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14115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坝体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帷幕灌浆施工措施方案一、施工准备:1、组建施工队伍:组建经验熟练的帷幕灌浆施工人员10至15 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现场技术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对本工程概 况、技术质量要求、工程工期全部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报施工班组 长姓名及相关工程经历。2、机械配置:据帷幕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细则要求和工程施工计 划,配置钻孔机2台,空压机2台,灌浆机2台,泥浆搅拌机2台, 泥浆泵2台,等其它小型机械及架材架板,并现场维护保养、检测, 保证正常生产。报示机械型号。3、搭设机械操作平台,修临时施工道路,组织合格灌浆材料进 场。二、工期计划:据本单位工程总体计划,该帷幕灌浆分部工程计划xx年9月15 日开工至xx年

2、11月10日完工,历时有效作业同期56天。附按放样、 准备、机械等工序做一个详细的工期进度横道图。三、灌浆材料的质量标准:灌浆除坝体粘土心墙段采用粘土灌浆外其它各部位均采用普通 硅酸盐水泥灌浆,粘土心墙灌浆所需的粘土材料应与建坝心墙粘土一 致,即同一土料场土料。帷幕灌浆所需水泥,根据图纸及监理指示采 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45.2,细度为80m方孔筛,筛余量不 大于5%;当坝体接缝张开度小于0.5mm时,水泥细度为71 m方孔 筛筛余量不大于2%。若工程需要,可采用细水泥或超细水泥及特种 水泥。严禁使用受潮结块水泥或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四、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孔位放样一搭设操作平台一钻

3、机就位一钻孔一裂隙冲洗一压水试 验一灌浆一质量检查一补孔灌浆一封水检验。五、帷幕灌浆施工:1、钻孔:采用仪器和人工相结合测放孔位。溢洪道基础和左坝间灌 浆帷幕沿轴线采用单排布孔,孔距2米。先用经纬仪放设帷幕灌浆轴 线和先导孔,再由人工拉尺测放,确保开孔位置与设计位置误差小于 10cm,并如实记录实际孔位。按设计对孔位进行编号、排序,并按 孔序施工。所有帷幕灌浆孔均进行测斜,每钻一灌浆段测一次孔斜,发现偏 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对先导孔、检查孔要进行取芯,其采取率不小于80%,若岩芯采 取率低于80%时应采取措施或更换钻具,以提高岩芯采取率;岩心按 钻孔次统一编号,填牌装箱,绘制柱状图。一般钻孔采

4、用56哑金刚石钻头,清水钻进技术。钻孔测斜仪采 用IIX-3型小口径下测斜仪。采用下套管办法保护灌浆空口。钻孔 的终孔深度与设计的孔深误差不大于20 cm;帷幕灌浆检查孔个数应 为总灌浆孔数的10%。在钻孔过程中如遇涌水、漏水、断层、洞穴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 告监理,研究处理措施,钻孔结束或灌浆结束待钻时应及时保护好孔 口,防止异物掉入孔内。2、钻孔清洗:钻孔冲洗采用大流量清水冲洗,把孔内岩粉等沉淀物冲洗出孔 外,至回水澄清10分钟再无沉淀物结束。裂隙冲洗采用压力水脉动 冲洗法,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但最大水压不得大于1MPA。 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时,风压为灌浆压力的50%,压力超过0.5M

5、PA时,采 用0.5mp裂隙冲洗至回水澄清10分钟为止,总的冲洗时间不小于30A分钟,串孔时总的冲洗时间不小于2小时。当邻近孔正在灌浆或灌浆 结束不足24小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裂隙冲洗结束孔内积砂不得超 过 20 cm。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完成后进行,试验时可根据监理或建设方 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简易 压水法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完成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 力的80%,超过Imp时,可采用1MP压水20分钟,每5分钟测读1AA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单位为吕荣(Lu)。先导孔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

6、“单点法”压水试 验;检查孔采用“五点法”压水;其它帷幕孔做灌前简易压水试验。“五点法”、“单点法”压水试验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技术规范 (DL/T51482001)附录 A 执行。4、灌浆:变形观测装置安装完毕且能进行正常测试工作,灌浆前物探测试 工作完毕;上部覆盖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完成探硐回填灌浆,固 结灌浆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各灌浆段的压力根据灌浆试验成果确定。接触段灌浆时采用升压 法,当趾板混凝土无抬动时,可升至设计压力灌浆。灌浆要尽快达到 设计压力,主帷幕灌浆过程中注意控制压力,到压力与灌浆注入率相 适应,灌浆压力以孔口回浆管压力表读数为准。灌浆过程中当注入率过大时,采用分

7、级升压或间歇升压。灌浆段 长的划分误差不大于30 cm,如遇断层、碎带、洞穴等不良地质条件 时进行单独分段灌浆。终孔灌浆长不超过8米时可不分段灌浆。帷幕灌浆方法为:1序自上而下,11序、111序自下而上。先施工 I序灌浆孔,再施工11序灌浆孔,最后施工111序灌浆孔。各灌浆段灌 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50 cm。没有涌水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不 待凝,即进行下一段钻孔,但在断层、破碎带等地质复杂地区或涌水 孔段则应待凝,待凝时间按监理指示执行。接触段灌浆结束应待凝 24小时。帷幕灌浆原则上采用纯水泥灌浆法,遇较大断层吸浆量较大难以 灌浆结束时,可采用掺速凝剂的混合浆液灌注。浆液水灰比根据试验确定

8、。一般按重量比有2: 1,1: 1,0.8:1,0.6:1,0.5:1五个比级。开灌水灰比可采用2: 1。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当注入率不 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改变浆液水灰比。当某一级浆液注入量达 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达1小时以上,灌浆压力或注入率均无改变或 改变不大时,可改浓一级水灰比的浆液进行灌注。当注入率大于每分 钟30L时,视具体情况越级改变浓水灰比。浆液水灰比改变后,如灌 浆压力突增或注入率突减到原注入率1/2以下时,立即回到原级水灰 比进行灌注,并查明原因。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时,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 于0.4L/min时,继续灌浆60分钟,

9、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浆 90min,灌浆即可结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继续灌时间相应 减少至30min和60min,灌浆即可结束。当长期达不至结束标准时, 应报监理、建设方共同研究处理措施。帷幕灌浆孔全孔灌浆结束后及时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进 行封孔。主帷幕灌浆孔封孔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封闭帷幕灌浆孔用 “分段压力灌浆封孔法”。灌浆封孔后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灌浆 孔上部空余部分大于3m时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继续封孔。小于 3m时可使用200 #水泥砂浆封填密实。灌浆过程中每隔1530 min测记一次浆液浓度。当发生回浆失 水变浓时,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液进行灌注,如效

10、果不明显,延续 注30 min,可停止灌注或按监理指示执行。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按监理指示采用嵌 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注等方法处理。钻 灌过程中发生串通时,如具备灌浆条件时,串通孔可同时进行灌浆, 灌浆时应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通孔阻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串通孔的扫孔、冲洗后继续钻进灌浆。6、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在给部位的帷幕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检查 孔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 技术规范(DL/T51482001)附录A执行。检查孔位置依据水工 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再依据灌浆

11、资料成果另行 布置。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应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一个坝段或一 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布置一个检查孔。布置检查孔时应在监理综合分析 灌浆资料后,由监理确定布孔。检查孔压水试验透水率为:混凝土与 基岩接触段及下一段的合格率为100%,其它孔段透水率的合格率不 小于90%,且不合格的孔段分布不集中;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得 超过设计标准的100%。符合上述条件时该部位的帷幕灌浆质量可评 定为合格。7、工期、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我项目部将施工 组织机构,施工能力,施工计划及施工资源等八个方面加强管理。具 体为:组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并落实生产责任

12、制,提 高作业人员的生产能动性。同时项目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与监理、建 设方常沟通常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在上一工序施工结束前做好下一项工作的 准备,同时要求上道工序完工前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最佳作业条件, 便于流水作业,缩短工期。在计划安排上做到详细科学,以日计划保周计划,周计划保月计划,月计划保旬计划,旬计划保季计划,做到环环相扣,紧凑有序。施工中随时跟踪进度实施情况,如有特殊情况耽误工期应尽快调 整施工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以保证工期目标实现。加强施工资源管理,按工程进度计划及时安排好施工材料的采购 工作,并对已进场的施工材料加强管理,确保不因施工材料拖延工期。8、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第一,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 原则。特别是本分部工程在主汛期施工,且又在库区溢流堰上,汛期 危险性高,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管理上做到安全制度健全,安全设 施、安全防护可靠,安全标志鲜明。同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 变化,以便做好汛期安全防范措施,并确定安全员进驻施工现场,专 职负责工地施工安全,确保工程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