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17967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常见病害及防治水稻的全生育期中,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 纹枯病、稻曲病等。(一)稻瘟病水稻从幼苗至抽穗均可发生,按病害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 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5种。1. 主要症状(1)苗稻瘟: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灰黑色,上部淡红褐色, 使整株幼苗卷曲枯死。(2)叶稻瘟:在幼苗及成株叶片上均可发病。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A、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的,病斑暗绿色,水渍 状、密生灰色霉层;B、慢性型病斑:病斑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 为坏死部,中央灰色为崩坏部,天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霉层;C、

2、褐色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位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 病品种上;D、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3) 节稻瘟:主要发生在茎节上,拔节期易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 小的褐色小点,后扩展至全节或一部分节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 秆易折断。(4) 穗稻瘟:又称穗颈瘟,俗称断脖子病,主要在穗颈及枝梗上发 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 4厘米。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及枝梗 折断。(5) 谷粒稻瘟:主要发生在谷粒上,褐色或黑褐色。2. 发生特点病菌在稻草及病谷上越冬,主要通过气流及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易 发病。后期偏施氮肥发病

3、重。3.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宜香优系列、绵II优838等较抗稻瘟病种子;(2)种子消毒,可选用多菌灵、福尔马林、强氯精等进行种子消毒;(3)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合 理密植,合理灌溉等;(4)药剂防治,可选用稻瘟净、三环唑、富士一号、稻康、瘟克等 进行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注意交替用药,防治23次。(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为暗 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暗绿色条斑,对光呈透 明状,长约10毫米,宽约1毫米,病斑表面常分泌有许多黄色菌脓, 干结后呈黄色树胶状小粒。2. 发病特点此病菌

4、主要在稻种和稻草上越冬,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 传播途径有风雨、气流和带病种子的引进、输出传播。该病属细菌性 病害,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大面 积蔓延及毁灭性损失。3.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农用链霉素浸种2 小时,洗净后播种;(3)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裁菌、菌毒 清、叶枯宁、施稻灵、可杀得等防细菌性病害的药一种或两种交替使 用,喷雾防治12次,以后视病情进行防治。(三)水稻白叶枯病症状:分叶枯类型症状和凋萎型症状两种。叶枯类型症状中,最常见 的是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起初为暗绿色线状短斑,以后沿两边蔓 延扩展,形成边缘有波状纹的长条状

5、病斑;凋萎型症状,常在秧苗移 栽后34周发生,先见幼苗一二片凋萎,继之发展到各叶,并向其 它分蘖发展,最后整株甚至全丛凋萎,失去水分枯死。白叶枯病属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与细菌性条斑病相同。(四)水稻恶苗病症状:本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颜色呈淡黄绿色,比健苗 生长得高而细弱,叶片狭长,根部发育不良。发病特点:病菌在病稻谷草上越冬或种子本身带菌,成为初侵染源, 病菌从伤口浸入幼苗茎基部,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防治方法:1.选用不带病品种,避免病田及其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 消毒,可用多菌灵、权百克、强氯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关键在于消毒; 3.发现病株,立即拔除。(五)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杆病

6、、烂脚瘟等症状: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灰绿色, 水渍状半透明,病斑从下至上发展。发病特点: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从气孔或皮孔直接侵入,水稻封行后, 田间湿度大,过度密植,通风透光能力差易发病。防治方法:1.消灭菌源;2.合理密植,合理灌水,浅水勤灌,适度晒 田,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纹枯病的发生;3.药剂防治,在封行至成 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纹枯病发生。(六)水稻稻曲病,俗称谷丹 危害个别谷粒,初在谷粒内形成菌丝体,逐渐增大,使内外颖张开, 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病菌孢子座。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同稻瘟病、纹枯病;3.结 合纹枯病防治,在封行后至成熟前喷施井冈霉素34次。(七)水稻生理性病害(缺素症)症状:主要是由于营养失调,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叶片花绿褪色, 不发棵,拔起后黑根多、白根少。发病特点:主要是由于缺锌引起的,土壤通透性差,深水灌溉,排水 不良的冷浸田根部中毒等表现症状明显。防治方法:1.前期浅水勤灌,撤水晒田;2.撒施或喷施硫酸锌或镁锌 肥1公斤/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