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工作制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16908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工作制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工作制度第一篇: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工作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 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 200973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 演练和修订等工作。3应急预案的编制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3.1.1符合有关 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3.1.2结合本公司、本单

2、位的 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1.3结合本公司、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 况;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 急能力相适应;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本单位的 应急工作要求;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3.1.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3.2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 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以下简称导则),结合 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3.3公司应急预案体

3、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 场处置方案。3.3.1针对公司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的,由董事长组 织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 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 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3.3.2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组织制定 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公司专项预案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环境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防洪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 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3.3.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一一关键岗位、重点部位

4、(包括重大危险源),由所在车间主任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 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 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3.4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 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3.4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 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 准确有效。4应急预案的评审4.1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 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 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 定。对于基本符

5、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4.1.1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规范,对应急预案的 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 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4.1.2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 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 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 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 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 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 素。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

6、包括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 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公司实际和有 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 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 单位概况等要素。4.2评审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4.2.1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成员包括公司 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涉及单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4.2.2组织评审。评审工作由董事长或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主 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现场处置方 案的评审,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4.2.3修订完

7、善。应急预案编制组织者应认真组织分析研究 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4.2.4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综 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由董事长签发,现场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副总 经理签发。5应急预案的备案5.1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区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以下材料:5.1.1应急预 案备案申请表;5.1.2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5.1.3应急预 案文本及电子文档。5.2公司应当向接受备案的上级部门,领取备案登记证明。6应急预案的实施6.1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 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

8、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应急处置技能。6.2各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 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 处置方案。6.3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 所,并设置明显的标志。6.4公司在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时,同时应急预案演练计 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6.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 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 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6.6应急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 档。6

9、.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6.7.1公司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 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6.7.2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6.7.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6.7.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6.7.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6.7.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6.7.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6.8公司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 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 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第二篇: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适用范围可能发

10、生的突发事件有:安全事故、民扰事件、质量事故、交 通事故、治安事件、火灾、中毒、传染病,及发生在我公司造成 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重大突发事件。针对民扰事件采取“一讲、 一报、三不许”的原则(三不许指:不许停工、不许先动手、不许 吃亏)。(二)公司组织机构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董事长副指挥:总经理指挥部成员:项目经理及技术员(三)职责l、指挥对应急救援承担领导责任,并负责批准应急救援和治疗所需的资金。2、副指挥负责现场指挥、协调,确保员工安全,尽量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态扩大,并负责制定现场应急救援的应 急措施。3、指挥中心成员,要绝对服从现场指挥的调遣,企管部负责救 援

11、联络及对外发布信息;工程部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技术措施 的指导工作及应急救援时的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事态的扩大及事 故调查,救援监督、组织应急救援人员的到位、应急救援的机械 调配;财务部负责应急救援用款;市场营销部负责事故损失的核 算;负责医疗器材、急救箱及应急后勤供应、抢险、救护演练; 材料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如发电机、照明器材、水泵、机动车辆 等供应;项目经理部负责组建立本部门的应急救援机构并成立救 援小组;项目经理负责组建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及抢险小分队;项 目部总工、经营主管协助项目经理组建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并负责 事故发生后实施救援、协调等工作;抢险小分队负责事故现场救 援、救护工作。(四)现

12、场应急救援器材、设备1、急救箱:急救箱的配备以简单和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急救 的基本需要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保证随时可 供急救使用。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项:(1) 要有专人保管;(2) 定期更换超过消毒期的敷料和过期药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时 补充;(3) 放置要有一定的合适位置,使现场人员知道;(4) 应急照明、充电应急灯、电筒等。3、现场有危险情况时,在应急救援时需有用于危险区域隔离的 标志,如:警戒带、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标志牌。4、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需配置安全带、担架等专用应急 设备和设施工具。(五) 应急救援程序1、报警系统和通告(1) 内部接警电话:(白天)

13、工程部:(2) 急救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交通事故电话:122(3) 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电话。公司企管部建立公司应急网络通讯 录。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经理部应急网络通讯录,并在通讯录中 收录相关配合部门的抢修电话。应急网络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 讯畅通;(4) 公司及施工现场必须24小时有本公司人员值班,保证事故 发生能立即报告,原则上先内部报 警,视情况轻重再外部报警;(5) 施工现场白天发生重大突发事故,由施工项目负责人或现场 负责人在组织抢救的同时,立即通报公司工程部、企管部,汇报现场事故的事由、人员伤 亡、严重程度、采取措施等情况,值班人员负责记录。夜间发生 重大事故

14、由施工现场负责人在组织抢救的同时,立即拨打公司值 班电话,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值班人员负责记录;(6) 公司或项目部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 中心指挥及公司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通报,汇报现场事故的事由、 人员伤亡、采取措施等情况。夜间公司值班人员接到报警,问明 事故发生情况,立即通知值班表所列联系人员,由联系人立即向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及公司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通报,汇 报现场事故情况;(7)公司或项目部按规定逐级上报,按公司要求, 重大事故30分钟内报公司,一般事故4小时内报公司;(8)应急救援总指挥接到通知后,责成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 场,指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2. 现场

15、应急救援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要保持冷静,为现场应急救援原则。(1) 项目经理部以先救援,控制事态发展,后追究责任A、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现场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寻找事故 源,积极抢救伤员,进行现场救护、送外抢救等尽可能减少伤亡, 防止事态扩大;B、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保护现 场、撤离无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C、根据事态的严重度确定请求外援;D、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引领、配合外援单位的专业人 员进行救援。(2)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A、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接到突发事件通报后,首先了 解安全事故的严重度、现场的地点、事故的种类等。然后,立即 赶往事故的现场,如果本人不能立即赶往现场,须委派能够代替 指挥的人员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并指派需到达现场的人员,积极组织救援工作;B、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接到通知,立即以最快速度赶彳主 事故现场,到达后统一服从总指挥的安排和调遣,按各自职责进 行救援工作;C、责成项目经理部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设置危险区域的隔离, 撤离无关人员,防止事故的扩大;D、批准应急救援、治疗、抢修等现场所需资金;、安排有接待经验的人员接待媒体,或来访群众。(六)突发事件报告突发事件的主管部门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公司应急救 援指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