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13892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等量关系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量关系教学反思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 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 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为后面方程的认识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但因其抽象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 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关系,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

2、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学会了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一、关注生活经验,初步体验“等量关系”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 ,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准确定位。 如课一开始,我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 “相等” 的。进而由鸡、 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 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二、关注

3、体验过程,掌握“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通过“姚明、妹妹、笑笑”三人比身高的情境。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 学会找等量关系。并了解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翻译。三、关注数学思考, 促进对“等量代换”的感悟随着对“等量关系”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 教师就学要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在这里, 我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他们还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同规格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在形式表达,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从而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不难发现,学生对“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建模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和引导者,去“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积累、感悟、直到学会应用。以上只是针对本课中自己感到成功的片段进行的反思。 虽有欣喜和成功,但同时还有一些遗憾:在学生发言时,为了赶时间,也没能让学生充分地叙述自己的想法, 而是急于将孩子们引导到预设的解题思路中来,相信如果当时放心让孩子们相互叙述、补充,会是很精彩的,因为好多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当清晰。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力求做个“傻老师”,将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放心将课堂交给他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