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20235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决策必备的法律思维心得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出一一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不过,现在这俗语已不再是木工专用,而变成了人们泛指任何事情若无一定规则,便会出错的告诫用语了

2、。“规”和“矩”合并成一个新词,“规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自由,是每个人的向往的东西,但自由并不意味不受约束。每一个人,都被一些规则、法律所约束着,那么,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无视这些规则、法律吗?国家行政学院刘锐教授通过领导干部思维现状的扫描,分析了我国领导干部决策思维的现状,揭示当前领导思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制约领导干部决策法律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阐述了领导干部必须的法律知识、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讨论了当前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思维能力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本书的学习,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思维能

3、力,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树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思维能力。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与约束,两个看似矛盾的话题,并非无法共存。追求自由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你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被规则所约束,并不意味着失去自由。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追求这种所谓的“自由”,自己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自取灭亡。领导干部处于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中心地位,领导决策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不按法律思维,依法办事,就会损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以权谋私,受到法律的严惩;二、加强法律知识,

4、提高法律素养。胡锦涛同志指出:“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领导干部以法律思维进行决策,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必须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真正理解懂得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基本原则、基本知识,树立尊重法律、尊重人权、崇尚法治的精神;三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另一方面,也要讲究灵活性。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心随意。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学会创新思维,避免思维僵化,既遵守法律制度,又充分发挥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创新就会僵化守旧,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