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17491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7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准格尔旗长滩阳圪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长滩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准格尔旗长滩阳圪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长滩煤矿二0一0年六月二十五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概况.1第二部分: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9第三部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13一、水. 13二、火.20三、瓦斯.30四、煤尘.38五、顶板.45六、提升运输.50七、供电.55八、火工品.63九、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65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70 重大危险源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准格尔旗长滩阳圪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长滩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行政区隶属于准格尔旗

2、薛家湾镇。 矿区向东8km至史家梁有级公路与103省道相连,103省道向北约30km左右至薛家湾镇。薛家湾镇可经109国道和103省道分别到达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东胜区(142km)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118km),矿区公路交通较为便利。长滩煤矿隶属准格尔旗煤炭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属私人企业,井田边界由1、2、3、18个拐点坐标控制,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坐标坐标14384325.0037512552.0024387810.0037512382.0034388443.0037512772.0044388445.0037513115.0054387365.0

3、037513142.0064387365.0037513920.0074387600.0037513950.0084387600.0037514700.0094386050.0037514700.00104385870.0037513850.00114386420.0037513875.00124386420.0037513185.00134385515.0037513220.00144385510.0037513720.00154384775.0037513725.00164384730.0037513910.00174384350.0037513820.00184384400.003751

4、3150.00矿井开采深度+960695m。井田南北最长约4122m,东西最宽约2258m,面积5.4813km2。一、开拓开采:长滩煤矿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可采煤层自上而下有5上、5、6上、 6、9等5层煤,其中5、6上、6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其中号煤层平均可采厚度为3.96米,6上煤层平均可采厚度为15.12米,6煤层平均可采厚度为4.15米,9号煤层平均可采厚度为2.88米。煤种为长焰煤,发热量大于Kj/Kg。矿井井田面积5.4813平方公里,服务年限58.4年,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掘进主要采用锚杆、锚索、金属网片支护;回采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顶

5、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二、地质构造:长滩煤矿位于准格尔煤田南部详查区西部,受沙沟背斜和长滩田家石畔挠折带的影响,矿区总体构造为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的单斜构造。沙沟背斜从矿区中南部通过,在区外逐渐倾伏。沙沟背斜轴向近SW,井田南、东翼倾角宽缓,5左右,煤层倾向SSW。北翼倾角因受长滩田家石畔挠折带的影响倾角较陡,为510,煤层倾向NW;在区内沿走向及倾向上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本次勘探区内未发现断层、岩浆岩侵入及陷落柱。本区构造属于简单类型。 三、水文地质构造:(1)、岩性特征及含(隔)水性矿区各地层岩性特征及含(隔)水性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风积沙(Q4eol):勘探区内仅零星分布,一般在

6、背风(东南)坡呈很小的新月形沙丘、沙梁。成份多为石英、燧石。厚度小,受风力作用,位置不固定;透水而不含水。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 alpl):呈细条带状分布于十里长川沟。分布范围小,连续性差,厚1m6m。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夹砂砾石、卵石及淤泥。含孔隙潜水,因受厚度、分布面积的限制,富水性弱。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潜水水位变化幅度大,与地表暂短洪水水力联系密切,与基岩含水层基本无水力联系,对矿床充水无影响。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层,淡黄、褐黄色,粒度较均匀,垂直节理发育,含钙质结核,基本全区分布,厚042m,平均11.28m。在与基岩的接触面见有下降泉,流量0.04L/s0.3

7、9L/s,动态不稳定 ,季节性变化大,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透水性好。第三系红土层(N2):出露于5-2号孔周边,分布范围小,仅5-2孔见11m棕红色亚粘土。受分布范围小的影响,仅起局部隔水作用,隔水性较差。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基本全区分布,但剥蚀不全,残存厚度9.5093.50m,平均厚27.59m,区内较大沟谷均有出露。中、上部以暗紫色、淡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白色砂岩透镜体;下部为灰绿、黄绿色中粗砂岩与暗紫色泥岩、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地表见有较多泉出露,流量0.05L/s0.57L/s,矿化度0.1g/L,PH值7.5,HCO3CaMg型水,富水性弱。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

8、组(P1x):全区分布,出露于勘探区东南角以外,平均厚57.81m。中、上部为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透镜状砂岩;下部为黄褐、灰白色中、粗砂岩,夹薄层紫红、杂色砂质泥岩。中、上部泥岩段隔水性良好。区内未见泉水出露,勘探区东南角外有2泉出露,流量分别为0.01L/s2.78L/s,(出露于与黄土接触面周围),矿化度0.2g/L,PH值7.6, HCO3CaMg型水。富水性以弱为主,局部为中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全区分布,区内无出露,平均厚121.25m,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由灰白色中、粗砂岩,浅灰及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褐灰色粘土岩、煤层组成。含煤2层(5上、5),砂岩以泥质胶

9、结为主,分选中等,局部含砾,较疏松,裂隙较发育。6上煤层全区分布,层位稳定,厚度大,是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与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间稳定隔水层,隔水性良好。该组地层含砂岩裂隙承压水,是开采5上、5、6上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富水性弱。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部(C2t2):全区分布,区内无出露,平均厚64.64m,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深灰、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6上煤;中下部为灰黑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灰白色砂岩,含6、8、9、10号煤。8、9号煤间普遍夹1层深灰色泥灰岩。底部为灰白色粗砂质,硅质胶结,较致密。本组地层含砂岩裂隙承压水,是开采6、

10、9号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太原组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岩组,水头压力低,富水性弱。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下部(C2t1):全区分布,区内无出露,钻孔揭露平均厚度为11.89m。岩性以深灰、灰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浅灰色细砂岩透镜体,局部见12薄层泥灰岩。本组地层以泥岩类为主,厚度稳定,硬度大,岩体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是本区及全煤田稳定的良好隔水层。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寒武、奥陶系含(隔)水性概况巨厚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为一复杂的多层含水结构体,岩溶、裂隙发育程度控制着富水性的差异。据区域资料,岩溶的主要形态为溶蚀裂隙、少量溶洞,以垂直与沿层面发育的两组岩溶裂隙为主,发育程度受岩性、构造、水等因

11、素的制约。(2)矿床充水因素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本区属陕、甘、宁、晋、蒙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以黄土梁、峁、沟为主。最高点位于任家渠北约80m,标高1176.1m,最低点位于区南界的十里长川沟心,标高1010m。植被稀少,沟谷纵横,气候干燥,蒸发强烈,降水量少且多集中在7、8、9月。因地形起伏大,沟谷切割深,大气降水易形成洪水集中排入黄河,渗入地下者甚微。地表水、地下水区内无地表水体及常年有水沟谷,黄河流经区外的东缘(距区的东界约22km)、南缘(距区的南界约19km)。在本区周边黄河河床切割的为寒武、奥陶系地层,其仅与上述地层有水力联系。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水与煤系地层间有本溪组为稳定隔水层,

12、隔水性良好,在正常情况下二者间无水力联系。据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水位随着钻孔深度加深而加深,表明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与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间无水力联系。十里长川沟近南北向沿本区中部偏东通过,该沟雨季遇大至暴雨可汇集表流形成洪水,但时间短促(一般为数小时)其余时段无水。生产矿井及旧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在长滩村(长川沟对面)之东(原阳圪楞煤矿)及长滩村南1km(原长滩煤矿)有老采空区三处,均采5号煤。原阳圪楞煤矿有二处采空区,采高一般为3m4m,正常涌水量为10m3/h,充水通道为沿顶板裂隙带淋水,顶板管理方式为预留煤残柱和花点煤柱支撑,未发生过冒顶及瓦斯爆炸现象。采空区有积水,积水量

13、不清。原长滩煤矿的开采对象、顶板管理方式与原阳圪楞煤矿同,顶板有淋水现象,未发生过冒顶、底板突涌水现象,采空区有积水,积水量不清。矿床充水水源、通道矿区构造简单,为总体中部微隆,分别向SSW、NW倾伏的小型宽缓背斜的局部,两翼倾角普遍小于5,未见断层,构造对地下水的储存、富集及各含水岩组间的连通无影响。在采矿过程中,充水通道为采矿过程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井筒及个别封闭不良钻孔;充水水源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太原组上部砂岩裂隙中的地下水。(3)矿井涌水量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设计结合邻近矿井的涌水量数据,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0m3/h。四、矿井瓦斯情况根据矿井2009年的瓦斯鉴定资料。矿井总回风的瓦斯浓度为0.04%0.06%,绝对涌出量为1.04m3/min1.58 m3/min,相对涌出量为0.81 m3/t1.58 m3/t;依据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五、矿井煤尘情况经鉴定,长滩矿煤尘有爆炸倾向性,应设置洒水降尘装置,主、副井、回风井应定期洒水降尘。皮带机运输过程中,必须有喷雾洒水装置。对回风巷道的巷道两帮、顶底板必须有专人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六、 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根据2009年内蒙古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