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13935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龙大兴电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中山龙大兴电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山龙大兴电镀有限公司2013年12月目 录1 总则11.1 目的与指导思想11.2 职责11.3 编制依据21.4 适用范围41.5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的工作原则42 术语与定义52.1环境保护目标52.2环境敏感区52.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52.4污染源52.5危险化学品62.6危险废物62.7重大危险源62.8危险目标62.9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62.10应急救援62.11预案72.12分类72.13分级72.14应急监测72.15应急演习82.16应急指挥部82.17应急总指挥82.18应急人员83企

2、业基本情况93.1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状况93.1.1地理位置93.1.2地形、地貌、地质93.1.3气候、气象103.1.4 水文123.1.5 植被土壤153.2 企业概况163.2.1主要原辅材料163.2.2产品223.2.3生产工艺流程223.2.4厂区平面布置283.2.5主要生产装置303.3 产排污情况323.3.1水污染物323.3.2大气污染物333.3.3固体废弃物353.3.4噪声373.4 执行环境标准373.4.1环境质量标准373.4.2环境排放标准383.5环境保护目标及周围主要危险源383.5.1 环境保护目标383.5.2 周围主要危险源414企业环境风险分析

3、424.1环境风险评价424.1.1评价工作等级424.1.2评价范围504.1.3环境风险识别514.2环境风险分析514.2.1最大可信灾害事故514.2.2 剧毒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524.2.3 剧毒品储存室事故风险分析544.2.4 污染物收集处理设备事故风险分析574.3危险源604.4 危险辨识、评价604.4.1化学品仓库604.4.2废水事故排放604.4.3废气事故排放614.4.4 其它因素615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边的影响635.1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635.2 对周边的影响636预防与预警646.1危险源监控646.2风险预防措施646.2.1 运输过程中的风

4、险防范措施646.2.2 装卸、存贮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666.2.3 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676.2.4 剧毒化学品丢失的预防686.2.5 防止剧毒化学品泄漏696.2.6 中毒事故预防措施696.2.7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706.2.8 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706.2.9 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706.2.10 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706.2.11 风险处理应急措施716.3 预警行动726.3.1 事故预警条件726.3.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726.4 监测与预警737组织机构和职责747.1 应急救援机构设置747.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747.3 应急救援机构组成机构职责划分748应急响

5、应与措施808.1分级响应机制808.2启动应急预案818.2.1 级响应818.2.2 级响应858.2.3 级响应868.3应急措施878.3.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878.3.2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968.3.3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998.3.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008.4应急监测1048.5应急终止1068.5.1应急终止的条件1068.5.2应急终止的程序1068.6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069 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1089.1消防设施1089.2应急物资、设施1089.3劳动防护、安全措施10910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

6、员和职责11010.1 机构设置和组成人员11010.2 职责11010.2.1 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1010.2.2 总指挥的职责11010.2.3 副总指挥的职责11110.2.4 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11210.2.5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队11311 报警、通信联络方式11611.1 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11611.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信联络手段11611.3 事故报警和报告11612 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11712.1 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11712.2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11712.3 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11812.4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的疏散11813

7、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1913.1 触电11913.2 头部外伤11913.3 热液烫伤12013.4急救措施12014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12214.1 现场保护12214.2 现场洗消12215 应急救援保障12315.1经费及其他保障12315.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2315.3应急队伍保障12315.4通讯与信息保障措施12315.5医疗急救保障12416应急培训和演练12516.1培训12516.2演练12617奖惩12818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13018.1预案评审13018.2预案备案13018.3预案发布与发放13018.4应急预案的修订13019预案的实施和

8、生效时间13220 附件133附件1四周环境示意图附件2厂区平面布置图附件3消防设施配置图附件4应急设施位置示意图附件5雨水管网示意图附件6周边区域交通疏散图附件7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架构图附件8值班联系名单附件9主要车间负责人、厂区技术负责人的联系电话附件10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附件11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附件12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其他附件VIII1 总则依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为保证企业、社

9、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应急预案。本公司现在已经与地方政府负责事故应急反应的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并且以后也将继续保持,以确保本预案与各级政府的事故应急预案、行动和要求匹配。1.1 目的与指导思想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最大限度降低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因化学品泄漏、及化学品泄漏引起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危

10、害,并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能够及时抢险和救援。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的职责属于总经理。总经理负责预案的分发,保证预案和实施程序每年进行审查和修订。厂长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应急人员培训的管理以确保具有充足的应急反应能力,保证进行充分演习。所有员工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国家

1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修订);(13)中华人

12、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8年3月);(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国家环保局第五号令);(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7)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

13、Z2-2002);(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日)。(2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版);(2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29)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30)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31)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年5月);(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3)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

14、院第302号令);(3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35)其他法律、法规。1.4 适用范围本企业发生的满足预案启动标准的各类突发环保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道水质、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厂内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公司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人体健康的环境事故等。1.5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的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本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在小榄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