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1099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孔德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行教育”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光谷第五小学 孔德勇五行教育奉行“平衡”、“和谐”、“整体性”、“多样性”等与现代教学观点相统一的理念,以学科教学的成功实践为基础,探索并构建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了“均衡和谐”教学模式和“合作和谐”教学模式。每节课40分钟,规定教师讲述引导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时间至少15分钟,反馈交流10分钟。一、五行教育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是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在既定的主题下如何经过组织、设计、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首先应制定构建原则。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联系的原则。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目标

2、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所谓学习化就是劳动化,劳动就是要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知识的堆积。必须通过主体的劳动实现,遵循这个原则,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学习化。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关系,主导与主体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主动接受主导的指导,为此必须坚持民主化原则,二者互动

3、互助,平等和谐,形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就是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的根本目的。坚持这个原则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二、五行教育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图自主质疑求助解惑个体均衡联系提高五五行教育和谐课堂模式持续反思均衡和谐组内互帮组间竞争群体均衡重点施教深化巩固独立探索小组合作合作和谐展示交流课堂

4、训练三、“均衡和谐”教学模式班级层面的教学均衡和谐要经过二个层面,每一个层次又有若干个环节,下面分层述之。1、个体均衡模式它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开展的教学均衡活动,个体均衡模式一般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自主质疑、求助解惑、练习提高和持续反思。(1)、自主质疑。是指学生个体在预习、听课、讨论、练习和作业中,能主动思考,提出自己的困惑或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实际上表明了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是他在思维上不能理解、在行为上难以凭自身能力解决的问题。质疑应建立在个体认真扎实学习的基础之上,越是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后产生的问题,质量越高。一般来说,学生在自己的薄弱学科中或在学习新知识时问题会很多,因此,

5、先应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恰当地表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为后面向同伴求助作好准备。(2)、求助解惑。主要是指学生在明确自己的问题以后,主动向同伴求助,以解决自己的困惑之处。由于学生是异质分组,组内同伴各有所长,这样学生小组中的能者,就可以为求助者解答提出的问题,帮助他改进薄弱之处。学生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求教。通过求助与解惑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个体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使求助者感受到同伴之间有爱,增加同学之间的感情。(3)、练习提高。学生在获得同伴帮助之后,薄弱环节并不能一次性完全解决,还会出现反复倒退的现象,这时学生就需要主动去寻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6、也可以请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相关性的题目,通过这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对已经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则不必反复纠缠,以免浪费时间,增加负担;而教师也应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在教师布置的练习或作业中,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放弃一些已经完全掌握的题目。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4)、持续反思。要使学生的薄弱之处得到完全解决,是离不开持续的反思和反复的跟踪的,它是学生个体不断优化自身学习品质的过程。持续反思就是跟自己的缺点、错误和问题过不去,不断地分析和改进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克服自己的弱点。它既包括在学科知识方面的反复纠错,也包括在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自我完善,

7、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品质和个人素质的均衡发展。2、群体均衡模式群体均衡模式是一种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的教学均衡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群体的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组内互帮、组间竞争、重点施教、巩固深化。(1)、组内互帮。为了促进学生群体的均衡发展,在均衡性教学中,一般要组建2-6人的小组或团队,具体人数多少可以根据班级规模和均衡的不同阶段而定。班级规模小,教学均衡的初始阶段人数可以适当少一点。互帮主要体现在小组内部的群体反思和互帮上。群体反思指的是小组内部,成员间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帮助同伴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同伴解决在学科知识、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和学

8、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个体遇到问题时,不是先向教师求教,而是先在小组或团队内互帮解决。这样,就使小组内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求助的平台,不比任何问题都去求助于教师,这样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事,小组成员之间在交流时,也会产生一些共同性问题,发现小组整体存在的薄弱环节就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来解决。(2)、组间竞争小组内部的互帮大多是基于合作的层面而言的,而要激发小组内部的团结互助精神,还需要通过小组之间的适当竞争来从外部推动。组间竞争的开展有四种形式:一是某一小组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后,由其他小组开展竞争,谁解决了问题谁可以得到奖励;二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全班各小组开展

9、竞争;三是小组间可以开展一些游戏性活动,小组之间进行PK,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激活学生的思维;四是基于平时的课堂绩效考核,对小组进行长期的积累性评价。当然,小组之前不仅可以开展竞争,也可以开展合作,小组与小组可以结合成友好小组,有问题相互交流,这样就能使优质的学习资源能在课堂中自由的向薄弱处流动,为薄弱的小组提供智力支持。这是小组间实现均衡的方式之一。以资源的互补和竞争为特色。(3)、重点施教当某些小组的问题在小组之间的竞争或互帮中不能得到解决时,这时小组的问题就上升为全班的共同问题,原来小组分散的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聚焦,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结构性的问题,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均衡点,解决了这

10、些问题就证明学生的素质结构较好的实现了均衡。因此,教师应对这些结构性问题进行重点的讲解和分析,并在课后反思上进行认真的记录,为以后的回顾和复习打下基础。(4)、深化巩固全班性的问题得到教师的重点讲解和分析以后,学生并不能就此完全解决这些薄弱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比如,对知识问题,可以当堂布置相应的题目,进行即时强化。同时,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比如阶段性复习时,进行延时巩固。而对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全班性的学习情感或学习方法等问题,则应在教学活动安排和班主任工作时给予重点关注。巩固深化环节要克服毫无针对性的那种漫天撒网式的方法,聚焦关键性的问题,并作为一种教学的主要线索不

11、断深化教学。小组内部互帮和小组件的互帮、合作与竞争不仅使知识性问题得到了显性的解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在教学过程中隐性地实现了精神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励,在满足基本的归属需要之后,能促成个体和几次的自我实现,从而使个体的个性发展与集体的均衡发展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四、“合作和谐”教学模式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于矣。”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能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容易;启发学生而不带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容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才算善于引导。“自

12、主合作”教学模式可分为四步:自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训练。1、独立探索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吸收、外化表达。而大教学班不利于开展个体活动是客观现实,因此,增设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等环节,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活动,为集体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全面、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督促与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同学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力提高了,课堂上形成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气氛。2、小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便于提

13、高学生思维质量及教学效果。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人同桌的小小组,一种是4人的研究小组。两人小组主要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他们在双向交流中相互监督、检查、交流、启迪、帮助。在4人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小组合作教学减少了教师讲述这种单项式信息交流方式,增加了小组合作教学这种双向和多项式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在横向信息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其辎重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组织者。3、展示交流苏河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

14、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有意识尽量多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以满足其展示的欲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发展自主性素质。4、课堂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京生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后开始课堂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注意做到以下七点:增强训练意识、明确训练目标,突出训练重点,扩大训练面,保证训练时间,战士训练过程,研究训练方法,总之,学生的能力在训练中形成,习惯在训练中培养,思维在训练中发展,情感在训练中陶冶,认识在训练中加深。“训”就是教导、教诲,“练”就是反复的学习操作。通过训练,学

15、生自我学习的要求及自我评价能力都得到提高,而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增强,又有效地增强器学习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五、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试图调整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自我表现,标新

16、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形成对环境和自我的超越意识和能力,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均衡和谐”和“合作和谐”教学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引领的,“均衡和谐”模式中个体均衡模式引领的是个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群体均衡模式和合作和谐教学模式倡导的是群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要构建和谐课堂,只有产生了真正的个体和谐,才能有群体和谐,也就是说群体和谐要建立在个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群体均衡模式侧重群体内互帮、竞争水平的提升,而合作和谐模式侧重的是群体的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因为只有形成真正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说得上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向未来开拓进取,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