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14427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13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管理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702008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项目驱动计划学时:72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1、管理学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是我院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开设在第二学期。2、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突出职业特色、坚持面向社会办学的办学方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学生主要来自各地的第

2、三批大专录取的学生,少数学生为高中的中专、职高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科技和人文素质。我系开设的管理类专业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在校生规模为 1000多人。专业培养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本门课程定位是培养具有完整的人格道德、综合的管理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学基础是上述两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关键性显性课程。本课程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课程服务面向:高职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的管理基础课3、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3、、方法,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4、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经济数学、大学语文,后设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创新教学为基本理念,具体思路和构架为:创新教学理念管理技能为主线的136教学内容体系体系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体系多媒体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条件体系基层管理岗位技能与素质1、在教学目标上,管理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际管理技能为根本,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2、在课程容体系上,管理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

4、择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课程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容是由多个项目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3、在教学方法上,管理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模拟教学的方法体系。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教材,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5、在教学特色上,管理学课程在

5、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 课程目标总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构架、基本概念,打好管理专业的入门基础,为以后系统学习管理专业课程和为日后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基本原理,建立管理学的基本素养。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初步拥有解决管理问题的工具箱。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6、总的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二、职业能力目标:(一)知识目标:1、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2、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

7、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3、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概念、类型、地位、作用、方法步骤等的知识。(二)能力目标:课程能力体系(本课程建立三级能力目标体系):一级目标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二级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与实训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评价能力。三级目标培养观察环境,分析界定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科学决策的能力;培养科学运筹,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培养分析组织结构与职权关系,制定组织规的能力; 培养招聘、应聘,考核与奖酬的能力;培养树立权威,有效指挥的能力;培养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培养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

8、通的能力;培养人员组合与团队建设的能力;培养对工作有效控制的能力;培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总结与评价的能力。(三)素质目标:在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三、课程容的设计思路课程知识脉络:目标:培养中基层管理者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管理职能模块管理基础模块选择模块管理概述管理思想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企业管理总设计思路为: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136”教学容体系。“124”是指“一条主线”、“三大基础”、“六项容”。1、“一条主线”:本课程

9、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来选取容。这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是指电子商务、物流企事业单位基层的班组长、领班、部门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整个课程的教学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过为主线进行设计。2、构建“三大模块”一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培养四大学生管理技能的管理职能模块;三是强化基层管理者综合技能的形成的整体的、综合的实习实训模块。3、“六项容”:3.1两大基础。一是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

10、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组织文化等。这是课程第一、二章的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与前提。3.2、四项职能。通过四项职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管理的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的共通作用与程序。本课程的第三、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与

11、培养这四大关键能力。这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与重心。第三部分课程容与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式,通过以下六个项目的实施,从而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议总课时为64学时 ,项目容组织与学时分配如下所示。引言部分(约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本课程的学习意义;2、 课程体系(定位、目标及体系)3、 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方法。一、项目1 管理概述(约 6 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点:1.掌握管理的涵义及目标;2.掌握管理者的分类、职责、素质与技能要求;3.理解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属性和适用围;4.理解环境分类、组织环境的适应与控制。技能点:1.初步培养对管理的艺术性和技能性的感悟

12、;2.认知并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3.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二、项目2 管理思想(约 6学时)知识点:1.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2.掌握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理论及最新管理趋势; 技能点:1.具有初步应用现代理念和理论分析与处理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2.促进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三、项目3 计划职能(约 14 学时)知识点:掌握决策的分类、程序与方法的知识;了解计划的类型,理解计划职能的程序; 掌握目标的分析与制定;4.计划的方案的制定; 5.掌握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技能点:掌握盈亏平衡法、乐观法、悲观法、折中法、最大后悔值最小法;分析和界定管理问题的能力;创新与

13、运筹的能力;决策能力;编制计划书的能力。四、项目4 组织职能(约 12 学时)知识点1.掌握组织结构的容。2职务设计的概念和表现形式;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概念及关系;4部门化的概念及形式;5集权与分权、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概念;6.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特点。技能点1.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2. 掌握职务设计的形式和人员配备过程;3. 掌握部门划分的方法;4.掌握组织协调的手段;5、掌握组织职权的关系,能判断组织集权还是分权,能区别组织直线职权和参谋职权;6、识别组织的组织结构形式,并能分析其优缺点。项目5 领导职能(约 20学时)知识点1.了解有关领导概念,掌握领导方式理论;2.掌握权

14、力形成机制与运用要领;3.掌握指挥的形式与要领;4.掌握激励的理论与方法;5.掌握沟通传播的方法与艺术;6.掌握人际交往与工作协调的艺术;7.掌握说服与交涉的策略;8.掌握群体管理的原理与艺术;9.掌握团队建设的理论与要领。技能点1.培养提高自身权威与有效运用权力的能力;2.培养有效指挥的能力;3.培养激励员工的能力;4.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5.培养协调与交涉的能力;6.培养化解冲突,构建和谐的能力;7.培养团队建设的能力。七、项目6 控制职能(约 8 学时)知识点:1.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2.掌握控制的要领、过程与方法;3.掌握控制的基本原则技能点1.培养初步的部门总体控制能力;2.培养运用现代控制方法的能力。八、项目7 企业观察(8课时)技能点:运用所学,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职能方面管理本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和水平。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学时为76学时。课 时 分 配 表章节教学容课时分配理论(含讨论)实践小计引言221管理概述4262管理思想4263计划职能104144组织职能84125领导1010207控制职能4488企业管理依开设本课程的专业需要,灵活选择本章校外实践容88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