作的信息由制作机关公开,法律法规有 特别规定的除外。(2)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 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15、【重点公开】(1)县市: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补偿、补 助费用的发放、

12、使用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分配情况。(2)乡级:贯彻国家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乡(镇)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审核情况;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乡(镇) 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发放情况;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 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16、【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 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

13、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不作为、 公开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但下列案件法院不予立案:要求提供政府公报、白皮书、报纸、杂志、书 籍等公开出版物行政机关拒绝的;要求为其制作政府信息或要求向其他组织或个人搜集信息,行政机关予以拒绝 的;要求对政府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加工,行政机关予以拒绝的。17、【行政处罚的设定与规定】 设定权:( 1 )法律所有处罚;(2)行政法规限制人身自由除外:(3)地方性法规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除外;( 4)部门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一定数量罚款(国务院规定上限);( 5)地方规章尚未制定法律

14、、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一定数量罚款(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上限);规定权:上位法未设处罚,法规均可设定权限种类的处罚;处罚设定权对规章相对保留:尚未制定上位法,规 章才可以补充设定两种类的处罚;上位法有设定的下位法不得再设定,但下位法(无层级限制)可以在上位法设 定的范围(种类、幅度)内作具体规定,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18、【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况】适用简易程序处 20元以下罚款(治安处罚为处 50元以下罚款且被处罚人无异议);适用简易程序不当场收缴 事后难以执行的可当场收缴,但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之日起2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在 2日内交至指定银行;在边远、水上或交通不便地区,当事

15、人向银行缴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可当场收缴,在水上、列 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自抵岸(到站)起 2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在2日内交至指定银行;不开具省级财政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19、 【行政许可设定的范围(六设四不设)】(1)可以设定许可:一般许可:涉及安全事项;特许: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配置或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 认可:特定职业行业资格、资质;核准:检验、检测、检疫;登记: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设立;法律、行政法 规设立的其他许可。(2)可以不设定许可:市场能够自由调节的;行政主体能够事后监督的;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 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 3 设定后停止实施:省级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许可,认为符合可以不设定许可的标准的,报国 务院批准后可在本区域内停止实施。20、【处罚、许可和强制设定对比记忆】( 1)法律:行政处罚,可以设(对规章相对保留);行政许可,可以设(对法规、规章相对保留) ;强制措施,可以设(对法规相对保留,对规章绝对保留) ;强制执行,只能法律设定(绝对保留) 。( 2)行政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