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17765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定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为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的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的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的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发展到现在,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换一句话说,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可以说,自由和平等一

2、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虽说自由平等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自由与平等所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则更重视自由。当然这与东方文明是大陆农业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商业文明有很大的关系。东方大陆农业文明以中华文明为代表,农业是东方人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在这样一个农业社会,个人的力量在面对大自然时是非常渺小的,作为个体的人要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不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在集体中生活平等就自然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目标。因此家庭、宗族就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保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

3、代社会的基本单元。而这种家庭至上的观念一旦上升为人生哲学就是集体主义。因此崇尚集体主义,蔑视个人主义,重义轻利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崇尚奉献,蔑视索取也随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正如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所言,在中国这个儒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的工具,最终导致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发源于克里特岛。这个岛处在欧洲、亚洲、非洲的中间。据说岛上的居民最初还是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于是岛上的居民逐

4、渐开始以航行为生活方式,用航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甚至掠夺、战争。在这种环境下,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得以产生。这时他们没有什么集体和权威可以依赖,每个个体必须依靠自己去创造。在对外的交流和冲突中,克里特人找到了感觉,再加上航行便利的因素,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文化启蒙。虽然西方文明的孕育中间也孕育了一些平等的观念,但这种观念主要是一种机会平等的观念;在西方早期的世俗社会中始终没有权威,当他们发现他们也需要一个权威诞生时,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因此西方社会发现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基督教除了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以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原

5、罪 论。原罪论使他们更加坚信人本身是贪婪的,人的欲望如果不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话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就为法治找到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1.下列关于“自由和平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早期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平等和自由都追求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但二者又有所区别,平等侧重占有的公平性,自由侧重占有的合理性。B.现代的法治社会,市民生活中的基本原则由平等和自由二者组成,分别出现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C.在公共领域处理公共事务时,透过平等才能制定出符合市民利益的规则。在私人领域处理私人事务时,市民在处理其个人事务时的自由也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D.在东西方文明的形成中,平等和自由的重视程度

6、不同,东方重视平等,西方则不重视平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大陆农业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靠集体,个体力量渺小,集体力量强大,因此在集体中平等就成为人们的第一追求目标。B.西方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岛屿文化,据说当岛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增长时,人们为了生存,便逐渐开始以航海为主的生活。C.因受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东西方产生了不同的文明形式。而东西方文明在发展时,平等和自由其实是同时存在的,同等重要的。D.西方文明中也需要权威,但他们往往更愿意从人类自己以外去寻找,于是他们便创造了上帝这个虚幻的权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家庭、宗族

7、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形成,受处在大陆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并因此而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的道德观。B.美国历史学家阿诺斯认为中国儒教占统治地位,“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权威,轻视变革”,这些都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C.岛屿文化带来航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由自在的个人奋斗与创造的气质的形成,于是便产生了以自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D.崇尚个人自由、虚幻的权威、原罪论,这些都是西方文明中人们希望用严格的制度加以制约的因素,也为法治找到了思想基础。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

8、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年三十馀,未有名。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常清细瘦,脚短而跛,仙芝陋其貌,不纳。明日复至,仙芝谢曰:傔已足,何庸复来?常清怒曰:“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故无媒自前,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士,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仙芝不得已,补为傔。会达奚诸部叛,自黑山北向,西趣碎叶。仙芝以二千骑追蹑。常清于幕中潜作捷书,具言次舍井泉,遇贼形势,克获谋略,事颇精审。仙芝所欲言,无不周悉,仙芝大骇异之。即用之,遂知名。以功授叠州城戍主。仙芝每出征讨,常令常清知留后事。常清有才学,果决。知留后时,仙芝委家事于郎将郑德诠

9、,其乳母子也,威动军中。德诠见常清始贵,素易之,自后走马突常清而去。常清命左右密引德诠至庭中,因杖死,以面仆地曳出之。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号哭救之,不得,因以其状上仙芝。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会大将有罪者,又杀二人,军中莫不股栗。常清性勤俭,耐劳苦,出军乘骡,私厩才二马,赏罚分明。天宝末入朝,时禄山反,帝引见,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乘驿赴东京。募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常清使骁骑

10、拒之,杀拓羯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贼鼓而进,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语仙芝曰:贼锐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仙芝从之。败书闻,帝令边令诚以诏书至,示之,常清曰:吾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节,受戮贼手,讨逆无效,今死乃甘心。又表言:臣死后,望陛下无轻此贼,则社稷安。是日临刑,以表授令诚而死。人多哀之。 (取材于新唐书封常清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

11、胡之首悬于阙下。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牒”指用竹或木制成的短简,将短简编连在一起称为牒。“投牒”在文中指呈递文书。B.“左右”是多义词,有方位“左边右边”之意,有动词“支配”之意,也有副词“反正”之意,文中指跟随的人。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D.“阙”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建筑。“阙下”即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文中借指皇帝。6.下

12、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常清孤苦贫寒,三十多岁仍默默无闻,为了投靠名将高仙芝门下,主动呈上文书自荐,最终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到侍从中。B.封常清才华出众。虽未参加围剿达奚部落的作战,却能将敌我双方如何安营扎寨、谋略运用、布阵交战等战争的细微末节,全面记述。C. 封常清执事严明,果敢决断。郎将郑德诠倚仗与高仙芝非同寻常的关系,故意纵马从封常清身旁冲撞过去,封常清依照军法处死了他。D. 面对叛乱,封常清大声向皇帝进言,提出平贼的战略,皇帝很赏识,派他前往迎敌,他到达东京后,招募军队,截断河阳桥据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慕公高义,愿事

13、鞭辔,故无媒自前,何见拒之深乎?(5 分)(2) 仙芝惊,及见常清,惮其公,不敢让。常清亦不之谢。(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山 行 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项斯,生逢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蒸茗:炒茶。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8. 试赏析二、三联在写景上的妙处。(5 分)9.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

14、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古人在诗歌中常用比喻手法委婉地表情达意。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自己仕途坎坷的一句是: , 。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渺小的一句是: ,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虽历经困苦却乐观豁达心情的一句是: ,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犁的情结 高维生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辽阔的土地,一头牛,一只犁杖,一个人,耕过的田地,像海中翻腾的浪花,有了鲜活的气息。犁像笔一样,写下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农人的吆喝声,单调、朴实、透明,风儿似的掠过,牛儿循着熟悉的声音,牵动犁杖。一个农人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

15、不仅看他出不出力,重要的是对土地的情感和对农具的热爱。打量他的犁杖,就了解了一切。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如果把农具排行的话,犁应为老大。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是它的耐苦、执著和坚毅。犁像动物界中的老虎,平时安静,隐卧一旁,动起来有摧枯拉朽之势。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被人遗忘,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今年春天,我回到故乡,在延吉喧闹的街头,寻找童年的足迹。童年的大杂院,变作前尘往事,一条宽大的马路,掩盖了我在异乡的不尽思念。站在马路边,注视穿梭般的车流,耳边的聒噪,有了不尽的感伤。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五凤屯,这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乡村人少车少,没外人打扰这儿的平静生活,一个人走在洪分河的堤坝上,两旁是桦树林,它摆脱了冬天的冷酷折磨。新生的叶子滑爽,富有弹性,清晰的纹络,流动着土地的汁液。蔓延的野草中有打碗花和飞舞的蝴蝶,草的清香像水一般地涌动,一潮潮地扑鼻。鸟儿像歌手,唤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