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中铜的测定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13645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合金中铜的测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十五铜合金中铜的测定(间接碘量法)一 实验目的1掌握NaS O溶液配制及标定2232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原理3了解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的原理4 学习铜含量试样的分解方法二 实验原理1 铜合金的分解 铜合金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黄铜和各种青铜等。试样可以用 HNO分解,但低价氮的氧化物能氧化I-而干扰测定,故需用浓HSO蒸发将它们除去。3 2 4也可用HO和HCl分解试样:Cu + 2HC1 + HO = CuCl + 2HO煮沸以除尽过量2 2 2 2 2 2 的HO222含量的测定 Cu+与过量碘化钾的反应;在弱酸性溶液中,Cw+与过量KI作用,生成CuI沉淀,同时析出定量的I :22Cu2+

2、+ 4I = 2CuI_ + I 或 2Cu2+ + 5I= 2CuI 一+ I-通常用 HAc-NHAc 或 NH HF23442等缓冲溶液将溶液的酸度控制为pH=3.54.0,酸度过低,Cu2+易水解,使反应不完 全,结果偏低,而且反应速率慢,终点拖长;酸度过高,则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 | (Cu2+催化此反应),使结果偏高Cu2+与 I-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任何引起CU2+ 浓度减小或引起CuI溶解度增加的因素均使反应不完全加入过量的KI可使反应 趋于完全。这里KI是Cu2+的还原剂,又是生成的Cu+的沉淀剂,还是生成的I的络 合剂,使生成I-,增加I的溶解度,减少I的挥发。由于CuI沉淀

3、强烈吸咐I-会3223使测定结果偏低。故加入SCN-使CuI(K = l.l x 1012)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sp(K = 4.8 x 1015),释放出被吸附的I-。sp3铜的测定。生成的I用NaSO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由于CuI沉22 2 3淀表面吸附I,使分析结果偏低,终点变色不敏锐。为了减少uI对I的吸附,可 在大部分I被NaSO溶液滴定后,加入NH 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 :22 2 34CuI + SCN- = CuSCN! + I噢它基本上不吸附I,使终点变色敏锐。2试样中有Fe存在时,Fe3+也能氧化I-为I,2Fe3+ + 2I-

4、= 2Fe2+ + I !22可加入NHF,使Fe3+生成稳定的FeF3-,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势,使Fe3+不能将 46I-氧化为I。2以上方2法也适用于测定铜矿、炉渣、电镀液及胆矾等试样中的铜。三 试剂KI:固体,AR。0.5% 淀粉溶液 30%H0 NHF HCl:1:1,约 6mol/L。HAc:2 2 41:1 水溶液。氨水: 1:1 水溶液。四 分析步骤步骤溶样准确称取两份铜合金试样(0.100.15g),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mL 1:1 HCl、 5mL30%HO,在通风橱内加热,试 样完全溶解后继续加热,以破坏多 余的HO,稍冷。2 1-调节pH、掩

5、蔽Fe3+:滴加1:1氨水至溶液微呈浑: 浊,再滴加1:1HAc至溶液澄清并 多加1mL,加水稀释至100mL。加/ 1gNHF,旋摇至溶解。4思考题1溶解铜试样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2若过氧化氢未赶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3为什么要滴加1:1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 加1:1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1 mL?4若酸度过低或过高,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5如何调节溶液为微酸性?6为什么要加氟化铵?还有哪些杂质会干扰铜白 测定?7为什么要加过量的碘化钾,它有哪些作用?滴定1加1.5gKI,立即用0.lmolL1NaSO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 色,加入2mL5g L-1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褪去

6、,再加10mL100g L1KSCN,旋摇后蓝色重9为什么要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溶液?何时加淀 又出现。在激烈旋摇下,继续滴定粉最适宜?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8为什么加了碘化钾后,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 准液滴定10何时加硫氰酸钾?11为什么要加硫氰酸钾?12为什么不能早加硫氰酸钾?13加了硫氰酸钾之后,为什么要在激烈旋摇下继 续滴定?14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15如何正确判断终点?1, 溶解铜试样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加热与冷却的过程中决不能加塞子(为什么?) 控制火焰的大小,溶液不能蒸干(为什么?万一不慎,溶液体积很少,但未烧 干,如何处理?)多余的H202 定要分解完(如何判断

7、多余的H2O2已分解完?)2 若过氧化氢未赶尽,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若留有H2O2,加入KI后,会有以下反应:HO + 21- + 2H+ = I + 2HO使测定2 2 2 2 结果偏高。3 为什么要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 1mL? 在弱酸性溶液中,Cu2+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Cui沉淀,同时,定量的析出碘。因此 通过上述操作(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 加ImL)组成HAcNH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的pH=3.54.0,使反应能定量进行44 若酸度过低或过高,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若酸度小了,Cu2+易水解

8、,结果偏低;反应速度慢,终点拖长不易判断。若酸度高, 因Cu2+有催化作用,I-易氧化为I,使实验结果偏高25 如何调节溶液为微酸性? 调节方法 :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 加 1mL。由于用HCl、HO溶解铜合金,所以溶液为强酸性,需用1:1氨水降低溶液22 的酸度。溶样结束时,溶液呈淡绿f (因有Cl-存在,溶液中既有黄色的CuCl 2-配离子,4也有淡蓝色的Cu(HO) 2+配离子,溶液呈两者的混合色绿色)。边滴加1:1氨水, 24边旋摇锥形瓶混合溶液。开始时溶液澄清,锥形瓶内有白色的雾(什么物质? NHCl),4 随着氨水加入量的增加,滴落点

9、出现深蓝色(什么物质?),旋摇后消失,放慢滴 加速度,多旋摇。随后溶液的颜 从绿转为淡蓝色,此时需采用“1 滴多摇”的方 式,直至旋摇后慢慢出现天蓝色浑浊。请注意: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所需的时间较长,请耐心。若氨水加快了,溶 液为深蓝色,不会出现天蓝色浑浊(为什么?与H+络合了);加入氨水的量与溶4样时加入1:1 HCl的量、溶样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温度的高低有关。边滴加1:1HAc,边旋摇锥形瓶,而且需一滴多摇,锥形瓶内浑浊慢慢变少, 最后在旋摇中浑浊消失。由于Cu(OH)沉淀溶解的过程也需要时间,因此1:1 HAc 2决不能加快。多加1mL 1:1醋酸时,可用量筒加,也可根据滴瓶中的滴管

10、滴多少滴为mL, 按照滴数加。6为什么要加氟化铵?还有哪些杂质会干扰铜的测定?加NHF固体可以掩蔽Fe3+,使Fe3+以FeF3-形式存在,因此E(Fe3+/Fe2+)的值降 低,Fe3+氧化I-为I的反应不能发生,而且由于FeF3-无色,不干扰终点颜色变化。26As (V)、Sb (V)杂质也会干扰铜的测定,当pH3.5时,五价As、Sb的氧化 性可降低至不能氧化I-。7为什么要加过量的碘化钾,它有哪些作用?因Cu2+与I-反应生成CuI与I的反应是可逆的,过量的KI可使Cu2+的还原趋于 完全。过量的I-与I形成I-,增大I的溶解度,避免I的挥发。从以上的叙述可见,2322过量的KI起了还

11、原剂、沉淀剂的作用,并和I形成了多卤化物。络合剂28为什么加了碘化钾后,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防止碘挥发与I-的氧化。9为什么要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溶液?何时加淀粉最适宜?因淀粉吸附I-,使I不易放出,影响实验结果,见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 32制和标定实验步骤中思考题13。 淀粉既不能加入过早,也不能过迟加,以免过终点。测铜时当滴定到溶液的 颜色为淡黄色时加淀粉为宜。10何时加硫氰酸钾?加入淀粉后,继续慢滴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蓝色很淡或刚消失时加硫氰酸钾, 剧烈旋摇锥形瓶蓝色再现。若加迟了,终点易过11为什么要加硫氰酸钾?CuI沉淀易吸附I,导致分析结果偏低,终点不敏锐。因此近终点时,加

12、入SCN,2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它基本上不吸附I,使终点变色敏锐212为什么不能早加硫氰酸钾?由于:6CU2+ + 7SCN- +4HO = 6CuSCN( + SO 2- + 8H+ + CN-导致可逆反应:25+24+ 4I- = CuI! + I2向左移动,从而使析出的I减少,测定结果偏低。因此不能早加,只能近终点时加2入13加了硫氰酸钾之后,为什么要在激烈旋摇下继续滴定?有利于沉淀的转化和释放出吸附的碘。14 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当淀粉吸附I的蓝色消失,终点即到达。由于体系中有ul沉淀,它是白色,从理 论上讲,终点滴加 1:1 氨水后溶液成了深蓝色;或滴加了

13、很多1:1 醋酸; 原因 滴加氨水时加得太快,使溶液成了深蓝色。加1滴醋酸后未多摇动,造成HAc加多;忘了沉淀溶解要足够的时间。 解决办法 见思考题 5 加入碘化钾后,溶液中有淡红棕色出现,但仍带有绿色;原因溶液的酸度未控制好,尚有CU2+未还原为CuI沉淀。解决办法 调节好溶液的酸度。 滴定时终点过了。原因 硫氰酸钾加迟了,造成加入硫氰酸钾后,虽剧烈旋摇,蓝色仍不出现 判断终点有误或不会判断终点。 应是蓝色褪去呈白色浑浊液。但有时浑浊液常呈现肉色或藕色,因此 终点到达的标志是蓝色褪去,而不是白色浑浊出现15 如何正确判断终点?当蓝色渐褪变淡时,悬1 滴于尖嘴管管口,用锥形瓶壁靠下,纯水洗下,

14、旋摇锥形 瓶使溶液混匀,重复操作直至蓝色消失。由于初练习者看到带浅肉色或藕色的浑浊 不能判断蓝色是否褪尽,可读好读数后,再滴加1 滴或半滴,浑浊液颜色不变,可 判断终点已到,取前面的读数。五 数据处理序号12M (Cu) /gV 初(NaSO)/ml223V 末(NaSO)/ml223V(Na SO)/ml2 2 3W%( Cu)平均W%( Cu)六 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1)试样加淀粉后,逐滴加NaSO标准液,当蓝色刚褪或为浅蓝色时加223KSCN,以免过了终点。当淀粉吸附I的蓝色消失即到终点,但浑浊液往往带色(藕色或肉色), 这给终点的判断带来了2 困难。因此,操作时应将注意力放在蓝色褪去,当判断有困 难时,可先读好滴定管液面的读数,再滴加1 滴或半滴,比较沉淀颜色(指蓝的成 分)是否有变化来确定终点。如何调节溶液为微酸性?调节方法 :滴加 1:1 氨水至溶液微呈浑浊,再滴加 1:1 醋酸至溶液澄清,并多加 1mL。 由于用HC1、H2O2溶解铜合金,所以溶液为强酸性,需用1:1氨水降低溶液的酸 度。溶样结束时,溶液呈淡绿色(因有-存在,溶液中既有黄色的CuCl42 -配离子,也有 淡蓝色的Cu(H2O)42+配离子,溶液呈两者的混合色绿色。边滴加1:1氨水,边旋摇锥 形瓶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