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13425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内通风研究报告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铁三局集团渝怀线科研项目研究报告科研项目名称:板桃隧道通风技术研究编号:KY2002-YH01-01-03研究者:板桃隧道课题组研究时间:2002年度目 录1课题的建立22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32.1课题研究的目的.32.2课题研究的内容33课题研究的特征34方案的研究和确定44.1理论依据44.2工艺流程44.3工艺要点44.3.1通风系统设计44.3.1.1 通风系统的总体布局44.3.1.2风机、风管的选择74.3.2 施工要点84.3.2.1安装风机84.3.2.2横通道封闭墙84.3.2.3安装风管84.3.2.4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94.3.2.5施工通风监测104.4 机

2、具设备114.5 劳动组织114.6 质量标准114.7 安全措施125 方案的实施136 研究成果141 课题的建立板桃隧道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K207+490DK216+105,全长8615m。是全线十大控制工程之一。该隧道最大埋深1045m,是全线埋深最大的隧道。隧道穿过岩层以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为主。隧道预计不良地质现象有:出口古滑坡、煤层瓦斯、岩爆、高地温及岩溶等。隧道进口端设4330米长的平行导坑,平行导坑在进洞1200米和正洞通过横通道相连,之后每400米与正洞有横通道相连。隧道采用双口掘进,施工分两个作业区,预计贯通里程为DK212+018,进口端作业区负责进口

3、正洞5428米和平行导坑的施工任务,出口作业区负责出口3187米正洞的施工任务。板桃隧道施工工期十分紧张,隧道只能从两端分别独头掘进,隧道独头掘进按施组要求达到5400多米,并且隧道地质十分复杂,预计设计所涉及的不良地质均会出现,特别是天然气和瓦斯出现的可能性很大,这些不利因素都对隧道的施工通风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集团公司领导和公司渝怀指挥部的领导对板桃隧道十分重视,渝怀线刚开工,就下达了渝怀线的科研项目计划,二一年又增加了科研项目的投资计划。根据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下达的二一年度科研计划,公司渝怀指挥部编制了板桃隧道机械配套快速施工及不良地质的超前预报预防、处理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执行计划,执行

4、计划中将“洞内通风问题研究”作为一个子课题提出,要求通过研究解决如何建立合适的洞内通风系统,并对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的问题,以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要求通过研究分别提出一套独头掘进和巷道式通风的经济技术方案。科研小组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对课题进行细化,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细则,通过现场的一系列研究,成功的解决了板桃隧道进出口的施工通风问题,并对以后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总结了一些科学的施工方法。2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2.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通风课题的研究,确定板桃隧道进口施工巷道式通风方案,保证施工通风满足隧道施工的要求,探索隧道施工通风管理,通过研究活动,降低通风费用,节约通风能量消耗。2.2课题研究

5、的内容1)选择经济合理的通风方式、通风机械、风机及风管参数。2)研究通风设备的系统布置,满足通风要求。3)研究施工通风的管理制度,保证现场施工通风。4)监测洞内空气指标和通风系统的各项指数,评估通风效果。3 课题研究的特征目前,在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中,利用平行导坑作为辅助坑道的长大隧道日益增多,平行相邻隧道的修建亦不时出现。针对此类双洞条件,施工通风一般都采用巷道式通风。传统的巷道式通风是在平行导坑口设置风门安装主风机,将污浊空气由平导抽出,新鲜空气由正洞流入,洞内利用风机将正洞的新鲜空气送至不同工作面,形成循环风流。在巷道式通风中引进射流技术,改进了传统的巷道式通风工艺,用小功率射流风机代替大

6、功率主风机,在平行导坑口不设风门,做到了无障碍封堵,提高了隧道通风质量,改善了隧道运输条件,降低了隧道通风成本。4 方案的研究和确定通风系统设计风机、风管选型安装风机吊挂铁线布置风管连接风管接头连接风机与风管悬挂风管及连接风管送风停风爆破送风排烟停机接长风管横通道贯通移动风机封闭上一横通道工程结束拆除图2 工艺流程4.1理论依据射流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流自身的卷吸升压作用,引导隧道内空气纵向流动。风机的出口动压引射风流,使巷道内的风量大于风机本身风量。射流风机的作用是控制风向,增大风速,使整个巷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风道。如图1。射流区图1 射流风机原理示意4.2工艺流程板桃隧道巷道式通风工艺

7、流程图见图14.3工艺要点4.3.1通风系统设计4.3.1.1 通风系统的总体布局1)根据设有平行导坑的隧道施工组织特点,隧道通风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a、第一阶段:横通道未通前的施工通风正洞与平导连通的第一横通道,一般设在1000m1500m之间,在横通道未通前,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在距离正洞口、平导口25m30m处,各设置风机一台,接风管至开挖工作面。如图2图2 第一阶段通风系统布置示意图b、第二阶段:施工中期的施工通风平导与正洞通过横通道连通后,在平导、横通道内设置射流风机,正洞和平导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轴流风机安置在平导内,距最前端横通道80m100m处。横通道除最前面一个通风外,

8、其余都采用密封墙封闭。如图3图3 第二阶段通风系统布置示意图c、第三阶段:多个工作面的施工通风当正洞通过横通道再增加工作面时,可根据需要采用可调三通把送往平导作业面的风部分或全部引入正洞新增工作面,解决新增工作面的通风问题(多个工作面不可同时爆破,以免风量不足,影响最前方工作面的通风)。如图4图4 第三阶段通风系统布置示意图2)通风系统布局应遵循以下几条a、正洞风机、风管应设置在远离平导的一侧,洞内电线路不能与风管设置在同侧,风管高度宜在隧道起拱线高度.。见图5b、平导内轴流风机、风管安置在拱顶位置。见图5 图5 正洞与平导内风管布置图c、平导内射流风机一般设置在回车道前端,距最前面横通道10

9、0m左右。射流风机应布置在为平导供风的轴流风机前后15m范围之内,防止形成巷道内污浊空气的循环。d、当隧道延伸较长时,根据正洞污浊空气排放情况,在横通道封闭墙上设小型风机,使平导内新鲜空气进入正洞,加快洞内的空气循环。e、当后面横通道作为运输通道不能封闭时,在横通道与平导交叉处适当扩挖,安置15kw射流风机向正洞射风,控制风流方向,防止正洞污浊空气进入平导。4.3.1.2风机、风管的选择1)风机的选择: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主要需要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两种。a、轴流风机主要用于独头段工作面压入式通风。所以轴流风机的选择是根据工作面需风量进行选择:Q机=PQ需 ,根据工作面最小风速进行验算。式中Q机

10、风机风量Q需是掌子面需风量P是管路系统的漏风系数,管路的漏风系数与送风距离和风管有关,送风距离取各阶段中最长的送风距离,漏风系数按风管出厂说明取。风机选择后应根据工作面最小风速进行验算。b、射流风机根据平行导坑断面大小取,3m4m断面选取30kw射流风机即可。射流风机的布置可根据巷道内要求风速增减,当巷道内的风速小于通风要求最小风速时,增加射流风机台数或改变风机位置,增设射流风机选取15kw射流风机。2)风管的选择:在施工条件允许下,用于长大隧道通风的风管过风面积取开挖面积的1/251/20,以确定直径。一般巷道式通风由于风管送风距离在1500m左右,正洞风管直径选1.2m为宜,平行导坑内风管

11、直径应根据其断面和洞内机械的尺寸选取,3m4m断面,S14梭式矿车,平导内风管直径不得大于1.2m。风管宜采用新型拉链软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不大于0.015,平均百米静压损失为70pa,摩阻系数不大于0.02。考虑长大隧道防火防爆要求,故采用阻燃、抗静电双抗软风管,抗静电阻大于108,阻燃氧指数大于27。4.3.2施工要点4.3.2.1安装风机1)风机支架应稳固结实,避免运行中振动,风机出口处设置加强型柔性管与风管连接,风机与柔性管结合处应多道绑扎,减少漏风。2)洞内风机的移动,采用轨道小平板车移动,移动前,提前做好风机支座或支架。射流风机应逐个移动,以保证洞内不间断的空气循环。4.3.2.2

12、横通道封闭墙除最前端横通道外,其余横通道全部封闭,封闭墙采用空心砖砌筑,砌筑时,预留风机口,以便横通道内设置通风机向正洞送风,预留风机口不通风时,应用挡板封闭,防止污浊空气进入平导。如果由于运输需要,横通道不能及时封闭时,可在横通道口设置小型射流风机,向正洞压风,阻止污浊空气进入平导。4.3.2.3安装风管1)风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进行外观检查,保证无损坏,粘接缝牢固平顺,接头完好严密。2)挂设风管要平、顺、直。在平行导坑作业时,先由测工在拱顶测出中线位置,并每隔5m标出中线位置,然后用电钻钻眼,安置膨胀螺栓;在正洞作业时,衬砌地段根据衬砌模板缝每5m标出螺栓位置,未衬砌地段,先由测工在

13、边墙上标出水平位置,然后用电钻钻眼,安置膨胀螺栓。3)布8号镀锌铁线,用紧线器张紧。风管吊挂在拉线下。为避免铁线受冲击波振动、洞内潮湿空气腐蚀等原因造成断裂,每10m增设1个10尼龙绳挂圈。4)使用PVC拉链风管时,必须使其内反边保持同风向一致。风管悬吊要稳固,悬挂高度一致,要求每10m挠度不大于150mm,轴向偏差每100m不大于300mm。为克服长期使用风管疲劳造成的长度延伸、挠度增大,每月进行一次系统检查,每300m为一个检查调整段,风管拉紧后去除多余部分,增设钢圈接头,捆绑牢固。5)风管末端安装长60m旧风管,风管出口距工作面3040m。6)平导内由于空间有限,当风管不能与拱顶密贴时,应采用旧风管制成的布条自两侧偏拱绑扎风管,以免风管下垂影响行车。如图5所示。4.3.2.4通风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1)通风机应有专人值守,按规程要求操作风机,如实填写各种记录。2)通风机使用前应卸去废油,换注新黄油,以后每半月加注一次。3)风机应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发挥风机连续运转性能。需停机或开启时,根据洞内调度通知进行。为减少风机启动时的气锤效应对风管的冲击破坏,应采用分级启动,分级间隔时间为3min。4)开启轴流风机前,射流风机必须开启运转,以控制风流方向,防止污浊空气形成小循环。 5)通风班组中应设专职风管维修工。每班必须对全部风管进行检查,发现破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