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136446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季度保险业保险收入增长原因分析一、一季度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基本情况 年1季度, 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加8.78亿元,同比增长46.76%,在西部十二省中占比5.43%;从全国排名情况来看,全省保费规模排名28位,增速排名20位。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7亿元,同比增长29.33%,占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的23.46%,财产险增速在全国的排名已经跃升至第9位。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09亿元,同比增长53.09%,占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的76.54%,人身险增速排名24名。各险种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如下图所示:(一)保险市场各险种概况 年1季度,车险累计实

2、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2007.87万元,同比增加7732.88万元,同比增长22.56%,同比下降9.16个百分点,占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4.96%,同比上升3.59个百分点。企财险累计实现保费12991.06万元,同比增加3938.27万元,同比增长43.50%,占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20.09%,同比上升1.98个百分点。货运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45.58万元,同比增长48.56%,占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4.86%,同比上升0.63个百分点。家财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5.69万元,同比减少21.63%。工程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44万元,同比增长264.49%

3、。保证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20.46万元,同比增长20.80%。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2586.06万元,同比增长40.26%。短意险和短期健康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79.43万元,同比增长3.20%。农业保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6.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5倍。如下图所示:同时,人身险公司人身意外伤害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443.43万元,同比增加292.01万元,同比增长13.57%;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449.25万元,同比增加895.07万元,同比增长10.46%;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8968.02万元,同比增加71938.26万元,同比增长

4、56.63%。如下图所示:(二)公司市场份额概况 年1季度,人保财险甘分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665.80万元,占 非寿险市场份额的55.15%;太保产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5404.06万元,占比8.36%;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560.77万元,占比10.15%;天安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25.09万元,占比2.67%;永安财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5147.82万元,占比7.96%;大地保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3352.74万元,占比5.18%;中华联合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4862.58万元,占比7.52%;安邦财险甘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64.03万元,占比1.65%;阳光财险甘分原保险

5、保费收入457.77万元,占比0.71%;都邦财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275.84万元,占 比0.43%;国寿财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151.60万元,占比0.23%。辖内各公司市场份额如下图所示:人身险公司中,国寿股份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 包括国寿股份和国寿存续业务。123895.74万元,在 寿险市场中占比58.76%;平安人寿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33929.81万元,占比16.09%;太保寿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32654.81万元,占比15.49%;新华人寿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2119.49万元,占比1.01%;泰康人寿甘分11446.90万元,占比5.43%。人保寿险甘分原保险保费收入6813.

6、96万元,占比3.23%。如下图所示:(三)寿险业务销售产品概况 年1季度,寿险业务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90亿元,同比增长56.63%。其中普通寿险收入5.13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同比增长3.12%,在寿险业务中占比25.78%,同比下降13.36个百分点。分红险收入8.74亿元,同比增加4.39亿元,同比增长100.67%,占比43.94%,同期上升了9.64个百分点;投连险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40.16倍,占比5.78%;万能险收入4.88亿元,同比增加2.63亿元,同比增长116.76%,占比24.53%,上升6.81个百分点。(四)寿险产品销售渠道概况 年1季度,

7、个人营销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11.78亿元,同比增长32.49%,低于寿险公司平均增长水平20.60个百分点,在人身险中占比55.86%,同比下降8.69个百分点;公司直销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0.86亿元,同比下降53.16%,在人身险中占比4.07%,同比下降9.24个百分点;银行邮政代理渠道实现原保险保费8.39亿元,同比增加5.36亿元,同比增长177.14%,在人身险中占比39.78%,同比上升17.8个百分点。(五)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概况从各地区发展来看,兰州、嘉峪关、金昌、酒泉和张掖等五市发展水平继续提高。五市保费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未分解本级数据至各地区。总量达到18.31

8、亿元,在全省保费中占比66.46%,五市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6.70%、53.83%、37.18%、29.43%和41.55%;白银、天水、武威、平凉和庆阳等五市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增长水平明显提高,保费总量达到5.90亿元,在全省保费中占比21.42%,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9.90%、82.18%、123.56%、47.67%和37.82%,武威成为全省保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定西、陇南、临夏和甘南等四市州发展加快,保费总量达到1.63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四市州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3.86%、36.21%、10.51%和1.51%,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57%。二、影响 保险收入增长的

9、因素分析 年一季度,雨雪冰冻灾害、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综合经营的趋势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等诸多因素,给保险业 年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 保险业却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以上对 保险业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 年一季度全省保费收入增长迅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社会民生投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金融发展形势良好,运行总体平稳,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虽然受消费物价持续上行和资本市场震荡的影响, 保费收入增长的良好势态仍得以保持。(一)“稳紧”搭配的宏观经济政策,营造出良好

10、的发展环境 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增速减慢以及我国实行从紧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由过去五年加速增长的运行态势转变为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运行态势,继续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但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等矛盾尚未得到缓解,并且伴随着通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下跌等不确定因素。为此,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和节奏,灵活、协调运用调节经济形势变化。一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2007年12月20日央行通过“非对称加息”上调

11、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同时央行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二是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加大对“三农”、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通过实行以上措施,货币政策综合效应已在 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形势中逐步得以显现。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23055亿元,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150867亿元,增长18.3%,回落1.6个百

12、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433亿元,增长11.1%,回落5.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13326亿元,同比减少891亿元。各项存款增加26353亿元,多增7606亿元。1-3月份,货币净投放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 于此同时,为防止经济出现“急刹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目的在于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财税政策通过支持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可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在稳定物价方面发挥作用

13、。从 年一季度财政预算来看,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8%左右。(二) 经济总体运行良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年一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平稳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起步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快速增长的发展格局;金融业各项存款增势强劲、季末翘尾特征明显,各项贷款增势平稳,投量加大,投向领域重点突出的发展局面。 年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4010.32亿元,同比增长13.27%(其中企业存款增势迅猛),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2072.43亿元,同比增长7.48%。

14、至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03.80亿元,同比增长12.20%,贷款投向一是全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保证全省农业春耕、备耕生产及抗灾救灾的资金供应,二是继续满足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的电力、煤炭、冶金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1-3月全省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趋好,实现本外币账面利润19.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99亿元。全省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0.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13亿元,增长25.6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9.52亿元,增长75.30%。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

15、医疗卫生、教育支出分别增长76.71%、72.69%和71.99%。总体上,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和金融业的稳健运行为全省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形成稳定消费和投资预期,增加保险需求。(三)利差变化使商业银行盈利空间缩小,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从2002年2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人民银行先后9次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8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31%调至7.47%,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调高到4.14%;存贷款均提高216个基点。非对称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引致商业银行存款利差发生变化,由2002年2月21日的3.33个百分点扩大到2006年4月28日的3.60个百分点,2007年5月19日缩小到3.51个百分,2007年8月22日再次缩小到3.42个百分点,到12月21日回到2002年3月21日3.33个百分点的利差水平。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面对严峻挑战。 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成本较高而竞争实力有限,为保证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利润分成,大力发展保险业务中间业务、实现经营收入多样化是有效的手段。在基金销售规模缩减的背景下,加大了对保险和信托等其他理财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