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19394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造板发展趋势及动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课程:人造板生产工艺学课题名:浅议我国人造板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学 院:化学化工学院班 级:林产化工071姓 名:黄乔忠学 号:0704330142指导老师:李宁日 期: 2010年6月20日浅议我国人造板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黄乔忠(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宁 530004)摘要: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评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人造板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原料利用多样化,继续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产业优惠政策,技术研发和创新,产业结构重组和规模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人造板 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Abstract: Th

2、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lywood industry status and trends, and assess its problems, make out wood-based panel industr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versification of raw material to be implemented, continue to step up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3、system and the industry benefits polic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Wood-based Panel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 measure人造板工业,是以高效利用木材和节约木材资源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可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资源结构失

4、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材及非木质资源加速发展人造板工业,以人造板产品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调整森林资源的培育结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持续、高速、稳定的增长,国内房地产业、建筑装修业、家具产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人造板生产量增长最快,其中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最快,其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一个人造板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强国。如何实现我国人造板产业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成为我国林业加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1 我国人造板

5、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林业局5月份发布2009年全国林业统计年度报告称,2009年我国人造板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达到11546.65万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22.71%1报告显示,江苏、河南、山东和河北四省人造板产量均突破1000万立方米,广西、福建、安徽、广东四省区产量均超过500万立方米。以上八省区人造板产量占全国的75.30% 。2009年我国木地板产量达到3.78亿立方米,与2008年基本持平,木地板产量最大的省份是浙江省,产量达到7224万立方米。从人造板产业发展规模来看,按照 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布局,人造板产量在2010年到2012年稳定在1亿m3左右比较合适 , 发展主题是

6、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下图表是我国自2003年到2008年以来人造板产量的情况,虽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人造板产量在2008年有所下滑,但是2009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说明我国人造板发展速度极为迅猛。2003-2008年中国人造板产量增长趋势图2尽管我国已成为人造板生产大国之一、中纤板生产第一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强国。从生产线单机生产规模、设备制造水平、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与规格品种、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场应用等,都与世界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造板作为木材产品的代用品,具有在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上优于天然木材的特点,近几年产量和销量的持续攀升使该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态

7、势。有关专家预测,受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影响,随着大量新房落成、旧房改造、家居及办公家具的更新换代,中国人造板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人造板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给产品的开发提供和创造了条件。我国人造板产品将朝多品种、功能化,绿色环保,产业规模化,原料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改变当前在人造板生产中存在品种单调、规格单一、普通板为主、能耗污染大,资源紧缺的状况3。2 我国人造板产业面临问题我国人造板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原料资源紧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造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

8、标准落后,经营管理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不均衡等都制约和影响着我国人造板行业的整体水平。对此,有关专家呼吁,人造板行业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提升产品质量水平。1、随着我国人造板产量的快速增长,木材资源紧缺日益成为制约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的因素。目前我国年均木材需求量在2.6亿2.8亿m3,木材缺口量在7000万m3 4。由于短期内无法实现原材料的充裕供给, 人造板企业相互争夺资源, 引起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上涨,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影响企业经济利益 , 进而造成行业整体效益下滑, 中国人造板产业进入了资源决定效益的时。2、产业集中度低,发展速度不均衡;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政策不配套、行业管理不到位是

9、目前人造板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据了解,我国人造板企业存在着只大不强的现象,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年产量达到250万立方米(亚洲第一),最小的企业年产量不足1万立方米5。由于近几年盲目投资、拓展及投资过热,更是导致人造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个别品种产能过剩。比如我国胶合板占人造板总产量的比重高达39%,而世界总比例仅为30%。以采伐和加工剩余物、城市废料为原料的刨花板比例偏低,只占到总量的10%,而世界总比例为42%;高性能复合板、无胶人造板、非木质资源和农作物秸秆板等产品比例很低;特种用途板、特种规格板、后成型板和环保型板材产量很少。3、企业管理水平整体较低也是人造板行业面

10、临的一大难题。据了解,由于人造板行业中有些品类产品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技术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很多企业的技工一般都是由农民工构成,他们大多进行的是“模仿式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人造板行业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国家人造板质检中心主任吕斌建议,一是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加强自检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在成品销售出市场前及时发现并检查出存在于原料、半成品以及生产过程不合格的问题;二是相关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查活动。关键是要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跟踪关注,帮助企业落实整改。4、 产能过剩、出口受阻也成为人造板行业发展的压力。据了解,我国人造板成品出口依存度达40%,主要集中在美

11、国、日本、欧盟、英国和韩国等国家,出口到这些国家的销售量占出口总额的55%。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甚至负增长,消费需求大幅下滑,造成我国人造板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另一方面,随着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我国人造板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关税壁垒等压力将持续存在,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各国还不断通过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对我国人造板出口设置越来越多的限制,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如美国新修订的雷斯法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空气管理署(CARB)ATCM法规的实施,使得美国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进出口和质检标准越来越严格;欧洲各国也陆续通过类似雷斯法案的法案(如欧盟FLEGT进程),这

12、些法案的实施将对我国人造板的出口造成巨大冲击。3 我国人造板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3.1人造板原料利用多样化由于近年来人造板发展以及人造板产能扩张太快,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原料用材受有限森林资源制约,人工林生产速度远远跟不上人造板和浆纸行业发展的需求增长。特别是高品质的原材料供不应求,国内高档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每年需要进口60万立方米来弥补国内高档市场的缺口。为此,要增加有效供给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问题,要解决资源问题:1、重视后备资源的培育开发,加快推进“林板一体化”进程,鼓励人造板企业对原料林基地进行同步规划和同步建设.走“林板一体化”道路.即有规模的人造板企业营造起属于本企业的工业原料林,

13、并且保证高投入、高成活、高回报,做到科学抚育、精细作业、悉心经营。2、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林业资源开发,为缓解我国原料紧缺的状况以及保证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3、加强森林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通过发展非单板型人造板、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间接减少资源消耗、开发废旧竹木制品和废弃人造板资源的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4、积极扶持以非木质材料为原料的人造板生产,主要包括竹子、农业剩余物秸秆和沙生灌木以及其他无机或有机材料。政府倡导、鼓励废弃资源的加工利用,一方面在政策上倾斜.通过经济杠

14、杆给农户一定的补贴,使农户积极主动提供农业剩余物给工厂: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在不同农作物产区,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的各类型人造板企业。强化废弃资源的加工利用。据统计,我国每年约产生稻草、麦秸3亿吨。目前国内外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已逐渐成熟,已具备大力发展非木质人造板的条件6。3.2继续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产业优惠政策 由于受历史条件局限,我国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林产权虚置的问题,农民虽然分到了自留山、承包了责任山,但没有得到真正的产权,没有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不仅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也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认为“林不归我,我不营林;责不连我,我不护林”。实行集体林

15、权制度改革,就是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能够转让、入股、抵押,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用益物权。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林农拥有自主的山林产权,从事造林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26.23万公顷(9393万亩),超计划任务14.28%,比2008年增长16.97%。这一结果表明,2006-2009年连续四年全国造林面积保持大幅增长态势。2009年全国完成的荒山荒地造林面积中,人工造林415.63万公顷,飞播造林22.

16、63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7.97万公顷。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完成的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面积的61.32%7。为鼓励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国家制订了不少优惠政策,例如对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对进口原木实行零关税等等。但是,随着我国人造板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木质原材料供应不上的矛盾将越来越大;我国人造板产品从数量上、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家很有必要根据这些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宏观政策,以支持人造板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 对大、中型人造板企业建设人造板工业原料林基地,应同样执行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 。其次, 对全国的大中型国有人造板企业收购自行加工用的木材均应执行减免原木农业特产税的政策 。最后,对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