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11674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条辨学习心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病条辨读书心得工号:姓名: 科室:通读全本后了解:温病条辨共6卷,主体部分以三焦为纲,分上中下三篇,列条文 265条,方剂108首。书前另有四篇序言和一篇凡例,介绍温病条辨的来源、概要与作 者写作此书的目的。第一篇到第三篇序言分别是由朱彬、汪廷苏征保作序,第四篇是吴鞠通 自序。就单从几篇序言来看,其中不仅介绍了当时医风之弊,伤寒与温病混淆不清,也阐述 了作为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医术和医德,读完之后感受颇深,便一一记录下来:(一)医者当有明辨之智,有创新之思几篇序言当中都有提到当世医者伤寒温病不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不能明辨伤 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而温病是感谢温邪而发病。“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

2、,而不悟药石杀人, 脏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叹哉”世风如此,牢不可破,害人甚广, 当时却无明辨医理之人出来打破这桎梏,“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 也。”至金代刘元素,勇创新说,治疗疾病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成为划清伤寒与温病 的重大转折,为后世医家提供辨病辩证的方向,犹幽室一灯,中流一柱;而后清代叶天士著 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则为温病学说奠定理论基础。若无这么多学者承前启后的 思考探索,中医的发展又怎能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故医者需有明辨之智,能正确区分各类 疾病的微小差异,有创新之思,才能举一反三,学有所长。(二)医者当有学医之法,有行医之术序言中

3、写到:“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必也博览载籍,上 下古今,目如电,心如发,智足以周乎万物,而后可以道济天下也。”作为一名医生,我们 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 人事。学医之法,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博览群书,熟读经典,才能在面对疑难杂症 时,有独特的思想思考思辨能力,解疑破难,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者,当以精专为 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学本是神圣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疾病的发展又是 变化多端,幽明莫测。作为学子,应先好学博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继而深研细究,厚 积薄发,为临床疗效提供保障。(三)医

4、者当有济世之德,有谦卑之心“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行医先做人,序言中也有写到:“立天之道,曰 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医,仁道也。”作为一名医生,我们 在行医时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病人的健康情况,只有怀有一颗仁者爱人之心,才能于点点滴滴 之中体现出对病人的关怀与尊重,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此同时,我 们还应怀有谦卑之心去学习与弘扬医学知识,昌黎有云:“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 虽圣弗传。”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引,即使有才能有天赋也难以出人头地;如果没有后辈的传 承宣扬,即使功业鼎盛一时也会在后世湮没无闻。学无止境,只有怀着谦卑的态度不断学习,

5、不断前进,发遑古义,勇创新说,才能发挥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越性,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这书 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 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吴鞠通之所以能著 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 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 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时期, 清帝国的政权相

6、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 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 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 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 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特别是叶天士 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

7、性质分为温 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1、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 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 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清 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 主。三焦温热病的治疗,都以泄热存阴为原则。可以说,温热伤阴与泄热存阴,是吴鞠通对 温热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核心。2、湿热病在三焦篇中,

8、吴鞠通把暑温、伏暑中属于暑湿病的证候与湿温病一同归入湿热病 范畴。因为其病因是湿热邪气,湿热熏蒸,弥漫表里,初起卫分与气分的界限并不明显,在 湿热未化燥的阶段,一般又不入营分、血分,往往始终留连气分,所以用卫气营血辨证很难 标示湿热病的传变发展规律。而湿是重浊之邪,有自上流下的特性,三焦辨证恰恰能清楚的 标明湿热邪气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所以书中论述湿热病很少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是以三焦 辨证为纲领。综观三焦篇中湿热的内容,始终突出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治疗上则 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则热不独存。总而言之,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湿热病,在沿三焦传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 体现着湿邪弥漫,阻滞气机这一特点。在治疗上,上焦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法;中焦用辛 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法;下焦用淡渗利湿法。三焦湿热病的治疗,都以祛除湿浊, 宣畅气机为原则。吴氏对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治法,可以用开上、畅中、渗下六个字来 概括。“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 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之于世,岂不重且大耶!”要想成为一名 良医,先须立德,然再立功,最后立言,能踏踏实实做好以上三者,必能成为精诚之大医。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