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13519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带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选择题(共21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菜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膜的直接接触来进行信息交流C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 B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

2、的运动是单向的 D动物体内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3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囊性纤维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加倍D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3、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5.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 B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 C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D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6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B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 C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 D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

4、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8关于三种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SH的性质类似于OH)A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都能与NaOH反应C甲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D丙的分子式为C10H15ON,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5NAB1 mol NaHSO4中的阳离子数为2NAC通常状况下,1 mol NO和0.5 molO2 在密闭容器中混合,生成NO2分子数为NAD制取漂白粉时,标准状况下22.4 LCl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10下

5、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盛有25mL 沸水的烧杯中滴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制得Fe(OH)3胶体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 I2 + I-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一定产生了乙烯。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CaCl2溶液有酸性。11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

6、反应为2H+ + 2e= 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pH4的某酸稀释10倍,测得其pH5,则该酸为弱酸B相同pH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Na2CO3)c(CH3COONa)C0.1 mol/L的NaHA溶液pH5,则溶液:c(HA)c(H)c(A2)c(H2A)D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所得混合液:c(Na)c(NH4)c(SO42)c(OH)c(H)13在不同温度

7、下,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B E点对应的水溶液中,可能有NH4+、Ba2+、Cl-、I-大量同时存在C若0.1 mol/L 的NaHA 溶液水溶液中c(H+)与c(OH-)关系如图D 点所示,则溶液中有: c(HA-)c(OH-)c(A2-)c(H2A)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c(H+)与c(OH-)关系如图A点所示,则溶液中反应: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2H2O14、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

8、加速度却不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且均不为零15、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530=0.8,cos530=0.6) A360N,480N B480N,360N C450N,800N D800N,450N1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v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做的功为W1;它的速度从v增加到2v的过程中,汽车发

9、动机做的功为W2;设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和所受阻力都不变则有AW2 = 2W1 BW2 = 3W1 CW2 = 4W1 D仅能判定W2 W11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轻弹簧上,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运动。在物体沿DC方向由D点运动到C点(D、C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3.0J,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1.0J。则在这段过程中A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平衡位置的B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0JCD点的位置一定的平衡位置以上D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是向下的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10、,有选错的得0分。18、在地面附近,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在空中飞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相同B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变化相同C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动量变化相同D在相同时间间隔内,动能变化相同19、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球A、B分别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悬挂,LALB.当拉至同一高度使细线水平时释放,两球到最低点时,相同的物理量是A细线的拉力 B小球的速度C小球的加速度 D小球具有的机械能20、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木板上重为5N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4J。以下说法

11、正确的是A物块下降的高度为0.8mB摩擦力对物块不做功C支持力对物块不做功D支持力和摩擦力对物块所做功的代数和为021、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知A小车上表面长度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C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D小车B获得的动能 非选择题(共18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4题第39题为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44分)22(10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

12、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间距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QN12PK图甲 图乙Oa/ms-2F/N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需保持M m(填或或=或或),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用测得的物理量x、d、t1和t2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 ;

13、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像组别1234567M/kg0.580.580.580.580.580.580.58F/N0.100.150.200.250.300.350.40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23、(8分)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 、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两物体从静止释放,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 50g 、m2=150g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g取9.8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6.40单位:cm038.4021.60123456(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2)在计数点0到计数点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3)实验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