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126803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定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总说明1、项目概况普定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普定县城的西南方向的中心大道两侧,与城区紧紧相连。总用地面积约1910925.09平方米。此项目地块主要用途做为穿洞文化园及住宅、商业、商务办公、仓储物流、学校、医院、等建筑用地。1.1区位普定县位于贵州省西部。总面积1079.9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7万。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等。普定县辖5个镇、2个乡、4个民族,普定县位于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黔中腹地,属贵州省安顺市,东与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安顺市开发区宋旗镇相接,南与安顺市开发区么铺镇、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相邻,西靠六枝特区龙场乡

2、、毕节地区织金县白泥乡,北与织金县熊家场相毗。普定县城距安顺28公里,距贵阳118公里。普定县行政辖区东西长51.4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1079.93km2平方公里。普定县的行政区划为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1973个村民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为全县总人口的80%左右,苗族、布依族是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到2011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有47万人。 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共同缔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普定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交替明显,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干秋凉,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少,辐射能量低。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

3、照时数1164.9小时,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378.2毫米,属全省三大降雨心地区之一。1.2周边资源项目地块东北面为普定县城区,西面为黄织铁路,黄织铁路与规划用地紧紧相连,南面与普定县高新技术工业区相邻,主要为高新技术工业区提供居住及生活等相关配套服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出行便捷,该工业园区具有良好的城市资源优势及商业氛围。1.3设计依据本设计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和房屋建筑部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

4、352-200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0、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11、总图制图标准GB/T500032001;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现行规范、规定等。2总体规划设计2.1设计理念(1)、规划设计目标打造普定县的新区标志性建筑群;营造现代化的商业服务中心;以创造建设现代

5、化精品园区为目的,规划理念注重超前性、先导性。体现居住小区设计的新思路、新手法。建设都市经典绿化水环境,创造生态绿化典范。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合理设定功能布局和分期实施性。协调现代化社区中人车分流理念。居住区体现小桥流水意境的生活家园,建造人性化亲水社区。设计以“沟通传统与未来、营造现代化建筑经典”的理念为依托,始终以“个性化”、“亲水性”、“人车分流”三大主题作为设计根本。(2)、规划设计原则标志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注意建筑群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创造建筑群体的震撼力和鲜明特征。舒适性创造有领域层次感的开放的人性化空间。建造向心性的邻里园区空间,塑造有机弹性的围合空间。用生态水

6、系围合理念建造新生活家园,创造人性化亲水关系。体现美景创造园区内的湖光山色,流水白云的美妙景色,把现代都市社区和生态环境有机的融合,让人与自然相互对话。探索现代与古典诗情画意气氛的融合。经济性、实用性充分利用地形及周边资源,顺应自然。在功能使用便利的条件下,设施共享,不仅节约土地,而且利于经营。单体平面规正,空间完整,结构合理。所有空间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在满足使用舒适性的条件下减少运营成本2.3功能、结构形式:结构分析以老城区为核心,通过道路、绿道与园区7个组团串联,园区内以商业组团为中心,形成“一心六组团”结构。将7个组团与城市道路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商业与居住共存的原则。各组团主要功能分析

7、(1)、A片区:主要有仓储物流,火车站,公交车站,汽车客运站。成为该园区的交通和物流核心。保证铁路与城市交通干道联系的畅通,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2)、B片区:该片区为穿洞文化园,内设星级酒店、文化展厅,高档河边别墅,原生态的山体公园。(3)、C片区:该片区为高档社区;绿化尊重自然地形,保护利用现有山体绿化,建造景观河、在小区内部建设公共绿地,加强南北向绿化,把山、城、水景观紧密联系起来。(4)、D片区:主要为商业、教育、医院用地,着重加强城市市级商业、金融、教育职能;增加体育训练、比赛职能。(5)、E、F片区:该片区为居住区,内设休闲广场、健身场地,居住区公共设施设置在小区首层,沿街

8、考虑了对外商业门面,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小区的规划设计的宗旨。整个规划与地形、自然环境相结合,丰富了园内的绿地系统。绿地以点、线、面相组合的原则,使绿化空间更有层次感。总结:各个片区、景观区域、公共设施区域有机的组合形成整体,并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特点为整个小区服务,延和了小区内部各类用地充分为居民服务的规划设计宗旨。 2.4交通组织:该规划道路设计本着人车分流的原则,将规划区内道路分为三类:分别为规划区主干道,居住区道路(兼消防车道)、小区内道路(宅前道)。 主干道将该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组团,小区内部为单车道,并形成回路,是连接各个楼栋的主要交通,同时也兼消

9、防车道;宅前道路是进入各单元的交通。 2.5绿化景观规划: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点”状绿化院落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们休闲、游戏空间。“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行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连,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延续空间的作用。“面”状绿化广场景观绿化、院落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所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中心水景区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绿地系统由中心绿地、绿化走廊、组团绿地和住宅院落绿地组成。3建筑设计3.1住宅设计:1、套型

10、设计满足不同住户需要。功能布置合理,套内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区明确,且各功能空间面积分配合理。每种户型平面均有景观良好的居住、起居空间。在立面上力求建筑元素统一,整体形象富于变化,建筑色彩力求明快、轻松、柔和。总户数26722户。2、商业用房沿道路设置2-3层商业、商务办公建筑。3、地下停车库整个基地地下根据地形高差设置地下停车库,面积达到1315968.5平米,局部设置双层机械停车位,可停车53713辆,满足停车需要。4、建筑风格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形体上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住宅单体立面采用线条体块构成的手法:采用较大的玻璃窗,赋予充足的透明度和轻快的时代效果,简洁有力的细

11、部处理增加建筑立面的明快感,竖向框架结合水平线角、飘板,于建筑外部产生丰富、细腻的阴影效果,削弱高层住宅的体量感。建筑色彩中性为主,淡雅清新为整个居住区平添浪漫气质,商业办公区立面造型在保持其简约风格、造型特点突出的基础上深化与完善立面细部节点,材料采用幕墙与石材墙面相结合,突出现在商务办公的时尚现代感。3.2节能设计:1、设计依据国家及贵州省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2、总体规划方面2.1、普定按照居住区划分属于温和地区,总平面布局留有足够的自然风入口和出口,保证建筑群室外空间气流顺畅

12、。2.2、建筑物朝向以南北为主,主立面迎风向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降低空调负荷。2.3在满足日照间距和卫生间距的前提下,尽量拉大建筑间距,强化通风换气。2.4、采取立体绿化系统。地面绿化确保规定的绿地率,不做或少做硬质铺地,改做透水地面,减少地面热反射,避免“热岛效应”,阳台绿化、入户花园、屋顶花园等空中绿化可提高绿化率,并起到遮阳降温的作用,有利于节能。3、单体设计方面3.1、采用简洁规整的形体,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缩小体形系数。3.2、组织良好的穿堂风,尽量使每室均有两个朝向可开门窗采光通风,有利于夏季降温,降低空调能耗。3.3、适当控制窗墙面积比,使窗墙面积比满足节能标准的规

13、定。3.4、倒置式保温隔热屋面,保温层选用30厚挤塑泡沫板。3.5、外墙保温(墙体采用加气砖)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砂浆)外保温系统。3.6、外门窗采用6+6A+6单框铝合金中空玻璃窗,传热系数4.3(由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23附录H窗户的传热系数K表中查得),该传热系数小于允许限制。3.7、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透明玻璃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规定的3级。4、节水技术应用采用节水器具外,还形成节水系统,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及地下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以人工循环利用系统为例,建议建设

14、小型的污水再生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先后进入天然水库处理,再经二次处理,达到中水使用标准,供冲厕所和小区绿化使用。多余的水进入地表循环系统,通过中水回用,将节能自来水40%,其中冲厕所占30%,绿化景观用水占10%。5、绿色照明工程技术绿色照明工程内涵:在满足照明质量和视觉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照明技术,采用高效节能新光源(如紧凑型荧光带、细管型荧光灯、高压钠灯等),高效节能灯用电气附件(如电子镇流器、环形电感镇流器等),高效优质的照明灯具(如高效优质反射灯罩等),先进的节能控制器,科学的维护管理照明节电技术,以达到节能照明用电,减少发电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一次能源,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对照明质

15、量、照明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在本工程中,节能变压器选用SC系列,照明设计选用节能型荧光灯等节能灯具,在住宅楼照明中,采用自熄节能灯具,但同时要注意采取消防时强制切花点亮措施。在景观照明中选用自动控光装置遥控景观照明。在电设计中,适当加大电线、电缆截面及选用载流量大的电线及电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3.3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本工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进行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贵州省地方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3、设计采用主要活荷载标准值:(1)楼面:住宅:2.0KN/m2办公: 2.0KN/m2厕所:2.0KN/m2楼梯:2.0KN/m2餐厅: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