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11356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资料】衡水万卷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高考周测卷含答案解析周测十九 等值线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衡水万卷周测十九等值线图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班级:_考号:_一 、单项选择题(2015年福建高考真题)右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2.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 B. C. D. 右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以下3题。3.图中最大高差约为A78米 B88米 C98米 D278米4.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淡水5.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

2、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A B C D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山脉北坡B乙地可能有河流流经C丙地坡度最大D丁地位于高原7.对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准确的是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D该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8.图中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 D从北向南9.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 )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B过度

3、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D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以下3题。10.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 A.1200米 B1000米 C900米 D600米11.下列地点位于处视野范围的是 ( ) A甲村、I山山顶 B镇、山山顶 CI山山顶、镇 D镇、乙村12.为了将地的铁矿运到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 AQ线 BP线 CN线 DM线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分布,读图回答3小题。13.图中P、Q两居民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300米 B600米 C900米 D1200米1

4、4.A、B城降水量夏季相当,冬季相差悬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地形 D-洋流、海陆位置15.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与此密切相关的有 ( ) 耕地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矿产资源 A B C D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16.土壤铜含量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二 、非选择题17.下图为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从地形、水文角度说明该

5、区域的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2) 河流HL属于不同的流域,在图上画出两河的分水岭。(3) 若在F处修建大坝,判断EG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4) 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0.衡水万卷周测十九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1.【答案】 A 【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故选A。 2. 【答案】B 【解析】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

6、而位于上游,水量不变,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考点:地质构造、等高线3. 【答案】B4. 【答案】C【解析】由大标题得,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因此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故选C。5. 【答案】A【解析】等高线越密的地方越陡。且处为山谷,是水流较急,较深的河谷。6. 【答案】B 【解析】该地海拔在75米以下,不可能有山脉、高原,排除A、D ,丁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排除C,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有河流,但地势比两侧高,很可能是一地上河,故选B。7. 【答案】A 【解析】根据经纬网定位,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向交替明显,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D,因当地海拔

7、低流水的沉积作用远大于侵蚀作用,排除B,内陆区域受台风影响小,排除C,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等高线的变化确定地形特点,根据空间定位确定地理环境特征。 8. 【答案】A. 【解析】从潜水的分布规律看,海拔高处,潜水位高,潜水的流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流向低处。从图甲的潜水位等值线分布看(注意指向标的存在),该处地势西高东低,地的地下径流方向为从西南到东北,A对。9. 【答案】B【解析】甲、乙两图对照分析,在图乙中有城市分布的地方,图甲中出现了潜水位非常低的现象,说明在资源利用上,图示地区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的状况。所以B正确。考点:该题考查图表信息判读,潜水知识的分析及环境

8、问题的分析。10. 【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图中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西南角,海拔高度在1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高度在米之间,两地高差范围为0米之间,故答案选C。11. 【答案】A 【解析】和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故乙村不在地视线范围之内,故答案D错误,镇与地之间隔有山山顶,故在地看不到镇,故答案C错误,镇和地之间隔有山山顶,故镇不在地视线范围之内,故答案B错误,甲村、山山顶与地之间没有阻挡物,都在地视线范围之内,故答案选A。12. 【答案】【解析】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C 图中Q线穿越山脊,地势起伏较大,施工困难,工程量大,该线不合理,M线、N线、P线相比,N线沿线起伏最

9、小,线路最短,且联系了较多的村镇,故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13. 【答案】C.【解析】图中的等高距为300米。所以,P地的海拔高度介于1200米到1500米之间,Q地的海拔高度介于300米和600米之间。所以,P、Q两点的相对高度应介于600米与1200米之间,故选C。14. 【答案】A.【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图示地区是位于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此纬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A城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而B城处在背风坡,降水少。故选A.15. 【答案】D.【解析】甲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能受到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降水丰富;而乙地处在山地中,并且受地形阻挡

10、,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无法到达,所以降水较少。甲地比乙地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丰富,故选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16. 【答案】 C【解析】图示河流所流经地区等值线并没有发生变化,表明河流对土壤铜含量没有影响;而等值区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向,和当地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方向一致。故选C。二 、非选择题17.(1) 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流量小、流速快(2分)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 (2分)(2) 画图 (略)沿着H.L两河的源头画即可。(2分)(3) G城市(1分)位于大坝下游,修建大坝形成的水库对其下游流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2分)(4) 观点、理由合理,不自相矛盾,得3分。支持 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反对 该地属于山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