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16526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复习课负数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7页。二、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负数的知识,并能用直线上的点精确地表示出正、负数,根据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相对性,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运用所学的正负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三、复习重难点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负数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P2P7内容,试着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并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2)请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并试着用

2、直线上的点表示出它们。(二)课堂设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负数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负数复习课)1.复习基础知识(1)交流课前任务,回顾知识点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搜集的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2-3个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评价。师:在搜集正负数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收集的例子发言。引导小结: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以前所学习的整数(0除外)、分数、小数都是正数,正号可以省略。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就成了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2222师:在读写正负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结:注意正号可以省略不写或不读,但负号要读

3、出和写出。师:在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时,你操作的步骤是什么?引导小结:确定方向(用箭头表示正方向),确定起点(0刻度),确定单位长度。(板书)师:请你在你所画的直线上表示出下面的数。112,-2,1.5,-1.5,,-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师: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再一次体会,任何数都可以在直线上找到一个和它对应的点,0的右边都是正数,左边是负数,正负数都有无数个,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2)基础练习下图记录的是小丽上周每天做作业所用的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30分钟25分钟40分钟35分钟30分钟师: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问题。A.小

4、丽平均每天做作业用的时间是()分。B.如果把小丽平均每天做作业用的时间记作标准时间,记为0分钟,超过平均时间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平均时间的部分用负数表示,把上表填完整。151.254132.5A.在直线上表示上面各数。B.把上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再通过基础练习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整个环节借助学生完成的作业,边思考,边发现,边回忆,为完善思维导图作准备。】2.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师:同学们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课前已经请你们利用思维

5、导图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结合刚才我们一起回忆的知识点,对照你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然后小组交流,推选出一份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全班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3.典型题目练习,综合应用知识(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在0、-2.5、8、-12和中自然数有3个。60是负数。数轴上,0点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知识点】正负数的定义,对数轴上点的认识。【答案】【解析】本题涵盖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通过此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2)六年级一班和二班进行拔河比赛,比赛规则是“五局三

6、胜”制,胜一局记作1,输一局记作-1。比赛情况如下表。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第四局第五局一班二班-111-11-1前三局一班胜了()局,输了()局;二班胜了()局,输了()局。如果此次比赛的结果是二班获胜,请你把表格填完整。【知识点】正负数的定义。【答案】2,1;1,2。答案不唯一。【解析】除了考查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还考察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加强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3)如图,规定每个长度单位是1米,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小军从点A出发,先向西走了3米,又向东走了7米,再向西走6米到达点B,在直线上标出点B。【知识点】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答案】-1处。【解析】稍变式练习,没有从原点出发,考查学生对单位长度、方向的灵活理解,同时解决的方法有多种,能力弱的可以数出来,能力强的可以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推导出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4)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经停靠站载客数量记录如下表。人数(表示上车,-表示下车)起点站+15A站+10-2B站+30C站+5-4D站0-3E站+1-6从站到E站中有()站没人上车,()站没人下车。公共汽车从C站开出时车上有()人,E站开出时车上有()人。【知识点】正负数的意义及实际应用。【答案】1,1。27人,19人。【解析】在理解正负数意义的基础上,体会符号表示的好处,没有学过正负数的加减法,根据意义进行理解性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