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1057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最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地质实习报告4篇 地质实习报告 篇1(4347字)7月7日至9日我们矿资班的全体同学在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两天地面一天地下)。一、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二、概述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_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大厂镇位于_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_市_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

2、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_市。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

3、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三、 矿区地层特征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

4、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铜坑-长坡矿床

5、即产于断裂的上盘。大厂断裂等nw向构造,还普遍被ne向(250450)断裂切割,ne向断裂主要显张扭性,在大厂背斜的转折倾伏部位特别发育,是后期充填脉状矿体的主要容矿构造。 大厂背斜:位于大厂断裂北东侧,是与之近乎平行的倒转背斜,背斜西翼岩层产状较陡,倾角大于70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东翼较平缓,倾角小于400。背斜轴迹为3300,向北部转为3000,向北西倾伏。在倾没端的中、上泥盆统不同岩性接触层位,岩层间普遍发育强烈的层间错动,特别是在细条带硅质灰岩(d3l2b)与小扁豆状灰岩(d3l2c)、细条带硅质灰岩(d3l2b)与宽条带灰岩(d3l2a)以及宽条带灰岩(d3l2a)与硅质岩(d3

6、l1)等层位之间的层间错动尤为强烈,错动带中常含有大量沥青质。这些构造对后期的改造成矿和矿体的形态、产状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五、 矿区岩浆岩特征丹池成矿带内主要有燕山中、晚期的花岗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龙箱盖、大厂、芒场等地,以岩脉、岩株、岩床形式产出,属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岩石种类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煌绿玢岩、闪长玢岩、白岗岩等。1、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于矿带中部的龙箱盖褶断带,面积1600m200m。据地球物理资料,其为一等轴状(东西向略长)的隐伏岩体,在0m标高的面积约21km2。该岩体主要组成矿物包括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副矿物成分有黄玉、磷灰石、电气石等。同

7、位素年龄为167ma及97ma,相当于中白垩世,为燕山晚期产物。在化学组成上其特征是:si02含量高; 偏碱性, k20含量大于na20;氧化铝过饱和;贫cao、fe203、feo、mgo和mno等组分。2、花岗斑岩分布于长坡矿区的东部,呈岩墙状产出,当地称之为“东岩墙”,地表共见3条,一般长500-1500m,最长达8000m,宽5-16m。南北走向,倾向东,倾角约700。含少量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铜、脆硫锑铅矿以及锡石等矿物。在长坡等地观测,该岩墙周围的蚀变作用很弱,也远离锡矿体。其rb-sr同位素年龄为93ma3、石英闪长玢岩断续出露于长坡矿区的西部,以岩墙形式泥灰岩的岩石组合中。长坡-

8、铜坑矿床从上到下、从新到老的地层分别为:1、d 3 3 泥灰岩、页岩;2、d2d 3 大扁豆灰岩;3、d2c 3 小扁豆灰岩;4、d2b 3 细条带状灰岩;5、d2a 3 宽条带状灰岩;6、d1 3 硅质岩;7、d2 2 灰岩、页岩、硅质岩。1、d 3 3泥灰岩、页岩灰黑色至黑色,泥质、钙质、碳质,可见生物碎屑化石)。厚340370米。层理发育,岩性软,抗压强度1177/2。如1#标本。2、d2d3大扁豆灰岩:灰色,扁豆状构造,扁豆体排列不规则,扁豆体大小4cm2.5cm2cm0.6cm之间,成份以钙质为主,少量泥质,岩性软。厚1520米。岩石完整、层理不发育、裂隙较发育。抗压强度1150/2

9、。3、d2c 3小扁豆灰岩:灰色,扁豆状构造,扁豆体排列较规则,扁豆体大小3.5cm0.5cm1cm0.3cm之间,成份以钙质为主,少量泥质,岩性软。厚90116米。岩石完整、节理发育,抗压强度1620/2。4、d2b 3细条带状灰岩:深灰色硅质薄层与浅灰色钙色薄层相间,形成条带状构造,条带宽15mm,岩性较硬。厚1620米。岩石坚硬,裂隙较发育,抗压强度1650/2。层内有星散状或条带状黄铁矿产出。层间见浸染状黄铁矿化,裂隙脉充填物中有黄铁矿、铁闪锌矿、脉石为石英。5、d2a 3宽条带状灰岩:灰色,条带状构造,条带宽12cm之间,泥、钙质成份,岩性软,可见典型的层间梯状张性裂隙脉,裂隙由方解

10、石充填。层内有星散状或条带状黄铁矿产出。厚1620米。岩石完整,抗压强度923/2。6、d1 3硅质岩:灰黑色至黑色,致密块状,隐晶细粒结构,组份主要是石英。厚60160米。层纹或条带状构造,岩石坚硬、破碎、裂隙很发育,抗压强度1562/2。本层含碳酸盐结核,有浸染状和顺层状产出的细粒黄铁矿。(1)块状构造,黑色,磁黄铁矿沿裂隙充填,充填物为方解石。(2)似条带状构造,少许星点状黄铁矿层间分布,裂隙充填物为方解石,碎屑角砾。7、d2 2灰岩、页岩、硅质岩(7#标本、图-16):深灰色灰岩、页岩、硅质岩互层,成份:碳质、钙质、泥质、硅质,岩性软,有生物碎屑化石。70116米。七、 矿床水文地质特

11、征矿区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北部虽有铜坑溪,南部有同车江溪,但流量小,受地下水及大气降水补给,地表且覆有200350米厚的灰页岩隔水层,同车江溪距矿床甚远,与矿床不发生水力联系。矿区内石炭系地层富含喀斯特水,但被长坡背斜地下水分水岭所隔,地下水流向北东,即向矿床侧伏方向,因而喀斯特水对矿床充水不发生影响。地形对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的排泄均有利。矿床范围内的上泥盆统五指山组扁豆状灰岩裂隙发育,但含水的裂隙不多。裂隙水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来自塌陷坑内的大气降水。总的来看,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致影响矿床开采。八、 实习收获与体会参加完三天的地质实习,真正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深深地懂得了地质

12、工作者的辛苦。通过三天的地质实习,不仅让我们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很大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比较好的掌握了正确地辨别观察到各种地质现象,能通过岩石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鉴别常见岩石矿物,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层产状,掌握野外识别方法,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测量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这一次实习教会了我很多事情,首先是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使条件再艰苦,我们也要坚持。第二,本次实习让我对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本次实习更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三天我们基本都是

13、在野外,每天顶着烈日,路边杂草丛生。虽然早上老师允许我们坐车上铜坑,但我们几个同学还是依然选择走路上去。这次实习是我的第一次外出实习,为我今后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了进一步了解矿山,对专业更加熟悉。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建设美丽矿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地质实习报告 篇2(6452字)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地区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天府镇位于北碚主城区东北部,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西北郊,地跨北碚区、合川区、渝北区三境。南起嘉陵江边的白庙子,北止华蓥山宝顶南簏,幅员面积52.6平方公里,辖8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万余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外围,东连静观镇、水土

14、镇,南临嘉临江,全镇地形呈南北走向,一山二岭三槽,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境内有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家兴办的实体,有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办公场地作孚楼,有建于30年代的中国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遗址,有民国初期较繁忙的北庙子水码头,有民国初期较繁华的北庙子古城,有长达10公里独特别致的溶洞,有抗战时期保育员金剑山分院,有历史悠久的金剑山佛教圣地。年平均气温15,最高温度34,最低温度-5,年降雨量1200毫米,日照1200小时左右,是北碚、水土、蔡家主城片区最近的休闲场所。 天府地区内的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在400-750米左右,最高为后峰山海拔773米,北高南低。实习去山峰林立,沟谷交错

15、,具典型的“一山二上两槽”的地貌特征。山岭槽的延伸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与褶皱(背斜)轴向及岩层走向基本一致。该区属于正地形,海拔最高的一山大多与背斜核部一致。其两槽系背斜两翼的嘉陵江组夹膏盐的碳酸盐被强烈溶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水岚垭槽谷称“前槽”,发育较好。东南翼的“后槽”因断层作用发育较差。更外侧的二岭则是抗腐蚀能力强的须家河组砂岩构成。区内经强烈剥蚀,溶蚀作用及人文因素后,基岩裸露,泥薄水浅,森林稀疏。人口密集,梯田密布。而在两侧的上三叠统砂,泥页分布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气势巍峨,苍翠欲滴,组成一副美丽的山水图。该区以采煤业为主,有最早开发煤田的天府矿务局以及黄铁矿,石英砂,采石场等小型企业,农业方面两槽盛产水稻,莲藕,坡地以红薯,玉米,苕类为主,耕作条件一般。重庆是国内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气温较高,7-8月份日平均温度在33-35摄氏度。不过实习区处于山地,气温偏低,雨季多在10-11月份,雨量不大,冬季多雾。人口稠密以汉族为主,文化较发达,生活开化。从重庆市区及大学城均有高等级公路直通北碚,北碚直后峰岩的公共汽车每15分钟一班,约需30分钟。交通较为方便。解放前地质前辈做过一些地质路线及矿点调查,解放后做过1: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