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206040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及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抢险案例与现场处置方案(讨论稿)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以槽车道路运输方式发展迅速,成为管道天然气供气的一种有效补充供气方式,扩大了供气围。但是道路交通事故率普遍较高,加之液化天然气又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液化天然气槽车运输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回顾了三起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案例,最后介绍了面对LNG槽车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第一部分 LNG槽车交通运输事故案例一、公司“3.25”LNG槽车事故抢险案例2015年3月25日11时,一辆LNG运输车(车牌号鲁YM320挂)驶经省市太阳高速(S45)盂县南高速出口匝道附近时,发生一起车辆侧翻交通事故,槽车储

2、罐装有约23.3吨液化天然气。盂县消防支队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我公司在接到市政府指示后,立即安排部署应急抢险事宜:通知消防部门对事故现场警戒,疏散现场人员、禁止车辆通行、现场严禁烟火,待现场勘察后再行处置;立即通知LNG分公司员工紧急集合待命;立即组织当班员工对加液车进行倒液,留出空车以备倒液;立即组织对抢险物资包与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包括防冻服、防冻手套、三防鞋、防护面罩、检漏仪、防爆对讲机、阻火帽、发电机与空气呼吸器等;先组织两名抢险人员携带抢险装备赶赴现场,加液车清空后再赴现场备用。 到达现场后,抢险人员先穿戴好抢险装备,携带检漏仪由远与近对事故现场周边进行检

3、测,发现无燃气泄漏。然后对事故车进行勘查,发现槽车储罐前部明显受损变形、后部仓门部分变形,无法打开,经检测槽车后仓与车辆自带LNG钢瓶无天然气泄漏。在关闭LNG钢瓶阀门后,建议消防队用防爆工具打开后仓门,并对车辆电瓶与线路进行拆除。 后仓门打开后,抢险人员再次对事故车进行勘查,发现槽车管路轻微变形但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未受损,但储罐压力高出正常压力围。初步判定储罐受损变形,真空度逐步失效。 在现场情况可控的情况下,抢险人员建议路政部门立即调集铲车打通至事故车的通道,调集吊车至事故现场待命,并通知事故单位立即调一台空罐车到现场备用。之后抢险人员立即将现场情况报告现场抢险指挥部,并制定分批次导罐

4、作业的抢险方案供指挥部决策参考。得到指挥部同意后,我公司抢险人员于16:00左右开始进行分批次倒罐作业,消防人员准备泡沫车做好抢险准备。 在作业过程中储罐压力1小时从0.15MPa上升至0.3MPa。为防止倒液过程中发生超压放散情况(侧翻后放散管口插入地下),我公司配合消防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将放散管口清出后用消防水带连接,另一头导出到匝道的另一侧空旷地带。由于事故车辆处于侧翻状态,储罐增压气动阀损坏无法打开。气相管路导液条件不足,液相管路位置偏高等因素限制。第一批倒出4吨LNG后,剩余LNG无法倒出。 此时,储罐压力为0.2MPa,但在倒液停止后立即呈现上升趋势。为保证罐体压力不超压,抢险人员

5、决定打开放散阀泄压,但效果并不明显,且消防水带也无法满足排放要求。此时夜幕降临,救援难度增大,为保障安全,我公司向现场指挥部建议在现场设立排空区域,在周边300米实施严密警戒的情况下,我公司负责用低温软管将储罐LNG引入排空区进行排空作业并实时监控储罐压力、燃气浓度与风向。排空作业从25日17时20分至26日早6时。储罐压力下降至0.01MPa。华润燃气负责排空作业,监控储罐压力(间隔十分钟),监测浓度、风向,随时报告现场指挥部。盂县环保局负责检测排空区域周边大气情况。盂县消防支队负责排空区域周边警戒。太阳高速公路交警、路政处负责排空区域周边道路封锁、警戒。26日早6时现场停止排空作业,抢险人

6、员关闭事故罐体阀门,加装盲板,检测无天然气泄漏后,现场指挥部通知起重设备进入现场开始作业,先将事故车自带LNG气瓶吊至排空区排空,然后将车头吊走,最后对罐体进行吊正作业,以便为第二批次倒液做准备。上午10时事故罐体被吊正,储罐压力升至0.1MPa。在按照计划进行第二批次导罐作业时,由于罐体真空失效导致罐残留LNG液温升至-90处于气液混合状态,设备无法工作。在请示指挥部后,指挥部决定调整计划,再次对储罐残留气体引入排空区排空。作业时间从26日11时30分持续至13点50分罐体残余气体基本排空。抢险人员对阀门、管口进行封闭,并检测罐体无泄漏后,整个抢险作业完毕。二、公司“1.18”LNG罐车追尾

7、泄漏事故抢险案例2013年1月18日6点,位于同安高速公路收费站往方向出口处发生一起LNG罐车追尾事故,事故肇事车辆单位为远泰能源,事故造成LNG罐车驾驶员、押运员受伤,罐车拖头损毁,车用LNG燃料管路泄漏,车辆LNG罐体前方轻微变形,未发生泄漏。事故发生后,消防大队、公安交警、市政园林局、安监局等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事故抢险。因此次事故涉与LNG泄漏应急处理,必须由相关专业技术单位、人员进行处理。作为市燃气经营单位,该事故虽不属于我司事故,但事故发生后,我司知悉相关情况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给予技术支持。管网抢修人员在接到110报警后,了解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赶赴现场

8、配合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赶赴事故现场,要求技术人员全力配合事故抢险。与此同时,公司对外积极联系外协单位琪顺公司参与LNG罐车现场泄漏处置。事故现场发现肇事事故罐车车头撞在了货车托架上,车头损毁严重,LNG燃料管路轻微泄漏,消防人员对泄漏气体进行喷水冷却稀释,管网抢修人员不定时对天然气泄漏情况进行浓度检测。经过现场有关人员沟通、协商后,最终制定了可行的处置方案。首先对罐车LNG燃料罐液化天然气进行排空放散;待燃料罐气体全部放散完毕,气体浓度检测确认安全;再用吊车将损毁拖头与LNG罐体脱离;最后利用琪顺公司撬车拖头将肇事事故车辆罐体牵引至安全地带。经过将近6个小时紧急施救,事故

9、得到有效处理,现场清理完毕,高速公路恢复通畅。据了解,本次事故原因可能是因为LNG罐车前方货车刹车系统突发故障导致轮胎抱死停靠在路边,紧跟在其后的LNG罐车因两车之间距离太近,车上人员反应不与,虽已进行刹车(地面留下刹车痕迹约9米),但为时已晚。具体事故原因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确认当中。三、成功处置液化天然气半挂车隧道侧翻事故抢险案例5月11日21时许,某才,驾驶一辆装载21吨液化天然气的大型半挂车(车牌号为鄂HOC0*6),从省市甘谷驿开往省市冷水江市,在二广高速安化段2053KM蓝田隧道(由北往南方向)发生侧翻事故。据公安部介绍,这是建国以来全国发生在高速公路隧道的第二起液化天然气重车交通事

10、故。据专家推测,如果处置不当引发爆炸,相当于一颗小型原子弹的威力。接到报警当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瞿晏平赶到现场,组织协调,部署安排。通过检测事故车辆,在确保天然气没有泄露的前提下,立即疏散转移了滞留现场的100多台车辆。5月12日上午,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和专家深入现场实地察看,研究处置措施:充分论证,对事故车液化天然气倒罐到其他灌装车,减轻车载重量;由市“应急办”向省“应急办”报告,争取调派省知名专家,并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省建工集团调用起吊专用设备增援;通过起吊专用设备,对事故车扶正,将事故车车头、罐体分离,拖离隧道。5月13日8时许,开始实施处置方案。疏导组对现场周围三公

11、里围的群众进行鸣锣疏散;消防部门进入战备状态;交警部门负责交通管制和疏导;专业工作人员进入中心现场开始动工作业。面临天然气泄露和事故车辆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现场工作人员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经过2个多小时紧有序的处置工作,10时18分,车头、罐体分离;10时56分,罐体扶正;12时30分,事故车驶离隧道,前往涟源检修,车上装载的液化天然气全部安全存放到涟源一液化气站。至此,该事故得到成功处置。处置过程中,无任何人员伤亡,事故车辆未发生爆炸事故。第二部分 LNG槽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液化天然气(LNG)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低温(-16

12、2)等特性,爆炸极限为515,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25。1.1 LNG槽车事故类型主要有:1.1.1车辆交通事故: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驾驶员违章驾驶、疲劳驾驶或其他原因等可能发生追尾、侧翻、刮蹭等交通事故。1.1.2LNG泄漏事故:LNG槽车因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LNG储罐或管路受外力破损、装卸操作不当等均可导致泄漏事故。1.1.3低温冻伤事故:当槽车储罐管道发生少量泄漏时,在泄漏口处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如果操作、维修人员没有按操作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就进行堵漏、维修,泄漏的液化天然气接触人体,会对维修、操作人员造成低温冻伤伤害。1.1.4窒息事故:当LNG槽车发生大量泄漏时,抢险

13、人员如未佩戴空呼等抢险器材盲目操作,有可能因吸入过量天然气而导致窒息事故。1.1.5火灾爆炸事故:LNG槽车辆在装、卸车、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液化天然气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其过程一般是泄漏、引燃、火灾,最后形成火灾爆炸事故。1.2因LNG槽车流动性强,发生事故的区域具有不确定性,如在加气站、液化工厂、省道、国道、高速公路、LNG卸气点等均可能发生事故。1.3事故发生具有随机性,各类槽车事故的危害程度与影响围也因事故类型、发生环境与处置方式等有所不同,但均可造成人员伤亡,如处置不当,则还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事故危害大并可造成严重社会影响。1.4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有:1.4.1司机经

14、常违章或疲劳驾驶;1.4.2车辆维护保养不当;1.4.3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或已发生轻微泄漏;1.4.4加气车辆线路老化;1.4.5设备静电接地失效;1.4.6操作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1.4.7现场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工具与电器、手机等;1.4.8安全附件或压力容器超期未检;1.4.9电气设备失效产生火花。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有:1.5.1车辆交通事故如处置不当,有可能造成车辆连环相撞事故、LNG泄漏与火灾爆炸事故等;1.5.2LNG泄漏事故如处置不当,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与火灾爆炸事故,或泄漏燃气在某处聚集遇火花发生爆炸;1.5.3人员窒息事故如盲目施救,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扩

15、大事故;1.5.4火灾爆炸事故如处置不当,有可能造成二次爆炸事故。2 应急处置2.1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2.1.1交通事故处置方案2.1.1.1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押运员立即做好警示措施,并应检查有无泄漏,扑灭事故现场明火,拨打“122”交通事故勘察报警以与保险公司。 2.1.1.2当LNG气瓶或储罐未发现漏气情况时,应与时准确的把现场情况报给车队长与部门领导,并立即通知公司抢险人员。 2.1.1.3待公司抢险人员到现场后确认事故的严重程度,如LNG气瓶或储罐有破损致真空度失效,应立即切断车辆系统电源,并组织将LNG导倒出,如无法倒出的,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排空处理。 2.1.1.4只有检查确认无危险隐患存在时,方可用拖车把槽车拖走。2.2.2槽车储罐超压处置方案2.2.21将车辆驶至空旷地带,疏散现场人员,划定警戒区域,并有专人负责警戒。2.2.2.2 切断车辆系统电源,控制周边点火源与易燃物。2.2.2.3打开放散阀门,延缓储罐升压速度。并注意风向变化,严密警戒LNG气体放散区域。2.2.2.4迅速上报给车队长。2.2.2.5判定超压原因,并将LNG液体倒出超压槽车储罐并转移至安全区域。2.2.2.6如现场条件不具备抢险条件,现场监控储罐压力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