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207769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5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DOC 31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B502综采工作面安装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概 况一、位置及邻近关系B502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井田东翼+600水平B5煤层,西起回风斜井井筒,东至井田边界保安煤柱边界,上部有B5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待开采煤层,B502工作面切眼上口标高648(),下口标高600()。本工作面地表位于无人烟的山坡地带,地面无建筑物及其它设施。二、地质情况1、 顶底板情况 B502综采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较稳定,平均厚度4.5m、硬度系数f=2-3。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特征基本顶粉砂岩13.5m,灰白色,致密、粘土质为主、块状、钙质胶结,半坚硬。直接顶泥岩1.5m灰褐、中等、粘土质为主泥质胶

2、结 。伪 顶粉砂岩0.61m岩性为灰黑色,致密,粉质粘土为主,钙质胶结,半坚硬.直接底粉砂岩4.9 m灰黑色、块状、致密、钙质胶结,半坚硬。基本底粉砂岩3.04 m灰黑色、166.2-166.63为碳质泥、致密、块状钙质胶结,性脆半坚硬。二、地质构造水文情况 1、切眼在掘进过程中无揭露断层及其它地质构造。2、工作面主要充水水源为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砂岩裂隙水。3、上方采空区内可能存有少量集水,采空区长期自然疏放,对工作面正常安装影响不大;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35m3/h。三、 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7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7m3/min,相对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08m3/t,绝对二

3、氧化碳涌出量0.43 m3/ min,为瓦斯矿井。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一般为2-6个月属易自燃煤层。B5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45.7% 。四、巷道布置及支护1、巷道布置(1)上顺槽沿B5煤层648水平底板布置;下顺槽沿B5煤层600水平底板布置。(2)切眼位置:在B502综采工作面下顺槽口以里1200米开切眼,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方向: 205(方位角),工作面斜长130m,工作面倾角2630(附巷道布置图)。2、 巷道规格表名称规格/m2长度/m支护形式运输顺槽9.81224 锚网索联合支护轨道顺槽9.81254锚网索联合支护开切巷16.9130锚网索、单体柱联合支护第二节 施工中存在危

4、险源及有害因素(一)、运输中存在的风险1、绞车固定不牢固,拉翻绞车伤人。2、绞车绳受力突然增大,绳弹起伤人。3、斜坡运输跑罐伤人。4、绞车绳拉断或绳头与罐联接不牢,绳受力时弹回伤人。5、司机误操作绞车伤人。6、车辆掉道后上道过程中挤伤人员。7、斜坡中车辆掉道,上道后发生跑罐现象。 8、放飞车撞伤人员。9、人工推罐时挤伤人员。(二)、装卸、起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1、作业地点顶板掉砟、煤壁片帮伤人。2、起吊梁脱落砸伤人员。3、装卸过程中起吊设备脱落伤人。4、起吊过程中挤、碰伤人员。5、导链与起吊梁联接不牢,起吊过程中掉落伤人。6、人工抬、运、码放设备、物料时被挤伤、碰伤。7、组装设备时,接触面

5、光滑部件向下窜动伤人。8、安装采煤机时,采煤机自行向下移动造成安装人员和其他人员被挤伤、碰伤。(三)、 支架安装存在的风险1、支架在工作面上端头转弯时,支架挤伤人员。2、轨道铺设质量不合格,运输过程中车盘掉道。3、绞车绳拉断或绳头与车盘联接不牢,车盘放飞撞伤人员。4、支架下车盘时翻倒或猛的向前窜撞伤、挤伤人员。5、人员进出工作面跨越钢丝绳被绳拌倒摔伤。6、就位过程中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调架时点柱滑脱、支架倾倒伤人。以上危险源及有害因素,均在本安全技术措施中采取相应措施。第三节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切眼内坡度平缓,无大的起伏;活煤闲杂物品一律清理出去。 2、切眼支护及外部运输线

6、路支护完好,如出现锚杆、锚索脱落,必须及时整改好。3、各运输绞车完好、安设合理、牢固、信号齐全可靠。4、切眼上端头,安设两部20T绞车 ,下端头安设30T绞车一部,648轨道巷安设无极绳绞车(见图示)。5、提前扩好安装机组位置,使用木板梁配单体柱支护,棚距0.8米,规格: 8m2.6m0.8m。6、支架及设备运输安装前,矿组织技术科、安监科、调度室等单位统一对运输线路、切眼进行详细验收,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运输安装工作。第四节 切眼支架及相关设备安装一、安装项目及安装顺序1、上顺槽设备的安装 无极绳绞车1部、20T稳车3部、30T稳车3部、14T稳车1部。2、安装后刮板机一部。3、安装

7、液压支架87架(其中过渡支架6架,中间支架81架)。4、安装前刮板机一部。5、安设采煤机一部。 6、下顺槽安装40T刮板运输机2部,皮带机3部。7、工作面上下顺槽进行超前支护。8、各种管线、喷雾、信号、照明系统。9、铺设电缆、水管;安装集控设备。10、撤除切眼上、下端的拉架绞车及其它多余的设备。11、联合试运转。第五节 安装方法技术要求一、绞车的安装技术要求 1、在巷道内选择合适的位置适当的变坡度点;绞车突出位置距轨道0.7米以上;避免在拉运设备时影响设备的通过,操作人员有躲身洞或防护设施。2、安装位置应顶板支护完好,无淋水。3、绞车安装必须采用地锚与打支柱的形式,使绞车生根牢固。4、安装时,

8、对绞车出绳提升线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定位固定。5、固定时,要求所有地栓齐全,支柱有效,无松动现象。二、切眼支架安装方法技术标准 1、液压支架安装顺序:由机头向机尾方向安装,第一架距下端头1米;上、下端头各安设3部过渡支架,中部安设81架中间支架。2、支架下车盘:支架运达上巷预定位置后,让平板车轮掉道,卸去固定支架装置(先卸前端固定支架装置,后卸后端固定装置),利用切眼上端20T绞车下拉支架,利用648巷道尾部14T绞车固定平车盘,单体柱辅助把支架从平板车卸到底板上;平板车上道,利用648巷道尾部14T绞车和无极绳绞车将平板车运走。3、因B502切眼山势较大,切眼内不

9、铺设轨道,利用支架自重及切眼上下端头稳车下放支架;切眼下端30T稳车向下牵引支架, 切眼端尾20绞车下放支架。4、支架就位范围内的支柱、顶梁去掉,如果顶板压力较大或顶板破碎必须先使好临时支护,再去支柱、顶梁,支架过后及时支护。 5、就位方法:将支架升起接顶有力,用切眼端尾绞车拉住支架前端,端头绞车拉住支架尾端;人工用单体柱、支架自身伸缩、绞车互相配合,调整支架就位。6、机头侧过渡支架要安装在已预先确定好的位置,若压力大时必须增补点柱加固临时支护(单体柱配圆木或型梁)。7、支架就位后,支架升起接顶,达初撑力,前梁伸出顶紧前煤墙,尾梁升起伸出后插板顶紧后煤墙。8、第一架就位后,其它架依此进行安装直

10、至切眼端尾。9、支架要求:就位后安好的支架及时升紧,打开侧护板,操作手把打至零位。 10、支架前推、后拉千斤顶与前、后溜子要及时连接。11、支架安装技术标准要求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中心距1.25m偏差不超过100mm。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 俯角7。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茬(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 mm)。支架不漏液、不串液、不卸载,管路不跑液。各操纵手柄灵活可靠,U型肖齐全,不能用铁丝代替。管路绑整齐,架箱行人畅通。(8)完善支架管路、各种密封件等,确保支架支护有效、可靠。三、切眼前溜、后溜安装方法技术标准1、

11、切眼前、后刮板机要求根据现场位置安装,铺设83节中部溜槽,运输机铺设长度130m。2、刮板机对接前,先铺好底链,接头处用连接环接牢,保证上、下链不打扭,整个溜子安装平、直、稳。3、刮板间距:每米一个刮板,即每隔11环安一块; 刮板机的溜槽每隔9节槽子安装一节带观察孔的溜槽,便于查看链条的运转情况,并将带观察孔的溜槽安装位置记录备案。4、其配套的挡煤板、铲煤板、连接板等零件一律要上齐,且牢固可靠。5、在安装前部溜槽时,必须将采煤机行走齿轨和电缆槽等附件同时进行安装。6、最后进行链条铺设,铺设链条时,先将上好刮板的双链,人工将链条上到溜子上槽,利用工作面拉架绞车下放至机头处,并与前期预穿的光链条连

12、接。7、点动电机将光链条倒出,光链条带动双链条进入溜子底槽,双链条从机尾倒出后,将刮板安设齐全 。8、准备好短链条,将刹车间隙调好,安好紧链装置,点动电机进行紧链工作,调试好前、后刮板机。9、工作面前运输机安装时,机尾不能过长,以和上巷下帮煤壁对齐为宜,以利于支架设备进入工作面。10、后部运输机机头与运输顺槽溜子及前部溜子搭接合理,位置适当。四、采煤机安装方法技术标准1、支架、前刮板机安装完毕后,将前溜拉回紧靠支架,进行采煤机的安装,采煤机安装在工作面上端头。2、安装时利用5T导链、单体柱、 等配合将采煤机各部分依按下列次序进行安装:下截割部下行走步部控制箱上行走部上截割部前、后滚筒完善采煤机

13、的各种外接管路。3、采煤机控制电缆,机组冷却水管置于挡煤板上部电缆槽内,随机部分用电缆夹板固定,前后溜电机控制电缆置于电缆槽内,在端头处分别分叉进入前后溜电机。4、安装采煤机必须确保(1)滚筒旋转正常,截齿齐全,冷却水及喷雾系统符合要求,喷嘴齐全、固定牢固(2)各零部件完整、螺栓齐全、牢固;各接合面密封严密无漏油,泵箱内油质、油量符合规定。(3)机组电缆夹板齐全、完好,电缆长度符合要求;各种电气控制、保护安装完好。五、泵站及移动变电站 1、泵站及移动变电站安装外切眼,距里切眼约350m处。2、要求设备排列整齐,间距合理,安放平稳,管线、电缆沿巷帮吊挂平直。3、开关上架,电缆、液压管吊在距底板0

14、.6m以上。六、 皮带机安装技术要求 1、安装顺序为:皮带机头架子、H架子、三节托辊、直托辊、皮带机尾、铺皮带,最后安装皮带机头部分,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安装。2、安装皮带机架子时,要求皮带机运输中心线向巷道中心线下帮偏移0.3m,皮带机架子必须铺平铺直 。3、 H架子每3m一组,三节托辊每1.5m一组,直托辊每3m一组, 禁止使用损坏的设备及配件。4、 皮带机尾时,距切眼下口120米 ,现场必须量准确,防止出现返工影响安装进度。5、皮带接头处严格按要求钉扣,严禁出现歪斜扭曲现象。6、所有皮带机安装完毕后,必须全面仔细检查, 缺少零部件及时补齐。7、在皮带机试运转前必须全面对油量、油

15、质进行检查,在确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方可试运转。8、试运转时边运转边调试,整个调试好后方可正常运输。9、以上安装、拆卸、调试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七、40 T刮板机安装技术要求 1、 40 T刮板机,安装时从机头向机尾安装, 机头压在皮带机机尾轨道上,机头与皮带机机尾的搭接合理。2、机头下部必须采用木垛支设,要求木垛牢固可靠与底板接实 。3、机头、中部槽、机尾在一条直线上,机头架、机尾与过渡槽连接紧密,上下左右错差不大于3mm,刮板机安设达到平、直、顺。4、安装中部槽同时铺设好底链,最后铺设顶链条,安好紧链装置,进行紧链工作。5、刮板机各部件必须完好,必须使用新的刮板和链子;严禁使用变形的溜槽、刮板和磨损过度的链子。 八、设备串车及附件的安装1、先将2节自制电缆车(电缆装在平板车上)一次性下放;开关串车进行分次下放;集控室(一节车)进行下放;工具箱车一台,进行下放。2、电缆的布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