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20712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科研的特点、地位和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的特点(一)学科齐全,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课题和跨学科研究。根据统计,现在高等学校的学科门类已经达到 1000 多个,使得高等学校具 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 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同时也为重大的综合 性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二)人才集中、设备较全,机构灵活。200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97.45 万人,比上年增加10.19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16.83 万人,比上年增加9.23 万人。生师比为17.28 :1 。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13.63 万人 ,比上年减少0.3

2、7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02 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在以上这群庞大的队伍中,很多人在学术上都颇有建树,国家将全国重点 学科点和大部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都设置在高等学校,以充分利用好人才,增 强国家的科研能力,其设备既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科研。对于进行跨学科或综 合性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比较容易,研究 任务结束后,或回原单位,或作为新专业的基础,比较灵活。三)研究主体是教师、学生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是 “输出知识 ”,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的大学生的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 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

3、1 长点。同时,高校的学生也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之重要力量。据美国 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 ,美国有 43万多名研究生。其中 ,约25%的从事理科研究 , 包括物理、数学、化学、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 ;15.3%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 ,包括生物科学和农业学 ;32%的从事社会 行为 科学研究 ,包括心理学等 ;27%左右的从事工程研究。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 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高校获奖数 分别占全国的 1/2、2/3、1/4 以上,而且总趋势呈现逐步增长势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一)在科研系统中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一般由三个

4、部门组成:高等院校、国家研究机构、私立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 的优势,因而积聚着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它不 仅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直接影响着科研与开发的质量,对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起着保证和平衡的作用,在各国的科学研究事业中 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来看,欧美一些国家许多重要的学术中心、国家 实验室都建立在著名的大学内,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和一些著名的 大学分不开。科技发展史表明,在有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大多数是大学的 教授。如经典力学创始人牛顿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是哈 佛大学教授,数2 学家、哲学家罗素

5、是哈佛大学教授,居里夫妇是巴黎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 100多年的时间内培养了 40 多位诺贝 尔奖获得者。美国大学的科研在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军事科学研究和发展 地区科研中心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哈佛大学作为 “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熔炉 ” 拥有 40 多个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麻省理工学院还在二战后首先进行了跨 学科的研究,以后欧美各国高等学校广泛开展了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相互交流, 并进而出现了大量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取得了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我国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统计,目前高校 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达31.5 万人,占全国的8.2%;建有国家重点实

6、验室 103 个,占全国总数近 2/3;承担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 2/3 以上,承担国家 “863、”“973计”划项目的 2/5 左右;全国有 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高等学校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 重大贡献。高校科研人员发表的科技论文,被 SCI和EI收录的,均占全国的 70%左右。江苏高校获 2011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39项位居全国各省(市)高校第二近年来,全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高校 学科、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主动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 力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 产学研合

7、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日前,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全国共评审出国家科学技 术奖 296项,其中高校主持 154项(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50项),占52.0%。江苏高校累计获奖 39 项(全省 54项),获奖数居全国各省(市)高校第二。 其中,高校主持 19 项(一等奖 1项,二等奖 18 项),占全国高校 (主持)获奖总3 数的12.3%,占全省主持(全省主持 23 项)获奖总数的82.6%。与去年相比,我省高校获奖总数增加39.3%,主持项目增加72.7%。全国高校主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 项,其中江苏高校 1 项,占25.0%

8、;二等奖 150 项,其中江苏高校 18项,占12.0%。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国家自然科学奖 36 项,江苏高校主持 1 项,占全国高校4. 3%;国家技术发明奖 41项,江苏高校主持 5 项,占全国高校17.9%;国家科技进步奖 219项,江苏高校主持 13 项,占全国高校12.6%。从全国高校比较来看,北京高校主持获奖 28 项(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7 项),江苏高校主持获奖 19项(一等奖 1项、二等奖 18 项),上海高校主持 获奖 14项(一等奖 0项、二等奖 14 项),湖北高校主持获奖 13项,湖南高校 主持获奖 9 项,广东高校主持获奖 5 项。江苏高校主持的 19 项

9、国家科学技术奖 项由 11 所高校获得,其中,部属高校获 14项,占73.7%。东南大学 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全国共 2 项),南京大学 3 项、河海大学 3 项、中国矿业大学 2 项、南京农业大学 2 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 项;省属高校获 5 项,占26.3%,苏州大学 1项、扬州大学 1项、南京工业大学 1 项、南京林业大 学 1 项、南京中医药大学 1 项。(二)在促进国家利益方面的作用美国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关于高等教育政治论的观点指出,大学中的科学 研究,不仅出于闲逸与好奇,而且还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帮助人们解决 当今社会中的复杂问题。德国柏林大学诞生之际,就

10、被赋予了振兴民族,挽回 普鲁士军事、政治失败的历史重任。普鲁士国王有句名言:国家在物质上所失去的,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偿。”德国政府重视加强高等学校的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手段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 化。自此,大学在德国一再被看作民族力量的体现、国家强盛的支柱。美、日、法、英等国在战后一段时间内,都曾把发展高教事业视为关系到 国家安危和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为高教事业不仅为国家培4养杰出的人才,还以科研成果提高国家地位。二战之中,美国政府已经体 会到大学科研对加强美国军事力量所作的贡献,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 学实验室研制成功北极星”潜艇和远程轰炸机导航仪,以众多科学家共同研制

11、成功的原子弹,在二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止到2007年,中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也为国家利益与发展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特别是已建成的五十四个国家科技园区,其每年的总营业额已从几个 亿、十几个亿发展到2007年的四万亿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三)在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创造性人才既需要进行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 育教学方法和模式。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科研项目选取的总是有一定价值的项 目,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知识 进行重组整合以形成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要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和研究资料、运用各种思维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 想、研究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这样不 仅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新知识。对于高等学校的主 体:教师和学生来说,进行科学研究不但能促进教师的可持续能力的发展,也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形成创造性能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