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11276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基本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拓展教育影响的广阔空间,走开放办学之路,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学校必须进行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创新。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一、工作目标(1) 营造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2) 建设校外育人基地,即办好学校观察社会的窗口;(3) 组建一支校外德育队伍,建立自己的校外辅导员网络;(4) 培养一批优秀家长,并以此建立优秀育人家二、方法步骤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协调学校教育网络,家庭育人网络,社会育人网络三网合理运行。建设阶段性和开放性网络,在实施中不断拓展网络,随

2、时吸纳鲜活的校内外德育源泉。建立学校网络。建立各班优秀家长辅导站,培养优秀家长,建设优秀育人家庭网,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典型事迹,请优秀家长到班开主题班会。建立校外育人基地,让学生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学 习、锻炼,感受来自社会的积极教育因素,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把校外辅导员请进校园,让他们给校园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清新诱人的时代气息,感受时代发展的铿锵脚步。创造性地开展三结合教育工作,不断总结得失,把三结合教育这个开放性网 络不断引向深入。三、工作重点L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我国优良传统为专题。学校通过教学途径进行;家庭依靠家长及亲友的言传身教;社会借助

3、德育基地和广播宣传等媒体来影响。2 .以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为突破口 ,以“三个一起抓”为工作方针,即“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家长教育行为标准”。3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宣传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家长配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其闪光点,改良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4 .把班级作为三结合教育的基本点和生长点,深化班级的管理改革,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结合”教育活动。5 .注重德育基地和社区活动。让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6 .开发家教资源,密切家校联系。7

4、.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四、工作内容:1、积极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爱家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 加大法制、 安全教育力度。 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知识竞赛、故事会、法制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将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远离违法和犯罪; 开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学习和讨论、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测试

5、、“与法同行”中学生演讲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比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 , 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 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提高了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3、 发挥 “素质教育乐园” 作用。 建立素质教育乐园和假日小队, 设立了德育园、科技园、读书园、文学园、体育园、网络园、手工园等, 使之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增长才干、展示自我的天空。表达益德、助智、健体、促美等特点 , 丰富了广阔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 ,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4、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活动。一是发动中小学生寻找纠正社会不标准用字,为创建标准语言文字做奉献;二是继续深化中小学生行为标准养成教育,引导中小学

6、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 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消川镇丁庄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我校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策略,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充分利用社会各类资源,发动社会各界的教育力量,使家、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具体工作 :一做好上门家访工作新接班班主任在接班2 个月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100%。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学生优点,也要

7、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等,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二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1、 、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2、建立家校联系本,这是家长与教师每天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天班主任有针对性地

8、选择几位学生,在其家校联系本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阅读了解后签名留言,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3、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学期期中检测后,要求全校对每位学生发放期中家校联系单。4、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三建立班级年段学校三级家长委会家长委员会是使家庭教育更趋于标准性的必要组织机构,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5 名组成班家长委员会,每学年活动不少于 2 次。年级家长委会要求每个年级5-7 名家长成员组成,针对年级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每学期活动12 次。四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会”制

9、度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成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学校拟定每年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办家长学校,每期开展活动 2 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会由各班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 1 次。五开展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学校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颁奖仪式等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邀请社区的老干部、儿童教育专家、生理卫生、心理教育方面的行家或知名人士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生观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