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18452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月光启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新词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凭借语言文字地朗读,领会月光启蒙所表达的内涵。通过朗读歌谣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想象并领会歌谣的意义,感受母亲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浓郁的母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歌谣童谣吗?歌谣是用什么方式流传的呢? 生:

2、口头相传。 师:老师小时侯听大人讲了一个歌谣,至今都记忆由新。你们想听吗? 老师讲童谣鹧鸪鸪,学生思考这个童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指名回答。 生: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劳的人。 师:那这个道理在童谣里有没有直接说出来呢?(没有)这就是含蓄。 它的语言又十分幽默,这就叫风趣。(板书含蓄、风趣 ) 二、揭题、解释题意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歌谣有关。 1、板书启蒙。 教师解释蒙的意思。原本指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缠绕在别的植物上,所以有覆盖的意思, 2、指导写法。 3、启是什么意思?(开启、打开的意思) 4、理解启蒙:把原本覆盖的东西打开,使能够看得见。5、板书月光师:月光能启蒙吗?

3、启蒙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自由质疑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篱笆、时辰、混沌、筛大米、莲蓬、莲花落 3、老师讲解什么是莲花落。 4、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板书:吟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5、再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6、质疑。 (1)混沌、豁然开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叫启蒙。 (2)故道是什么意思? (3)两个长是什么意思?(不长五谷的长是生长的意思。却长歌谣的长是流传的意思,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歌声不断。) (4)为什么

4、说母亲的歌声是芳香的音韵? (5)母亲不认识字,怎么可能有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6)母亲是启蒙老师,为什么是月光启蒙? 四、享受美妙,体会启蒙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作者为什么说夏夜是美妙的?怎样的美妙?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夏夜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用心灵来感受这美妙的夏夜。 ()学生齐读,宁静、优柔地读,将这种美妙传达。 2、文中说这是孩子眼中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美吗? (母亲为我吟唱歌谣。) 3、课件出示歌谣。 (1)学生自由练读歌谣。 (2)师:母亲是如何为我吟唱的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5、。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是什么感觉?怎样表达这种感觉呢?试着读一读。 ()教师领读。语调悠长飘逸,舒缓自由。 3、你们想不想做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来唱一唱呢?闭上眼睛。 听录音。 师:什么感觉?(美) 、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5、芳香是什么意思?母亲的声音怎么是香的?让我们来先了解一下母亲的生活。 (1)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那就意味着什么?(日子非常艰苦)师:意味着在那个地方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可换来的还是清苦的日子。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

6、可想而知很劳累,劳累之余母亲干什么? ()学生齐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4)没有怨言,没有愁苦,洗去劳累,换上一天的好心情唱歌谣,她唱的是什么?学生齐读歌谣。 ()师:守着一方贫瘠的土地,不能去远方,不要紧,谁带我们去呢?生: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 师:日子清苦,住不上瓦屋新楼,不要紧,谁给我们盖?生: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师:传说中的凤凰是一种怎样的鸟? 生:吉祥、太平师:是啊,喜庆的凤凰帮我们盖了那么多的高楼, 生: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6)师: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以苦为乐、任

7、劳任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向往 (7)师:母亲高尚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通过她的歌声传达出来。所以作者说ash;mah;学生齐读小院里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6、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有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支柱呀!所以,这样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了院子里,也香在了我的心里。 7、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可以通过皮肤、耳朵、鼻子等来感觉到。师: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dash;mdash;母亲声音的美妙。8、齐读第4自然段。 五、总结 童年的夏夜,有这样芳香的音韵为伴,怎能不美妙,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mdah;mdas;学生一齐读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师:在这美妙的夏夜,母亲还给我讲了什么呢?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讨论。六、作业 课后搜集一些民歌民谣,读一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