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13932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专用)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完胜4个选考题 选修4 城乡规划讲义(含解析)题点突破 例(2018苏常锡镇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化一般分为景观城市化(即可以被人们所观测到的城市的发展变化,如道路的繁荣、高楼的林立)与人文城市化(即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的建设,人口素质的提高等,与景观城市化有一定的联系)。若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相协调,则属于同步城市化。但现实中由于两者的差异性往往形成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文化发展速度)和滞后城市化(城市景观发展速度落后于文化发展速度)两种模式。材料二下图为某城市剖面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1

2、)判断该城市B地区属于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还是滞后城市化_,说明判断理由_。(2)根据城市C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3)根据城市A地区的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曲线,分析该地区存在的城市问题,并提出改造措施。解析第(1)题,直接据题意(图和文字)分析即可。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C景观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文化发展速度,为过度城市化;可能出现新住宅区大量增加,城市配套比较新,但地区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A地区的景观城市化滞后人文城市化,为滞后城市化,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城市功能单一、设施落后、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等;从旧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

3、、加快住房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措施。答案(1)同步城市化该地区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两条曲线差距不大,说明该地区城市景观和社会人文协调度较高(2)C为过度城市化,这里新住宅区大量增加,城市配套设施比较新,但该地区人文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素质有待提高。(3)A为滞后城市化,该地区处于旧城区,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城市设施比较落后;住房紧张,道路和娱乐、休闲、服务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足。改造措施:进行旧区改造;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重难点拨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2城市环

4、境问题及成因、治理对策问题成因措施资源短缺土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土地城市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加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开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等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

5、填埋、燃烧、堆肥等处理方法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演练冲关1(2018苏常锡镇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图1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材料二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图2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

6、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 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1)城市热岛是指_的现象,图1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_,解决城市热岛的重要措施有_。(2)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其依据的条件是_,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3)2016年崇明岛撤县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城市热岛是指中心城区的气温高于城郊地区;由图1可看出上海热岛强度呈现波动上升;从“防

7、”与“治”两方面提出合理化措施。第(2)题,据题意分析可知,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所以“同城效应”的条件是高速公路和铁路;从有利影响(扩大出行范围、利于文化交流)和不利影响(增加交通成本)两方面分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3)题,从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生态保护措施两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波动上升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建设通风廊道;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市中心人口密度(2)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扩大出行范围,扩大生活圈;有利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增加交通成本(3)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市化;发展休闲旅游业等现代

8、服务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开发。2(2018南通模拟1)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如图),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据此回答问题。(1)我国住宅用地采用“大院式”布局的优势是_,不足是_。(2)说明与“大院式”相比,“街区式”住宅小区的优势。(3)除了交通拥堵,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大院式”住宅小区犹如集中式空间形态,因此其优点是紧凑,便于管理,缺点是必须从固定的大门进出,不方便居民出行。第(2)题,

9、“街区式”住宅小区,主体建筑沿街道分布,建筑密度大,道路密度高,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使用价值,且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更能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城市居民的沟通与交流。第(3)题,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除出现交通拥堵外,还出现了住房紧张、入学紧张、就业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答案:(1)便于管理不方便居民出行(2)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使用价值;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利于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利于城市居民的沟通与交流。(3)住房紧张;入学紧张;就业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思维线索题点突破城市规划中的项目选址例1(2018江苏高考节选

10、)如图为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商业用地布局的特点有_。这种布局易造成的城市问题及原因是_。(2)该城市在规划对外交通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原则有_。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商业用地的图例,在图中可以看出商业用地一方面集中在城市中心,另一方面集中在道路两侧。各种用地集中分布,使大量人口聚集,交通出行量大,因此道路功能复杂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第(2)题,题干强调的是“对外交通布局”,一方面要从合理布局城市交通设施考虑,另一方面考虑内、外交通网络的对接问题,最后还要考虑对外交通要尽量减少对市区内交通的干扰。答案(1)城市中心;道路两侧交通拥堵;道路功能复杂(2)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城

11、市内外交通网络对接;尽量减少干扰例2(2015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 m、93 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拟在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_。(2)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_,不利条件是_、_。解析第(1)题,大桥的建设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联系河流两岸、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促进大桥两端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S处靠近铁路,交通便利,距离商业区较近。不利条件是距离河流近,地势较为低洼,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胁;与工业区之间有河流相隔,不利于与工业区的联系。答案(1)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二点)(2)铁路运输便利,距离商业区近(任答一点)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与工业区联系不便重难点拨城乡规划中项目选址的原则及措施原则措施必须符合城乡规划中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并兼顾与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节约土地,尽量不占、少占耕地,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合理调整用地要与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对于影响环境卫生及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当避开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以及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要与城乡现状相衔接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城乡交通、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