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107334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冲突适应效应与自控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冲突,同时也需要解决冲突。比如,假设一个中国人习惯靠右行驶,某一天去日本旅游,他必须靠马路左边行驶。这时,他将面对一个习惯行为和当前的适当行为之间的冲突。很多研究发现,当这样的冲突出现时,人们的行为表现会受到影响,如准确率下降,反应速度变慢,这就是干扰效应。然而,这种干扰效应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先前经历过一次类似的冲突,那么下次解决冲突的能力就会增强,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冲突适应效应”。冲突适应效应一开始是由Gratton等人(1992)使用Fkmker任务发现的。在他们的研究中,被试需要识别一行字母中间的一个字母,而中间字母和周围字母的

2、关系有两种:一致(如“HHHHH)和不致(如“HHSHH)。结果发现了稳定的干扰效应,即被试对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更慢,准确率更低:同时,他们还发现不一致试次之后的干扰效应小于一致试次之后的干扰效应,即所谓的冲突适应效应,也被称为Gratton效应(Grattonetal.,1992)。随后很多研究使用不同的冲突范式都发现了该现象,如西蒙任务(Sturmer,Leuthold,Soetens,Schroter,&Sommer2002)、StrOoP任务(KemSetal.,2004),甚至双任务背景也能观察到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Fischer,Gottschalk,&Dreisbach,2014)

3、。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Carter和Botvinick(2001)提出冲突监测理论来解释冲突适应效应。然而,Mayr,AWh和Laurey(2003)通过控制刺激呈现的特征重复,对冲突适应效应提出质疑。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刺激的特征重复之后冲突适应效应消失,他们据此认为冲突适应效应实际上只是特征重复启动的结果,并非认知系统的动态调整过程。之后,该结果得到一些研究者的验证(NieUWenhUiSetal.,2006;Wendt,HeIdmann,Munte&Kluwe,2007)。然而有研究者指出,上述研究都只控制了刺激的重复,没有控制刺激一反应的重复,产生了负启动效应,而结果中原本有的冲突

4、适应效应被负启动效应掩盖了(UllSPerger,Bylsma,&Botvinick,2005)。他们在控制了刺激重复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较大的刺激一反应集来控制刺激一反应的重复,结果观察到了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随后不少研究都重免了这一结果:在控制刺激重复及刺激一反应重复后,能观察到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Verbruggen,Notebaert,Liefboghe,&Vandierendonck,2006;唐丹丹,刘培朵,&陈安涛,2012),说明其确实反映了认知系统的动态调整过程(NOIebaert&Verguls,2006;唐丹丹&陈安涛,2012)目前,大多数对于冲突适应效应的研究都采取排除

5、刺激重复及刺激一反应重复的方式,以获取纯净的冲突适应效应。本章主要从研究范式、理论解释、神经机制以及加工过程对冲突适应效应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随后探讨动物的冲突适应效应。I1.1冲突适应效应的研究范式I理论上能够引起冲突的任务都可以用来研究冲突适应效应,如SIrOOP任务、FIanker任务及Simon任务等。在StroOP任务中,给被试呈现有颜色的颜色词,被试必须尽快判断字体的印刷颜色。在不一致条件下,词的意义与印刷颜色不同;在一致条件下,词的意义与印刷颜色相同;在中性条件下,词本身与颜色无关,只是以不同的颜色印刷。通常被试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更慢,错误率更高。相比读出词的印刷颜色,读词本身

6、是个过度学习以至于可以自动化的技能;对印刷颜色的加工和对词意义的加工是通过不同的加工通道完成的,两种加工通道之间的竞争就会导致冲突出现(Botvinicketal.,2001)。在Fkmker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一行刺激,其中中间刺激与旁边刺激可以一致或者不一致,被试的任务是根据中间刺激做出反应。如果旁边的干扰刺激与中间刺激指向的反应不同,就会出现冲突。在SimOn任务中,给被试呈现两种不同的刺激(如红色和绿色),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是变化的(如左、右),要求被试根据刺激做出两种不同的空间反应(如红色按左键、绿色按右键)。当刺激呈现的位置与被试的反应方向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冲突,被试的反应时间会变长

7、,错误率会增加。通常认为,Stroop任务和Fkmker任务中包含刺激冲突与反应冲突,而SimOn任务中只包含反应冲突。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研究者为了获取纯净的冲突适应效应,排除重复启动以及负启动的影响,通常都采用较大的刺激一反应集,排除前后试次之间的刺激重复以及刺激一反应重复(Ullspergeretal.,2005)。比如在Flanker任务中,如果实验中只包含两个字母(如S和N),那么一共包含SSNSS,NNSSNN,SSSSS,NNNNN四种组合,此时前一个试次与当前试次必然会有重复,就会出现重复启动或者负启动现象。然而,刺激一反应集的增大会带来任务难度的增加。因此,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

8、采取包含四个字母的FIanker任务。1.2冲突适应效应的理论解释目前对冲突适应效应的解释主要有四种理论:冲突监测理论(conflictmonitoringtheory)(Botvinick,Nystrom,FisselbCarter,&Cohen,1999;Botvinick,Cohen,&Carter,2004)、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integrationaccount)(Hommel,Proctor,&Vu,2004)、学习理论(learningaccount)(Verguts&Notebaert,2009)和厌恶情绪理论(disgustemotiontheory)。1.2.1

9、冲突监测理论冲突监测理论认为,冲突适应效应是由冲突监测和冲突控制两个模块构成。当认知系统监测到冲突时,冲突监测模块将冲突信息传递给冲突控制模块,冲突控制模块根据冲突信息相应地调整注意资源,增强目标信息加工,抑制干扰信息加工,并将这种偏向信号(biasingsignals)反馈给输入模块,从而减小即将到来的冲突试次的冲突强度(Botvinick,Braver,Barch,Carter,&Cohen,2001;Botvinick,2007)o冲突监测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冲突适应效应,并得到了很多神经科学的证据支持,尤其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Boivinicketal.,2001,2004;Badre&

10、Wagner,2004:Kernsetal.2004:Kerns,2006).关于冲突适应效应的脑成像研究发现:冲突监测模块位于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cortex,ACC),冲突控制模块由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prefronalcortex,DLPFC)执行,存在着从前扣带回到背外侧前额叶的神经联系(Botvinicketal.,2004).比如,研究发现在高冲突试次(CI)中ACC的激活更强(Botvinick,Nystrom,Fissell,Carter,&Cohen,1999:Botvinicketal.,2004)。而在冲突之后进行更多行为调整的试

11、次(II)中,DLPFC的激活更强(Botvinicketal.,2001;Kernsetal.,2004)。KemS等人(2004)的研究首次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联结关系,他们采用色词StrOOP任务,发现冲突诱发的ACC的激活强度能够预测DLPFC的激活强度以及行为调整的大小。尽管冲突监测理论非常受欢迎,然而有一些数据说明,在冲突适应中ACC可能并不重要。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冲突条件没有出现相应的ACC激活。比如有研究者(ZySSet,Muller,Lohmann,&VonCramon,2001)对色词StrOOP任务做了一些小改动,从而分离知觉冲突和反应冲突,发现知觉冲突条件下没有出现A

12、CC的激活。该研究中,给被试呈现两行字母串,要求被试判断上面一行字母的书写颜色与下面一行字母的颜色意义是否匹配,当被试对比上面的书写颜色和下面的颜色意义时会出现冲突。然而,这个冲突是在被试决策之前出现的,属于知觉水平的冲突。该任务中研究者依然发现了行为上的冲突效应,但是没有观察到ACC的激活,这说明ACC可能并不具备冲突监测的功能。此外,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尽管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冲突的行为效应一直存在,但是ACC的激活却变小甚至消失(Milhametal,2003;Ericksonetal.,2004)。另外,有针对患者的研究也对ACC的冲突监测功能提出质疑,一项针对32位前额受损患者的研究发现,

13、跟Stroop错误率最相关的脑区不是ACC而是右侧的外侧前额叶(VendrelletaL,1995)。研究发现4位ACC损伤的患者在SiroOP任务和go/nogo任务中拥有正常的冲突后行为调整能力以及错误后行为调整能力(Fellows&Farah,2005).另一项脑损伤研究发现,21位ACC损伤的患者中有15名被试在Stroop任务的各个方面都表现正常,只有1名内侧额叶(mediaIfromaIConex,MFC)受损的患者表现出更大的SIrooP干扰效应(Sluss,Floden,Alexander,Levine,&Katz,2001),还有5名被试在所有条件下反应都很慢,因此没有出现更

14、大的干扰效应。1.2.2 特征整合理论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冲突适应效应是刺激一反应特征的整合过程导致的(Hommel,2004;HommehProctor,&Vu,2004),不需要冲突监测以及认知系统的灵活调整即可观察到冲突适应效应。具体来说,当被试很快对刺激做出反应时,刺激特征和反应特征就会整合到一一个共同的情境记忆表征(episodicmemoryrepresentation)中,该表征会被保存下来。因此,如果当前试次和先前试次的刺激特征完全重复时,那么刺激特征就会激活情境记忆表征,从而激活反应特征,这时反应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这种情况也叫重复启动效应(HOmmeletal.,2004;

15、Nieuwenhuisetal.2006;Fischer,Plessow,Kunde,&KieseL2010);而如果当前试次和先前试次的刺激特征完全不同,在先前试次中形成的情境记忆表征就不会影响当前试次,此时反应速度会变慢,准确率会降低;如果刺激特征在先前和当前试次中只是部分重复,相同的刺激特征激活的表征和当前的刺激一反应表征之间就会存在冲突,导致反应速度更慢,准确率更低(HOmmeIetal.,2004)。在一致性任务中,CC和II试次属于刺激特征完全重或者完全改变的情况,而Cl和IC试次属于部分重复的情况。因此,Cl和IC试次的反应时更长、准确率更低,表现出冲突适应效应(Mayr,Awh

16、,&Laurey,2003;Hommeletal.2004;Nieuwenhuisetal.)2006;Fischeretal.,2010)。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冲突适应效应有自下而上特征重复或者特征整合的作用。这一假设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如只有在特征一反应重复的条件下能观察到稳定的冲突适应效应,而该效应在控制重复之后消失(Mayretal.,2003;Nieuwenhuisetal.,2006;Fischeretal.,2010)。但是,特征整合理论忽略了认知控制中的主动调节过程,不仅把冲突适应效应看成自下而上特征整合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情绪等非认知因素对冲突适应效应可能存在的影响。1.2.3 学习理论由于冲突监测理论和特征整合理论都不能解释冲突适应效应的所有实验结果,Verguts和Notcbaert(2009)在整合了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理论,又称为整合的适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冲突适应效应是在线学习过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