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122631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化学理科班平衡专题三图像题1. 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 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2.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3. 可逆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

2、)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4. 反应aA(g)+bB(g) cC(g)+Q,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A)a+bc Q0 (B)a+bc Q0(C)a+bc Q0 (D)a+b=c Q05. 某可逆反应L(s)+G(g)3R(g)Q,本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

3、量分数(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6.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固)G(气) 2R(气)Q,y 轴表示的是(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C) G的转化率 (D) L的转化率7. 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Q中m、n、p为系数,且m+np Q0。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oC、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 R(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

4、L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9. A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体系中的百分含量,符合曲线的反应是( )(A)N2(气)3H2(气)2NH3(气)Q (B)C(固)CO2(气) 2CO(气)Q (C)N2(气)O2(气) 2NO(气)Q (D) CaCO3(固) CaO(固)CO2(气)Q 10. 能正确反映出N2+3H22NH3+Q的关系的是( )11. 可逆反应mA(s)+nB(g)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5、(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12. 图中C表示某反应物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v表示反应速度,P表示压强,t表示反应时间。图(A)为温度一定时压强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图(B)为压强一定时,在不同时间C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同时符合以下两个图像的反应是( )(A)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808.7kJ(B)N2O3(气)NO2(气)NO(气)41.8kJ(C)3NO2(气)H2O(液)2HNO3(液)NO(气)261.3kJ(D)CO2(气)C(固)2CO(气)171.4k

6、J13. 对于mA(固)nB(气) pC(气)Q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np (B)np (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 (D)x点比y点的反应速度慢14. 由可逆反应测绘出图像,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15. 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

7、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16.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B(气)C(气)Q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B C D E (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17. 反应aA(固)bB(气)cC(气)dD(气)达到平衡时,B%跟压强P和温度

8、T(T2T1)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B%变_,其反应为_热反应。 (2)当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时,B%变_,平衡向_方向移动,方程式中系数间关系是_。 (3)当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时,若B%不变,则方程式中系数关系是_。18. 密闭容器中mA(g)+nB(g)pC(g),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增大压强P时,A的转化率随P而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1)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_,平衡向_移动,达到平衡后,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_。(2)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m、n、p的正确关系是_,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B,则平衡_。(3)当降低温度时,C的质量分数增大,则A的转化率_,正反应是_

9、热反应。19反应 X(气) Y(气) 2Z(气) Q(Q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增大Y的浓度 20.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 500 Ml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2)曲线由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3)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4)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