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143837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2篇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1(768字)在6日的残奥高山滑雪和残奥越野滑雪赛场上,中国选手迎来了集体爆发。梁景怡、张梦秋分别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女超级大回转(站姿)金牌,郑鹏和杨洪琼则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冠军。本届赛事之前,中国运动员从未在冬残奥雪上项目夺得过奖牌,因此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次突破。当张梦秋越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岩石赛道终点,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完成了冬残奥金牌“零”的突破。在一天前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速降(站姿)项目中,即将20岁的张梦秋以0。1秒之差屈居亚军。6日赛后她说:“我成功把奖牌换了颜色,现在感觉特别开

2、心、激动。这是中国高山滑雪的重要时刻!”同样迎来荣耀时刻的还有日本运动员村冈桃佳,她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坐姿)比赛中收获了自己在本届赛事上的第二枚金牌。“虽然感觉有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但我最终赢得了金牌,所以我很高兴。”她说,“我觉得我滑得很有侵略性,这就是我的比赛风格。”辉煌的背后离不开运动员平日的刻苦训练和比赛中的拼搏精神。“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拿一块金牌,这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在夺得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冠军后,中国选手杨洪琼激动地说,“我一直都希望自己默默努力,然后一鸣惊人。是训练中的汗水和泪水,还有我在赛场上的拼搏与坚持,让我站上领奖台,实现了愿望。”当日,在北京国

3、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的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中,中国队以9比3战胜爱沙尼亚队。此外,在6日结束的一场残奥冰球小组赛中,中国队以5:2击败捷克队。当日进行的两场轮椅冰壶循环赛里,中国队分别以1:5不敌瑞典队、9:3战胜爱沙尼亚队。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2(902字)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战绩为本届冬残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温暖中永恒”这个主题更是在闭幕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致敬拼搏而不屈的你们荣耀不只是金牌,所有拼搏者都是我们的骄傲。

4、中国代表团最多1天收获15个金容融,也凑齐了2个金牌九宫格。运动员们的英勇拼博铸就了这场赛事的精彩绝伦,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也造就了国家的荣誉。时光流淌,记忆永存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也代表着北京双奥在今天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手册中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

5、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3(695字)经过九天

6、的激烈比赛,今晚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了。意味着这一届的冬奥会彻底结束了。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也要下班了。值得关注的是,有个宁夏姑娘参与了今晚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她叫马奕菲,视力障碍,今年16岁,家住金凤区,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高二学生,从5岁起就开始接触音乐,从小在音乐方面展现出良好天赋,5岁学习钢琴、9岁学习小提琴,12岁学习作曲,获奖无数。能在全国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闭幕式重要演出,是多么幸运,也说明这个女孩不一般。视力有障碍,小提琴、钢琴样样都会,能站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真的了不起!我四肢健全,什么乐器都不会,想想都惭愧。这个女孩,跟我的学生是同龄人,我的学生也有很多学音乐的,明天上课一定要

7、给学生讲讲这个女孩的故事,跟这个女孩比起来,你们是何等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练琴呢?人是需要有榜样的,有了榜样的激励,会变得更有动力。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我们会不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从而转化成实际行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活成别人的榜样。昨天在公园门口,看到两个小男孩吃芒果,一边拿嘴撕扯着芒果皮,一边往地上吐皮,实在看不下去了,我拿出一张纸巾递给小男孩:“给你张纸,不要往地上吐了,把地上的也捡起来”,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说“我们渴了呀”,见我递纸巾,有点不好意思了,乖乖地捡起了地上的果皮。我说:“你们老师天天教育你们不能乱扔东西,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小男孩连忙说“

8、谢谢阿姨”,希望两个小男孩从此以后再不乱扔垃圾。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4(771字)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今日上演,导演沈晨透露,闭幕式的主题为在温暖中永恒,将用一个特殊的装置配合主视觉形象,将过去9天赛事的感人瞬间,以及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伟大时刻,永远保留下来。本场闭幕式除了仪式,还有两个比较核心的表演。首先,在爱的感召节目中,由盲人演唱者、听障手语表演者等组成的残健共融的演出团队,将向世界传递出彼此鼓舞、拥抱世界的动人力量。其次,在主火炬熄灭之前,还会进行一个13套定音鼓演奏的打击乐,形成奔流不息的“时间”前进和更迭的形象,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回顾本次冬残奥会,中国队取得了不错

9、的成绩,同时将运动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残奥会体现的精神是“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目标。参加残奥会的大多是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是在精神上同样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样享有权利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而在残奥会比赛中,其实更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拿到任何奖励。残奥精神更强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待遇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自己的强项,永不放弃,在全世界的人面前证明自己。残奥精神,更崇尚和谐的生活,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有缺憾,但是他们更能体会到和平的美好以及战争的残酷,用坚持不懈的精神,号召更多人为国家、世界的和平带去一份力

10、量。残奥会告诫人们的是,这些运动员并非需要世人的同情、怜悯,他们会用自己的能力、意志来证明自己的不比任何人差,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所有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身体的残疾不能代表什么,残疾的身躯一样有坚强的意志力,同样身残志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5(785字)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

11、,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伴着优美的音乐,闭幕式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开始。体育场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现出一部留声机,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9天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2位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来到场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代表献花致敬,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现志愿者热情周

12、到服务的感人画面。柔美的音乐响起,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演员共同表演的爱的感召,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残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徐徐降下。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给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副市长斯卡武佐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现场唱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短片我们是光。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6(691字)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

13、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

14、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7(804字)我辈青年,当迎难

15、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