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14003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四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设想为保障和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正常开展和有序发展, 学校确定分管校长负责, 教导 处主抓、 信息中心组协助, 教研组重点落实的课程实施管理网络, 在此基础上将成立综合实践活 动教研组。根据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I、理论依据:(一)综合实践活动课容、任务: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其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 生通过实践,增强探 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 与社会的

2、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 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 ”综合实践 活动课与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作为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 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新的课程形态,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最高的课程, 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和附 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课程,与其它课程具有等价性和互补性。与其它课程相比,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和自主性。

3、”“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 同时也是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 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追求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 关注 活动中新的目标的不断生成, 让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成为尊重 学生兴趣爱好, 为学生的自主性成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知道了这些, 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 才能切实地转变课程观,养成反思的实践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确定要

4、依据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是社会发展对中学生的 基本要求;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具体目标可细化为五个方面:1 、让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2 、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 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关注和对自我的关心,发展学生的责任意识;3 、让学生形成从自己周围的生活和自身的经验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 、让学生在活动中综5 、让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从中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学习的意义; 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1 、课题探究的研究

5、性学习2 、体验性学习3 、应用性学习4 、社会参与学习(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原则1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 、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 、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确立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性质。第二、教师要确立学 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教师作 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 参与者, 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 第三、 教师要具有生成意识, 强调过程, 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 发挥教师具有的

6、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四、教师要具有资源性,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引导学生现实生活 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第五、教师要具有以“创新意 识”为核心的能力结构。这种能力结构除了包括知识转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指导能力、学习 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之外, 更主要表现为创新性工作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对未来生活的前瞻能力。(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生以下能力: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和社交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调查研究 能力、读书和思考能力、计划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注重倾听和敢于实践的能力

7、、合作、交流和 分享能力、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能力等等。(八)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以下办法:1 、在玩中学,让每名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自体验,提高首脑并用的能力;2、开发学生大脑,激发学生潜能,讲现实中的故事; 3 、到社会上去参观、访问,了解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有意义的事件,增长见识; 4、到社会上去学习如何生活和生存的本领;5、历史无法实践,人不能回到古代,学生要以演讲的方式学习历史,不忘过去,开拓未来;6、学生可以上成辩论课,对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 要通过争论和辩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遇事的应变能力; 7、学生还可以搞知识问答,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8

8、、学生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写体会和日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9、学生通过小品和相声反映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表演、语言表达和正确认识社会现象能力;10 、学生还可以利用资料夹进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学生的利用信息的能力; 能力。11 、学生要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组织管理n、工作设想:1 、学校要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要以综合实践为主线, 把学校的专题活动 (艺术节、 科技节和体育节 )、主题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 )、团队活动和学科的综合性 学习贯穿起来,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2 、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实践课程意识,这门课程的建设不单

9、是综合实践教师的事,而是 全校教师共同来参与。3 、学校要有经典的实施主题。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围绕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一课题, 依托校园网尝试并着手实践筹建 四中 综合实践活动 平台,以此为阵地,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程成果等一系列信息逐步上网 展示。同时,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尽力发挥其在全市初中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力争将本校综 合实践活动信息平台抬升为市教科研。5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工作是课程实施中的一大难点,为了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 更好地促进活动课程建设, 学校将增加综合素质评价。 本学期计划在七年级新生中实施,

10、 条件成 熟后将逐步扩展到八、九年级学生。川、综合实践活动负责教师:语文:左春晖、方 瑗、王 芳数学: 诚、江高庆、 勇 英语:吴季虹、丁家骏 政治:袁玉婷、 莉、声义 历史:周世俊、玉翠、梁 燕 地理:王松海物理:丁云萍、扬庆、王庆生、程海峰、余 拔 化学:王 玮、智泉生物: 宇、齐元、 琪、吴 彤音乐: 青、本源体育:王 军、梁 峰、王 莉美术: 乐、汪晓华、汪 琳微机:朱小红、丁贤友n、活动主题的选定:一、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主题设计二、我们需要健康,我们更需要安全三、人类与花卉四、生活处理一我能行五、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六、我了解到的农村和农业生产七、家庭理财,挣钱有道八、动手操作,争做小

11、小发明家九、社区服务十、野外生存,磨砺人生H一、与汽车文化十二、美好的一瞬,永恒的回忆十三、电的功与过十四、从剪纸、纸花和艺看中国的民间艺术十五、信息技术与网络十六、国际关系十七、民族十八、人权十九、与政治二十、战争与和平二一、体育与艺术二十二、饮食与服饰二十三、人口与贫穷二十四、周游世界二十五、民居与建筑二十六、节日庆典二十七、丧葬习俗二十八、婚姻与家庭二十九、与信仰三十、传统游戏三十一、社会危机三十二、就业与失业三十三、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三十四、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三十五、古代中国文明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三十六、未来世界从以上学校开展的活动项目来看,活动课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已经比较广泛,初步涉及

12、了自然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广泛的领域。这对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06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综合实践课程安排表序号指导教师活动主题1蓓蓓钢笔字书写技能训练2曰尹 曰寿国学鉴赏3外语组异域文化4外语组英语口语交际5数学组数学思维训练6朱小红软件与编程7丁贤友电脑与网络8周世俊走进近代9政治组我与法同行10王松海水资源研究11物理组航模(航海、空、天)12吴彤/琦走进生活(花卉、植物标本、生活小实验 )13汪琳/汪晓华手工刺绣14汪晓华/乐电脑绘画/美术欣赏15本源民乐队16方呈兰/王莉韵律操、舞蹈队17王军/施庆峰球迷之家(篮、乒乓球)18青女子合唱团2006200

13、7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课程安排表班级名称班主任/指导老师班主任上课地点钢笔字书写技能训练蓓蓓蓓蓓一( 11 )班文学作品欣赏左春辉左春辉一( 4 )班异域文化丁家骏、瑶丁家骏一( 5 )班英语阅读祁冬青、焦红艳祁冬青一( 12 )班数学思维训练(1班)诚诚一( 13 )班数学思维训练(2班)江咼庆江咼庆一( 9 )班QQ与我们的生活朱小红亚平机房1电脑与网络丁贤友王青松机房2生物与生活琦玉翠生物实验室物理与生活(1班)扬庆庆龙一( 8 )班物理与生活(2班)程海峰许根华一( 1 )班棋类周世俊小娣一( 3 )班剪纸、图案设计汪晓华、汪琳肖洁一( 10 )班星期二画室乐乐美术室拉丁操王军宇形体

14、房球迷之家/篮球(1班)梁峰梁峰东篮球场球迷之家/篮球(2班)吴健吴健西篮球场球迷之家/乒乓球王松海王松海乒乓球室女子合唱团青青音乐室2新闻爱好者俱乐部莉莉一( 6 )班自我设计吴季虹、袁玉婷园明伦室2007 /2008 学年度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施行一、总体目标:激发兴趣, 发掘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现其新的生长点, 形成个性特长,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二、领导小组:组 长: 英副组长: 旸、劲松、 飚总策划:袁玉婷总协调:盛明辉考 勤:程晓红宣 传:亚平、丁贤友、王青松三、课程安排:见附表。四、报名原则: 学生自主选择和班主任指导相结合。五、报名说明:1 、人人参与,所开课程全面兼顾,每人限报一门。2 、现行教学班每门课报名原则上不超过3 人,人数超编时要求班主任协调。3 、铜管乐队外聘教师,开班由报名结果而定,可报第二志愿;软件与编程班面向信息技术特长生,不再另报; 自我设计班每班限报 2 人。4 、报名汇总表“志愿栏”上填写课程序号即可。教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