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17143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精选可能性教案范文10篇 可能性教案 篇1(2363字)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交流,体验事件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布袋,白、黄两种颜色的球,彩球。学生准备:彩笔或蜡笔。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掷硬币游戏:投影仪显示1. 出示一元钱硬币,告知学生正面与反面.2. 游

2、戏规则,猜一猜可能是哪面朝上。(正面,反面)意见不一样,是为什么?3. 观看几次掷的结果,发现硬币有正面朝上,也有反面朝上。总结:掷一枚硬币,结果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二、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一)感受“可能”在1号箱子里放入3个黄球,3个白球1.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球,并说说原因。2.摸一摸(摸之前都要先摇匀)3.总结: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板书:可能)(二)摸奖比赛,感受“一定”“不可能”。师:这种摸球游戏你们会玩了吗?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摸球比赛,每一个组都有一个口袋,每人只摸一个!老师在里面装了一些球,谁先摸到白球谁

3、就有奖,开始。师:有谁摸到白球了吗?(没有)师:任何一名同学都不可能摸到白球,猜一猜这是为什么?生:袋子里没有白球,都是篮球。师:倒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师:袋子里全是篮球。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摸出的一定是篮球(板书:一定)确定吗?摸出的不可能是白球(板书:不可能)确定吗?总结:掷硬币,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在装着篮球的袋子里,不可能摸到白球,一定摸到篮球。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现在要请同学们当一个聪明的小法官,来判断一下了,愿意吗?记住,你认为可能的用手势“”表示;不可能的用“”表示;一定的用“”表示。三 联系实例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一定”、“可

4、能”、“不可能”判断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大家会判断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判断一下,跟小组内的成员商量商量,记住把理由想清楚.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而东西。三天后下雨。太阳从西边升起。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不同意见,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总结:同学们表现真不错,都会用数学的眼睛来看生活中的事物了。知道有些现象是确定的,如地球转动;有些现象是不确定的,如天气。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1.完成课后练习2.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3说说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一定”、“可能”“不可能

5、”的例子吗?小组里说一说,一会来交流一下。同意的给予掌声,认为不对的说说为什么。五、看书质疑,巩固提升。1. 改变条件,“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相互转化阿凡提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有一次呢,一个黑衣人带着一袋金币来刁难阿凡提:如果你能把这袋金币抛向空中,落到地面时全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袋金币就归你了。否则,你就得赔我一袋金币。师:你们觉得阿凡提可能得到这袋金币吗?2. 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这时候这个大臣面对几种情况?一个奸臣为了置他于死地,向皇帝进谗言,偷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

6、活下来吗?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抽完签后竟然没被处死,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六、紧扣课题,互动结束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你们该跟老师说什么?听要求和我再见: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一定是男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不可能是女生,跟老师们招手再见的可能是女生也可能是男生。跟我再见的一定是三(2)班的同学。好,再见!可能性教案 篇2(2050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

7、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四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个球:1号袋有4个黑球;2号袋有4个白球;3号袋有3个黑球和1个白球;4号袋有1个1个黑球和3个白球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8、4 用分数来表示图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5.完成后进行交流。二、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1、完成第1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2、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3、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三、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2、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3、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四、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1、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

9、理解。2、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3、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4、完成第5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六、补充练习前思考:考虑到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所以将潘老师设计的两课时合并成一课时上。通过本课时的复习,帮助学生弄清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有可能发生);再进一步认识到:在不确定的事件中,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一些,

10、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小一些,然后复习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应该看可能出现的游戏结果中,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否相等。课前思考: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要让学生说说连线的思考过程,突出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中,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有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第2题(2)要突出判断的理由。交流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思考,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素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合数的可能性大?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球上的数是大于3的可能性大,还是小于3的可能性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加深对可能性含义的认识。课后反思:通过复习,我发现对于选择哪

11、种统计量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分析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时,学生们会感到有困难。如出示一组学生跳绳情况的统计数据,在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后让学生选择用哪个统计量表示这些同学的跳绳情况比较合适。这里需要学生分析这组数据中有没有极端数据以及平均数的位置是否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对于少数学生来讲,要做这样的数据分析的确困难不少。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这些情况,还需要补充类似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课后反思:练习与实践的第4题学生对做石头、剪刀、布游戏,来判断谁先套圈的方法,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关于第(3)题设计游戏规则,提醒学生,设计的方法应该有可能出现三种结果,而且每种结果出

12、现的可能性要相等。第5题(2)鼓励学生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选法,提醒学生在每次选择后及时进行验算,以确认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可能性教案 篇3(3927字)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材简析:在小学阶段,苏教版教材对“可能性”知识的教学共安排了四次(见下表)。本节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有关“可能性”内容。 二年级 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三年级 用“经常”、“偶尔”、“差不多”描述一些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年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六年级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节课将可能性和摸球等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借助活动的素材用

13、语言描述可能性。“一定”和“不可能”是用来对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可能”则是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但无论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都存在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这是教学中的难点,难在无法用语言描述,难在无法在一节课中用事实证明,难在学习对象是二年级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对随机思想渗透的时机和程度是教学设计时的重要和难点问题。教学目标:1. 通过摸球,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2. 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摸球事件发生的结果。3. 能根据摸球的结果设计事件,并进行解释。4. 能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抛硬币、转盘和掷骰子事件的结果。5. 尝试用不可能、可能和一

14、定描述已经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不可能、可能和一定,描述数学与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不确定事件,感受随机性。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定位起点出示故事“乌鸦喝水”的三幅图,请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分别说一说这三幅图上的故事。【设计意图:“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的一篇_,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进行描述,可以充分了解他们对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的理解,定位孩子们对可能性知识的已有认知水平。】二、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一)理解“一定”1 小组操作活动 在小组内开展摸球的活动(活动材料见图1),每人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2 独立思考 将如图1的两个袋子里的球倒入一个布袋(见图2),请学生独立思考:任 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3 对比提升(1)比较图1和图2两个袋子里的球,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任意摸一个球,都一定是红球。”通过讨论,学生能总结出:两个袋子里都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2)教师追问:如果要往这个袋子里再放入一些球,任意摸一个还是红球,可以怎么放呢? 学生通过思考,提升对“一定”的认识:只要袋子里都是红球,没有其它颜色的球,不管多少个,任意摸一个就一定是红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