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117348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梁平面布置图上釆用的两种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方式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 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2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儿项组成,见下表:梁编号梁类型代号 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 KL XX (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XXA)或(XXB)框支梁KZLXX(XX

2、)、(XXA)或(XXB)非框架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3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 如下:(-)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xb表示;当为加腋梁时Y C1XC2表示, 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 高度值,即为bxhl/h2 (图4-2-3b)。(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

3、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仔分隔;当 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是南吕将肢数 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当抗震结构中的 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严将 其分隔开来。注打时,先注耳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筋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筋肢数 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兵筋乂仃架立筋时,应用加号件将通长筋

4、和架立筋相联。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事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 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 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第4-2-1条的规定处理。 五)梁侧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半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 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I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

5、在梁两个侧面的 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 构造钢筋。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在搭接长度为li或lie (抗震);其锚固长度为la或lae。(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 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4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1、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仔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2、当同排纵

6、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V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 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注:1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的上部纵筋,宜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不同根数),使其贯穿支 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2、对于以边柱、角柱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当能够满足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时,其梁的上部钢 筋应尽可能只配置一层,以避免梁柱纵筋在柱顶处因层数过多、密度达大导致不方便施工和影响混 凝土浇筑质量。(二)梁下部纵筋1、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仔将各排纵筋自上而

7、下分开。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仲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3、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 复做原位标注。(三)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 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在 同时,再原位引注。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儿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 的截面尺寸而定。(四)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

8、箍筋、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 筋或受扭纵向钢筋,以及梁顶面标高高差中的某一项或儿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 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 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 截面的bx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5井字梁通常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特殊情况下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 在此情况下,为明确区分井字梁与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它类型梁,井字梁用单粗虚线表示(当井字梁顶面高邮板面时可用单粗实线表示儿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它梁用双细虚线表 示(

9、当梁顶面高出板面时可用双实细线表示)。图集所规定的井字梁系指在同一矩形平面内相互正交所组成的结构构件,井字梁所分布范圉称为 矩形平面网格区域(简称网格区域)。当在结构平面布置中仅有山四根框架梁框起的一片网格 区域时,所有在该区域相互正交的井字梁均为单跨;当有多片网格区域相连时,贯通多片网格区域 的井字梁为多跨,且相邻两片网格区域分界处即为该井字梁的中间支座。对某根井字梁编号时,其 跨数为其总支座数减1;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无论有儿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 井字梁的注写规则按相关规定外,设计者应注明纵横两个方向梁相交处同一层面钢筋的上下交错关 系(指梁上部或下部的同层面交错钢筋何梁

10、在上何梁在下),以及在该相交处两方向梁箍筋的布置 要求。6在梁平法施工图中,当局部梁的布置过密时,可将过密区用虚线框出,适当放大比例后再用平面 注写方式表示。二、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1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 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2对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 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当某录像的顶面标高与结构层的楼面标高不同时,尚应继其 梁编号后注写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规定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o3在截面配筋详图上注写截

11、面尺寸bxh、上部筋、下部筋、侧面构造筋或受扭筋、以及箍筋的具 体数值时,其表达形式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4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注: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了全了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外, 也可采用引出单独放大进行注写的措施来表达。当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方 式相对比较方便。(二)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1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A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 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4位置

12、。I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I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 于支座,In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2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伸至当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延伸至 引/4位置,I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匸程需将悬挑梁中的部分上部筋人悬挑梁根 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3井字梁的端部支座和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值,应山设计者在原位加注具体数值予以注 明。当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时,则在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值;当为 截面方式注写方式时,则在梁端截面配筋图上注写的上部纵筋后面括号内加注具体延伸长度值。 注:1、当井字梁连续设置在两片

13、或多片网格区域时,才具有上面提及的井字梁中间支座。2、当某根井字梁端支座与其所有网格区域之外的非框架梁相连时,该位置上部钢筋的连续布置方 式须由设计者注明。4设计者在执行关于梁支座上部纵筋的统一取值规定时,特别是在大小跨相邻和端跨外为长悬臂的 情况下,还应注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0-2002第10-2-3条规定进行校核,若不满足 时应根据规范规定另行变更。(三)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规定1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 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0-llno (In为本跨的净跨值)。2如果设讣者在对梁支座截面的讣算分

14、析中需要考虑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且同时采用 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的做法时,应注意在计算分析时须减去不伸入支座的那一部分钢筋面 积。3当按规定确定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数量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0-2002的有关规定。(四)其它1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在边支座和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在本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中均定 为la,当计算中不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应山设计者按照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0-2002第10牛2条的规定另行变更。2非框架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在本图集的构造详图中分别规定:对 于带肋钢筋为12小 对于光面钢筋为15d (d为纵向钢筋直径)。当计算中需要充分利用下部纵向 钢筋的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或具体工程有特殊要求时,其锚固长度应山设计者按照混凝丄结构 设计规范GBJ 50010-2002第93J条和第9-3-3条的规定另行变更。3当两楼层之间设有层间梁时,(如结构夹层位置处的梁),应将设置该部分梁的区域划出另行绘 制梁结构布置图,然后在其上表达梁平法施工图。4各类梁的平面形状有直形与弧形两种,施工人员应根据配筋图上梁平面形状,按照标准构造详图 中相应的要求进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